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竞争合作求双赢
一名很恶很恶的农妇死了,她生前没有做过一件善事,鬼把她抓去,扔在火海里。守护她的天使站在那儿,心想我得想出她的一件善行,好去对上帝说话。他想啊想,终于回忆起来,就对上帝说:“她曾在菜园里拔过一根葱,施舍给一个女乞丐。”上帝说:“你就拿那根葱,到火海边去伸给她,让她抓住,拉她上来。如果能从火海里拉上来,就拉她到天堂上去。如果葱断了,那女人就只好留在火海里,仍像现在一样。”天使跑到农妇那里,把一根葱伸给她,对她说:“喂,女人,你抓住了,等我拉你上来。”他开始小心地拉她,差一点就拉上来了。火海里别的罪人也想上来,女人用脚踢他们,说:“人家在拉我,不是拉你们。那是我的葱,不是你们的。”她刚说完这句话,葱就断了,女人再度落进火海,天使只好哭泣着走了。农妇后来才知道,这葱其实是可以拉许多人的,上帝想借此再度考验一下她,但农妇没有经受住这种考验。
有竞争并不意味着摈弃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才能为竞争的各方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农妇固守个人之私而失去了生的希望,哈默关照别人而赢得了市场,在今天的竞争中,合作共赢已经成为竞争各方普遍的认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松任何一个克制竞争对手的机会。
知识点1 竞争的积极作用
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它给我们以直接现实的追求目标,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我们的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我们在竞争、比较中,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性,提高自己的水平;能让我们的集体更富有生气,丰富我们的生活,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相关链接 竞争的概念:竞争通常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的活动形式。在这种活动中,个人为了取得好成绩与他人展开较量。
知识点2 竞争的消极作用
竞争也有不利的一面。它可能使某些获胜者滋长骄傲自大的情绪,使某些失败者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竞争的压力可能引起我们心情的过分紧张和焦虑;更严重的是,当虚荣心作怪的时候,会把别人的成绩看作一种威胁,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
探究交流
教材第90页
学校生活中,竞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竞争的存在对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影响?
点拨 问题的提出是想通过体育比赛激烈的竞技场面,体会竞争的激烈;通过联系学校生活,把竞争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理解竞争无处不在,对每个人都会产生影响。竞争对我们的影响实际取决于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以一种积极乐观、百折不挠的态度面对竞争,竞争就成为催人奋进的力量;以消极颓废的态度面对竞争,竞争就成为一杯难以下咽的苦酒。所以,要选择正确地面对学校和以后社会生活中的每一次竞争,开创一片美好未来。
答案:学校生活中的竞争有很多,比如:学业上的竞争,体育方面的竞争,劳动方面的竞争,班级干部的竞选,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特长的较量等等。
竞争的存在对人的发展和进步有促进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同时竞争也会对人产生消极影响,使人骄傲自大或者自卑,阻碍我们取得进步。
知识点3 忌妒心理的含义
忌妒心理是一种微妙、强烈而又隐蔽的消极情感,是拿别人的成绩惩罚自己的消极心理。
探究交流
教材第91页
你忌妒过别人吗?如果有,请谈谈当时的心理感受。当有人忌妒你时,你该怎么办?你对克服忌妒心理有什么高招?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点拨 忌妒是一种消极、有害的心理。它破坏人际关系,伤害同学间的友好感情,甚至会由于攻击性情绪的发泄造成悲剧。
忌妒也有害于自己的身体健康。研究结果发现,忌妒能引起人体内分泌紊乱,肠胃功能失调,神经衰弱等病症。
为了克服忌妒心理,我们不妨采用这些方法:
自我认识法:即通过自我认识,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从而自觉地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生活中,当我们不知不觉地产生某些忌妒心理时,我们可以冷静地分析一下忌妒的不良作用,同时正确评价自己,从而找出一定的差距,亦即人们所说的“自知之明”。
自我转换法:忌妒可以使一个人萎靡不振,但是如果合理地自我转换,不把时间浪费在抱怨外在环境,就能变为奋发图强。作家爱德蒙德•威尔逊在看到同行写的《伟大的盖茨比》时,非常忌妒其对戏剧场面的营造。但他马上将忌妒转换成发奋,写出了许多充满激情、技巧高超的作品。
互相接近法:忌妒常常产生于相互缺乏了解,彼此又缺乏浓厚感情的人中间。因此双方相互主动接近,多加帮助和协作,增进双方感情,也会逐渐消除忌妒。
通过以上的几种方法,以及我们心胸和视野的不断开阔,能逐步克服忌妒心理。
知识点4 公平竞争的含义
所谓公平竞争,就是指基于一定规则进行的竞争。这一规则对于每个竞争者都是一视同仁的,都是公平的。
知识点5 竞争的规则
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知识点6 参与竞争的目的
参与竞争的目的是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探究交流
教材第92页
刘国梁和孔令辉是怎样对待竞争的?对你有什么启示?比赛必然伤和气吗?怎样才能做到既不伤和气,又达到比赛目的?
