1、意义不同
持皈依证说明是被修行寺庙认可的在家修行的佛教徒,而持有戒牒证说明是被政府机关认可的出家修行人。
2、发证机关不同
皈依证只要到寺院拜一位师父,请求传授三皈,举行皈依仪式,便可获得
度牒是政府机构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而戒牒则是由僧官机构及传戒师签发给受戒僧尼以证明其所取得的资格的凭证。
3、用途不同
皈依证代表本人已经正式皈依到佛陀身边。证件上有皈依法师的名号,以此证明本人从此有了专门的授课老师,有了师承。因为佛教讲究因材施教。不能乱学,会走偏。有了师承,别的法师就会知道本人的根器和师承的特点。
僧尼有了度牒,便取得了合法的身份,留居本寺或行游他方都不被为难,可获免赋税和劳役、兵役等义务,得到政府的保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皈依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戒牒
1、皈依不一定要受戒;
2、皈依受戒后就是居士(但还不能算真正的居士);
3、至于居士证很少见
佛法的学修不出戒定慧三学。从修学上说,这三者是一体的,并不能分开的。但从实践的体验的侧重和次第上说,则有由戒入定,由定生慧的。本质上,持戒,就是修定;持戒之见地,就是慧观。故实修时,戒定慧是一如不可分的。
而佛法的戒律,总说有三种:别解脱戒、菩提心戒(菩萨戒)和密宗的誓言(密乘戒)。这三戒的基础则是皈依的诸学处(也称皈依戒的)。关于三种戒,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是成长的戒的见,萨迦派多此见。一种是器水影的见,格鲁派多此见。后者更为严格。
而别解脱戒有七众五种。七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近学女、男居士、女居士。而五种戒,即比丘戒、比丘尼戒(此二为具足戒),沙弥戒、沙弥尼戒,居士戒。其根本都是杀盗淫妄四根本戒。居士戒则多一条酒戒而为居士五戒。居士在未违犯皈依学处的基础上,受持得五戒中的一戒,则为一戒居士。以此类推。若五戒全受持,则可为大居士了。大致是这样的。具体可参看觉音大师《清净道论》中有关戒学的章节和益西彭措堪布的《走向解脱(在家篇)》。
受了菩萨戒的,就是菩萨了。只是在未见性前,只能称为凡夫菩萨耳。而今不少受此戒者不知此理,虽日后利益自会有的,只是现在可能会有点麻烦的吧。具体可参阅益西彭措堪布的《走向解脱——菩萨戒论》和宗喀巴大师的《菩萨戒论》的。
至于密宗戒,在具体的灌顶时,上师自然会介绍有关的誓言的。相应的灌顶有相应的誓言的。生起次第有生起次第的誓言,圆满次第有圆满次第的誓言,大圆满有大圆满的誓言的。详细的,当由师传的。
总的说,别解脱戒侧重于言行和威仪,菩萨戒侧重于利他的心,密宗戒则在于见修行果。
大概是这样的。有兴趣的,可以多看点有关的论著的。
戒牒是通过正规渠道和尚办理的皈依证是居士在寺院皈依的时候办理的
用现代话来描述:
①度牒相当于“出家人的行业身份证明”(非法律身份证明),古时由官府考核僧人后予以发放,并具有免税免徭役等官方福利;现代由地方行业协会如佛协发放,自然有没有额外的福利了。
②戒牒相当于“出家人的职称资格证明”,因为僧人随着出家的日子渐长,也在不断升级,男性僧人会从“沙弥”晋级“比丘”,女性僧人会从“沙弥尼”晋级“比丘尼”,要掌握更多的戒律,需要举办“三坛大戒”法会来授予戒牒。
③皈依证相当于“世俗人士皈依佛门成为俗家弟子(也称为居士,或男性称为“优婆塞”/女性称为“优婆夷”)的身份证明”,皈依证不需要出家,最容易获得,任何寺院只要有僧人,每个人去办理都可以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