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人物刻画,生动,细腻,精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相貌、性格和语言。现分别叙述如下: (一) 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原名鲁达,是渭州经略府提辖,人称鲁提辖。鲁达行侠仗义,好打抱不平,他给了受恶霸郑屠欺压的金翠莲父女银两,打发他们上了路,又在店门前坐了两个来时辰,约摸父女二人去远了,方才起身离去。鲁达来到郑屠肉店来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写得十分精彩。请看: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往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着那醋钵儿大小拳头,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一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旁,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一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饶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下,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都写得很精彩,不再一一介绍了。 (二) 豹子头林冲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和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过着优裕的生活,他是不会落草梁山,反抗朝廷的。他铤而走险,完全是贪官污吏的腐败逼迫的。林冲的性格随着环境的变化、命运的变化而变化,而发展,由逆来顺受直到奋起反抗,最后上了梁山,深刻的表现了“逼上梁山”的社会道理。 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迷恋上了林娘子,高俅便一步步设计陷害林冲:林冲误入白虎节堂而被发配沧州;在野猪林两个解差要杀害林冲被鲁智深所救;在大军草料场,高俅的狗腿子陆虞侯等火烧草料场,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忍无可忍、怒不可遏,终于杀死了陆虞侯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写得十分精彩,请看: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操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性命。那两间草房,已被大雪压到了。林冲寻思:“怎地好?” 林冲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做理会。” 花枪挑着酒葫芦,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林冲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正吃时,只听得外面毕毕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火起,刮刮杂杂的烧着。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 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吗?”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殁了’。张教头却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泯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只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哪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 林冲听到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侯,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三个人都急着要走,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胳察的一声,先戮倒差拨,陆虞侯叫声:“饶命!”吓得慌了手脚,走不动。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解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的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庙前供桌上。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林冲上了梁山后,王伦多方刁难于他,不容他落脚。当晁盖等上山来投奔时,王伦还是千方百计撵他门下山,林冲忍无可忍,杀了王伦,推晁盖为梁山新头领。 林冲火拼王伦,亦十分精彩,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三) 行者武松 武松景阳冈打虎,狮子楼斗杀西门庆,快活林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故事写得都很生动、精彩,这里只介绍武松景阳岗打虎一段。 这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掀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了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往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胳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捺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哨撅又打了一回。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 短短的一段文字,把武松、老虎和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可见作者的文字功底的精湛和深厚,乃一般作家所不及也!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在《水浒传》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水浒传》是中国描写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水浒传》在文学成就上受到后世不少文学评论家的赞许: 金圣叹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共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到了20世纪,文学评论家除了评论《水浒传》的文学成就,亦开始对《水浒传》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和价值观产生兴趣。