点拨 问题的提出是想通过刘国梁和孔令辉这对既是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又是情同手足的伙伴的故事,帮助我们明白该如何面对竞争和竞争对手。在竞争中,有成功就会有失败,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也是暂时的,没有永远的胜利者,对待成功与失败应该从辩证的角度来认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样有竞争,有的人不是去总结经验教训去争取下一次的胜利,反而是从此消沉下去,还有的产生了忌妒心理,这都不利于我们面对将来的更激烈的竞争。这与刘国梁与孔令辉对待竞争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当然就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有位奥运会金牌得主在赛后感言说:“我感谢那些爱我的人和恨我的人。”正因为有了“恨我的人”、“与我竞争的人”才使得我们不能停下脚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刘国梁和孔令辉也正是因对方的存在才不断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步;他们的通力合作,又使他们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所以应从竞争的目的和对待竞争对手的态度来思考,来解决目前竞争存在的问题。
答案:刘国梁和孔令辉对待竞争的态度:竞争并不是一种“你死我活”的较量,竞争的目的是要超越自我,共同进步。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也是暂时的,不以成败论英雄。“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启示:正确看待竞争,不计较暂时的成败,在竞争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要竞争,也要合作。只有依靠集体,与他人合作,才能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伤和气不是必然的事情。
处理好竞争与合作,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竞争中,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学习,不因一次胜利而骄傲,也不因一次失败而丧失斗志,多站在对手的角度考虑,以诚相待,互相帮助,求得共同发展。
知识点7 合作与共享的关系
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的目的需要彼此合作。合作的成果属于大家,由大家共享。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合作有分工,要求各方承担责任、完成各自的任务,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相关链接 合作的概念:合作是一种集体活动,在这种活动中相互协作,以期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
探究交流
教材第93页
汤姆帮助竞争对手的结果是什么?结合此例,谈谈合作的重要性。
答案:汤姆帮助竞争对手的结果是既促进了邻居改良品种,又避免了自己的优良品种的退化,可谓是一举两得。
合作的重要性:合作能使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力,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一个具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人,也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因而大大增加了成功的可能。
探究交流
教材第93页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
为什么一根木棍容易折断,而一把木棍就折不断?从实验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品尝过成功合作的喜悦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答案:一根木棍很细,因此容易被折断,而一把木棍放在一起就变粗、变硬了,我们就很难折断它了。
实验说明了: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知识点8 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合作,是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科技的辉煌等,都是合作共享的结果。
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一个具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人,也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因而大大增加了成功的可能。
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愉悦,互助互惠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小丽是网络爱好者,在网上认识了三个人。一位是她的游戏搭档,帮她闯过了不少游戏的关卡,可是这个搭档没什么时间观念,经常拉着小丽不让她下线,影响小丽完成作业。一位是她上网聊天的聊友,经常和她说一些奇闻趣事,逗得小丽非常开心,可有时候这个聊友会发一些黄色笑话给小丽,让小丽很尴尬。还有一位是小丽在一个论坛里的朋友,这个朋友会和她讨论一些最新的社会现象,还经常解答小丽的一些疑惑,小丽很感谢他,可是这个朋友最近提出要和她见面。
某市警方破获了一起少年团伙盗窃案,其成员竟是7名花季少女。其中年龄最大的15岁,最小的只有11岁。她们结成干姊妹,自称“七玫瑰”,频繁地出入网吧和灯红酒绿的饭店寻求刺激,钱不够花了就借而不还,后来逐步发展到敲诈勒索和盗窃。据警方了解,“七玫瑰”中有5人的父母离异,另外2人的父母或忙于生意,或经常打麻将,很少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阅读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
解析:这段材料涉及了未成年人如何做好自我保护的问题。回答此类问题,要在认真阅读并分析材料的基础上,与课本中所学知识结合起来。一般说来,感想包含“说明的道理”和“谈认识”两个方面。回答“说明的道理”这类问题,要先在课本上找到与之相近的原理,并且要把握准确。而“谈认识”这类问题,一般都是要谈材料对自己的启示。“七玫瑰”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是由于家庭保护的欠缺和自身缺乏法律意识,回答时,要紧紧抓住这两个方面。
