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仅是粮票,还有布票、烟票、煤票、食油票、豆制品票等许多票证;不仅是寿文英,还有不少像她一样的票证收藏爱好者,更有许许多多虽然不搞收藏但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市民,对“下岗”已10多年甚至更长时间、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一天也离不开的票证,留有不可磨灭的记忆。 有人把那时的经济称为“票证经济”,把那时的社会称为“票证社会”。而揭开我国“票证经济”、“票证社会”序幕的,当属粮票。正如市国内贸易与粮食局局长吴国文为《金华市粮食志》写的“序”中所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战略物资,它既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又有其他任何商品无可替代的特殊属性……”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物资匮乏,作为人口大国粮食更为紧缺。有关资料记载,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1955年9月,随着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颁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名义印制的1955年版全国粮票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行使用。从此,各种粮食票证开始进入中国社会。 张大爷今年75岁,家住市区后街。他与记者聊起当年的粮票时颇有感慨。他说,居民每月有国家发的定额粮票,一般家庭基本够吃。但是,如果家里常有客人来,或者小孩子的饭量大,粮票就不够了。怎么办?要么全家人勒紧裤带,要么买些番薯玉米等杂粮与大米搭配着吃,或到黑市上偷偷地高价购买一些大米作为补充。“上世纪60年代,有一年我们全家到老家宁波农村过春节,把几年积攒下来的15公斤粮票带上作为最好的‘年货’,但春节过了没几天,用这些粮票买的米吃完了,于是赶紧跑回来。”他说,到上世纪80年代初,除了粮店,自由市场上出售的粮食也多了,“白市价”与“黑市价”的价差开始缩小,粮票就开始变得不紧俏,一些家庭也慢慢有了些富余。 虽然粮票只是购粮凭证,不属有价证券,不许在市场买卖,但许多市民仍然用富余粮票与农民换鸡蛋等东西。 1985 年,国家对已实行了30多年的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进行了改革,开始实行新的粮食管理制度,并在1993年前后在全国各地停止粮票发放。曾经关系国计民生的粮票终于完成它的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 与粮票的历史一样,布票、煤票、烟票、食油票、豆制品票等各项票证也曾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谁家的布票不慎丢失了,大人小孩就别指望买布添置新衣服;谁家的煤票不够用,煤球炉就得熄火一些日子…… “在上世纪70年代末,市区还发生了一件由票证引发的悲剧。”市区一位傅先生告诉记者,他有一个邻居,家里的煤球不够烧,时常为煤球票断档发愁。有一次,他到煤球店购买煤球,用煤球票和钱开了提货单后,一时糊涂,竟用笔私下改了提货数字,结果被发货人当场识破,教训了一顿。他回家后一时想不开,留下一封悔过信,竟上吊自杀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上各种生活用品数量不断增多、品种不断丰富,原本珍贵的各种票证变得寻常,甚至可有可无了:因为生活资料不断丰富、人们收入不断提高,用钱就能方便地购买到自己所需的各种生活用品。 对此,市委党校副教授王正认为: “粮票等众多票证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积极作用;它们后来的‘下岗’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一切,正折射出社会的一种巨大变迁。究其原因,根本的一条缘于30年来我国实施的改革开放。” 他说,通过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解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了,生产力得到了不断提高,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生活用品供应得到了充分保证,自然没有用各种票证来限制消费的必要
说明中国正在一步步的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
说明中国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