1930年代初,鲁迅在《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中曾这样评论《水浒传》:“‘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宋江主动要求招安,招安后又去平田虎、方腊,做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这是小说的败笔。对于《水浒传》的思想倾向历来有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水浒传》表现的是忠义的思想。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明代的李贽。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部写给强盗看的书,是教人做强盗的书。主要是明朝的左懋第提出的,他认为《水浒传》教坏了百姓,强盗学宋江。并且认为如果不禁毁《水浒传》,对于世风的影响是不堪设想的。当时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议,将《水浒传》在全国各地收缴。另外一个持这种观点的人是金圣叹。这也是他把七十回以后砍掉的原因之一。 1950年代,当时所持的看法是认为《水浒传》是描写歌颂农民起义的。这种看法是当时各种教科书,文学史和小说史所持的一个主流的看法。我认为黑旋风李逵刻画最为细腻!!表面背后的李逵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了一批啸聚江湖,仗义行侠的绿林好汉。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性格和被逼上梁山的成长道路。鲁达的粗中有细,仗义刚正,武松的勇武利落,心思精细,林冲的忍让,宋江的谦恭,吴用的足智多谋等等等等,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其中要数“黑旋风”李逵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也许你会说“李逵?不就是心粗胆大,率直忠诚嘛!”但今天我要谈一谈我眼中的李逵。 一、野蛮背后的可爱 众所周知,李逵在《水浒传》中是个最为野蛮粗鲁的角色,由于他只知杀人,不问好坏的性格,只要在江湖上提起他的名字,神鬼也怕。但我却认为,他的野蛮背后有着无比大的可爱。 和其他107将不同,李逵上梁山,成为梁林好汉,并不是出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革命思想的彻底,而仅仅是为了两个字——“快活”。 可以毫不牵强地说,李逵的行事,主要遵循的就是快乐原则,黑旋风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就是“快活”! 他生割了黄文炳后称“吃我割得快活”,他屠了扈三娘一家后道“吃我杀得快活”,杀人不是为了复仇,不是出于战阵厮杀的需要,而竟仅仅是为了快活!此外,李逵回家接老母时遇到回家的哥哥李达,就劝李达“同上山去快活”。就连黑旋风那最被一些人称道的一番话,即李逵初上梁山时叫嚷的“放着我们有许多军马,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做了小皇帝,……杀去东京,夺了鸟位”,这一番话,也远不是出于什么彻底革命的高尚动机,因为就在“夺了鸟位”句后还有最关键的一句:“在那里快活,却不好?” 说来说去,所有的目的就在于此,杀去东京,夺了鸟位,不是为了等贵贱均贫富,不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而是为了喝更大碗儿的酒,吃更大块儿的肉,这才是李逵的心思所在,什么坚决的农民思想根本谈不上。 总之,李逵行事几乎全凭“快活”二字,少理性,无算计,率性而为,因此他的举动有近于童趣的天真烂漫的一面,所以说他可爱也不无道理。 二、忠诚背后的依恋 也许你会认为李逵能至死不渝地追随宋江,不顾一切地替他卖命帮他打江山,是出于他对宋江那种格外的、特殊的忠心。但我觉得与其说是忠诚,还不如说是种依恋。因为对于李逵来说他同样需要一个价值的标尺,一个能确认他存在意义的精神之父。你一定记得当他仰慕已久的宋江出现在他面前的那一刻,他是何等的狂喜,兴奋。而宋江也是又送银子,又带李逵喝酒,对他那鲁莽的行事一味微笑着任从,你说需要银子还债,便给你银子还债,你说小盏吃酒不过瘾,便吩咐酒保专给你换大碗,看你吃鱼吃不饱,又专为你要了两斤肉,临别还送了五十两一锭大银。世间能有几人能这般对待粗鲁蛮横,杀人不眨眼的李逵?!答案是仅此一个。 宋江因题反诗入狱的那一次,李逵怕贪酒误了宋江饭食便“真个不吃酒,早晚只在牢里服侍,寸步不离”,这是何等情分,须知粗鲁的黑李逵能做到这种地步也是绝无仅有,这只怕要比他后来跳楼劫法场还难得多。后来,二人一个说“他与我身上情分最重”,一个道“我梦里也不敢骂他,他要杀我时,便由他杀了吧”。宋江带数人元夜上东京时,曾对李师师戏称李逵是“家生的孩儿小李”。所以李逵对宋江,既不是手足之情,也不是部属对统帅的愚忠,而是更近于儿童对父亲的深深的依恋。 三、惹祸背后的成全 纵观《水浒传》全集,你会觉得李逵是个“惹祸鬼”,因为自己鲁莽的个性,简单的头脑不知为大家闯了多少祸。这一点可以从宋江亲手结果李逵的行为不难看出。宋江饮高俅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众造反,怕坏了梁山泊的忠义名声,便让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块儿被毒死了。但是再往深一点看,李逵的惹祸背后却隐藏着对宋江的成全。 夏志清先生在《中国古典小说导论》中就说,李逵的叫嚣造反要拥戴宋江做皇帝,“道出了宋江强压着的想当皇帝的心声”,而宋江对李逵的喝斥,则“似乎是在谴责自己内心那不可告人的部分”。夏志清的这一结论也许是受金圣叹的启发,金圣叹在评改《水浒》时,一直就认定宋江是满口忠孝心怀不轨的伪君子,而直肠直肚的李逵则常常将宋江那不可告人的心事叫喊出来,不正成全了宋江吗? 多翻一些中国古代小说,就会发现,这种“宋江+李逵”式的组合在中国古代类似题材的白话小说中是太多见了如刘备和张飞,岳飞和牛皋,杨六郎和孟良,秦琼和程咬金等等。宋江也好,刘备也好,岳飞也好,杨六郎也好,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行事谨慎、理性,是中国式的榜样、楷模。 但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一心想招安的宋江、被昏君勒死而不反抗的岳飞、受奸臣陷害而认命的杨六郎、明知道罗成是给人害死而不敢多说的秦琼,如果作品中出现的全是这类忍气吞声的中国式的楷模,那读者还不得给憋闷死?那怎么办?这时就需要有李逵这类人物了,秦琼不敢骂唐天子没良心,让程咬金来骂,杨家受了得势小人的窝囊气不好发作,那就让孟良连夜去杀那小人,岳飞不便犯上反抗昏君,但牛皋可以造反,宋江老是念叨招安,但一心想当皇帝,那就由李逵来叫喊夺皇帝的鸟位…… 李逵 虽然像李逵这样所谓的“莽将”人物,一般不会是大部头作品的第一主角,但他却又实实在在是作品里不可或缺的异常活跃的角色,因为他不仅成全了像宋江那样的“儒将”,还使作品增添了一大半鲜活的生命! 这就是我眼中的李逵——野蛮背后的可爱、忠诚背后的依恋、惹祸背后的成全。也许我的这些见解不一定正确,但我希望的是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不会再说:“李逵?不就是心粗胆大,率直忠诚嘛!
林冲,先委屈求安,被害后便露出好汉的一面,是‘逼上梁山’的典型代表。武松,敢想敢做。是得善终的一个人,但过于自负李逵,过于卤莽,只听宋江和戴宗的话做事完全不经过大脑,难免有失公允。鲁智深是施耐庵最着力描写的人物形象,一路做好事(虽然有时好心办坏事)。但从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真善美。卤莽则卤莽,细心亦细心。最终成佛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作者对他寄寓的希望。细细读文本,你就会发现他的可爱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