答案:(1)家庭是养育我们的地方,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来自家庭方面的保护。
(2)家庭保护的欠缺和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导致了“七玫瑰”身心发展的缺陷,最终使她们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父母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她们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3)未成年人自身应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依法自我保护,以使自己健康成长。
13.某地一所中学为教育学生,在没有经过学生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在学校公开播放的有关校园内不文明行为的录像片中,曝光了本校两位学生的违纪镜头。虽然他们的脸上被打了“马赛克”,但熟悉的人都知道他们是谁。这时,一阵阵嘘声和笑声从班级里爆发出来,其他班级的哄笑声也传了过来……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学校的出发点好吗?这种做法合法吗?请作简要分析。
(2)就你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相关内容,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提几条好的建议。
(3)你认为学校还要在哪些方面加强保护措施?
解析:这道题是考查同学们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校保护这一内容。
答案:(1)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做法不合法。学校的本意是批评、教育这两个违纪学生,以此警示其他同学,但采用的方式、方法不正确。无视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这一原则。
(2)略。
(3)可注意观察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答题。比如:校园内的安全设施(电、楼房、楼梯等);体育课上的防护(体育器材设施、体育老师的防护措施等)。
14.黄勇从2001年起采用多种欺骗手段,先后将17名青少年从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场所诱骗至家中折磨杀死。学生张翔(化名)放学途中被黄勇骗至家中,一次次地遭到捆打折磨。为了生存,张翔多次恳求黄勇放了他,终于打动了罪犯,得以逃脱。逃出后,张翔在家人的陪同下,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2003年12月26日,制造震惊中外的河南平舆特大杀人案的杀人恶魔黄勇终被依法执行死刑。
(1)张翔是用什么方法同罪犯作斗争的?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式方法?
(2)张翔成功逃出来后,为什么要去报案?
(3)这个案例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是什么?
解析:此题是教育青少年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并且掌握一些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法。
答案:(1)张翔采取的方法有:机智勇敢地保护自己、积极举报等。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式方法还有:检举、控告、正当防卫等。
(2)举报犯罪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方法,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有利于打击犯罪。
(3)①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遵纪守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②公民要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协助执法机关及时侦破案件。青少年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面对歹徒行凶,要设法稳住歹徒,保护自己,及时报案。③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要共同配合,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国家要依法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探究题实力闯关
15.初中生小明,在校读书期间,经常旷课,不完成作业。父母工作忙,疏于对其管理。老师在多次教育无效的情况下,劝其退学。小明退学后,经常和社会上游手好闲、不三不四的“好朋友”混在一起,沉溺于网吧,常常夜不归宿,后又参与抢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请对小明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进行分析。
(2)假如你是小明的朋友,请为小明写出两句赠言。
解析:此题第(1)问分析小明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可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家庭、社会、自身等)。第(2)问写出两句赠言则考查了我们的综合能力,包括政治学科的理论知识、语言的组织能力、思维能力、概括能力等。
答案:(1)①小明自我保护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②老师没有履行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学校保护的职责;③父母没有履行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家庭保护的职责;④小明交友不慎。(若答小明没有拒绝不良诱惑或网吧老板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社会保护的要求,亦可)
(2)此问开放性较强,赠言只要具有针对性、教育性即可。举例:学会自我保护;学法懂法,依法自律;慎交朋友;拒绝不良诱惑;悔过自新,积极进取等。
16.遇到下列情况时,中学生应该怎么办?请联系所学知识,拟一警示语。
例:一天,同学对你说:“到长江游泳去,大风大浪才刺激哩!”
警示语:增强自律,切勿盲从。或者:江水无情,安全第一。
(1)“包吃、包住、包玩,五折优惠!”网吧老板叫你上网。
警示语:
(2)放学路上,遇见红灯,与你同行的程刚说:“冲过去!我们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
警示语:
(3)朋友聚会时,有人给你摇头丸:“来一颗,提提神。”
警示语:
(4)紧急意外——暴力、抢劫、勒索钱物、性侵犯等发生在你身边。
警示语:
解析:解答此题时应注意:第一,该题要求用写警示语的形式来回答在加强自身安全、增强自我保护方面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必须看清要求,并用四句比较精练的警示语来回答,而不能像回答一般的简答题那样,用几句话来答题。这对答题的要求更高,需要具有对教材知识理解、综合、归纳、迁移和升华的能力,并精心设计答案,而不能简单地照抄教材要点。实际上,只要善于捕捉试题信息,就不会在这方面出问题,因为题目中已经给出了警示语的范例供参考。第二,务必认真阅读题目设置的四个情景,四句警示语必须与四个情景相吻合,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例如,情景一中“包吃、包住、包玩,五折优惠!”明显含有老板给予优惠条件,引诱中小学生上网的信息,因此,所写警示语应有“拒绝诱惑,警惕陷阱”等字样或意思,否则,所写出的警示语会不切合材料。
答案:(1)拒绝不良诱惑,警惕网吧陷阱;或:拒绝诱惑,文明上网。
(2)遵守交通规则,人人有责;或:安全才能回家。
(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或:拒绝诱惑,警惕毒品犯罪。
(4)见义勇为;或:依法维权;或:及时拨打“110”;或:巧发求救信号。
17.材料一: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教育部、公安部对我国10个省、市的联合调查表明,平均每天有44名中小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等意外伤害事件,全国仅因交通事故每年死亡的中小学生就达4 140人。
材料二:为了学生的安全和健康的成长,教育部、公安部、团中央、中国残联、全国少工委等五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将每年的3月29日定为“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2010年的主题是“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
材料三:2010年11月14日,山西省沁源县第二中学在公路上跑操,一辆带挂车的大货车撞向学生队伍酿成特大交通事故,共造成20名学生和1名教师遇难。这一事件震惊全国,再度敲响校园安全的警钟。
(1)结合材料探究: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
(2)面对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你认为国家和社会、学校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3)请设计两条安全警示语。
(4)面对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你怎样以实际行动来增强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
解析:校园安全问题牵动着千家万户,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题就是围绕校园安全问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实践性较强。第(1)问可以从青少年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校园安全状况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青少年的特殊成长阶段等方面回答。第(2)问中,国家可以从立法、执法、危房改造的投入等方面回答;社会可以从创造条件保障安全、整治周边环境、教育行政部门监督检查等方面回答;学校可以从安全教育、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安全设施等方面回答。第(3)问设计两条安全警示语,要注意围绕安全自护进行设计。第(4)问可以从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掌握安全常识、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等方面回答。
答案:(1)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我们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校园的安全状况如何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青少年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成长时期,阅历相对简单,社会经验欠缺,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弱,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容易受到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伤害。
(2)从国家和社会方面看:应加强校园安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学校危房改造的教育投入,教育行政部门要对中小学校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等。社会应当创造条件保障校园安全,确保学校设施的质量,整治校园周边的环境等。从学校方面看: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常识教育,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安全设施等。
(3)如:学会自我保护,关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生命安全等。
(4)我们应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熟悉各种公共安全标志,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自护的技巧和方法等;同时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好意思全部科目里就思品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