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本优秀的回忆录⼀自传,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2025-02-02 03:03:5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谈传记的写法

从广义上说,传记也属散文,但传记也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传记的价值是很高的。

首先:从史学上说,它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史料,生动逼真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人情等各方面的真实画图,成为《史记》以来历代正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史书中的记事部份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如果说,史书中记事部份是舞台上的彩色背景,那么传记是同一舞台上活跃着的人物,更具有可感性。

其二;从文学上说。传记注重于写人,注重写细节,注意个性化语言,这不仅给人以艺术熏陶,而且为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各类文学创刊作准备了丰厚,感人的资料。在某种意义上说,传记文学开了小说,戏剧创作的先河。

其三:传记中所反映和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对于人们有着很重要的启迪作用,可以为人们治理国家,处理繁纷世事以及工作与生活提供有益的借鉴。

说到传记它有很多种类,如“自传”“传与小传”“评传”“回忆录”等。

“自传”是自述生平的文章。自传有繁有简,繁的可达数十万言,简的可少至数百或数十言。自传可以是生平事迹的实录,也可以具有一定文学性而又不同于自传体小说。如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等巳是文学作品,因为它们己经过艺术加工,有了一定程度的夸张和虚构。自传若写成了自传体小说,那就会削弱它的历史价值和真实性,准确性。

“传与小传”是记述他人生平的文章。“评传”是全面介绍和评论人物思想,生活和贡献的文章,所写的对象大多是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其他著名人物。

“回忆录”可算作传记的一种形式,但它又不全是传记。它有的记述某一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的回忆一个家庭的兴衰。有的叙说某人的片段故事。这些都不能说是传记。唯有较为全面糸统地叙述本人或他人生平事迹的,才能算作传记。我写的《静观楼心声集》其散文部份充其量算是回忆录吧!

传记有史学性的,也有文学性的,以能达到两者统一的最为上乘。一般说来,前者强调事事真实可靠;后者强调在基本事实和骨干情节真实的基础上,可有一些想象和细节虚构。二者虽然略有区别,但在写作上有共同的要求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大致有三:

一.
确定传记或褒或贬的主题思想。传记不同于史料,不是纯客观的生平记录,无论写得详繁还是简略,它都要表现出一种思想倾向,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或者给人们一定的启发。为此,传记作者占有的大量材料要科学地研究分析,认真地处理与组识材料是十分重要的。给传记以明确的主题,其材料才能有用,其作品才有灵魂。如果只是罗列材料,事无巨细,芝麻豆子摊于一场,而无一条主线来贯穿,那就不可能成为传记。

二. 传记作品还应该写出所写人物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自传更应该如此。因为写自传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别人了解自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然而,这种经验教训最好不要干干巴巴地用说教口气讲出来,因为这样写会影响传记以记事为主的特点和文学色彩。寓理于叙事之中,让读者自己品味出来,这才是上乘之作。

三.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夸大,不缩小,不编造。真实是传记有别于传记小说的根本标志。传记作品要完全真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至重要细节。一个重要细节的失真就会动摇全篇传记的价值,更不待说重要情节了。但这并不是说,撰写传记要照葫芦画瓢,眉毛胡子一把抓,把人物的一颦一笑都毫不遗漏地记录下来。恰恰相反,要有重点,要选取那些与人物生活,思想工作有密切关糸的事件和情节来写。为了将人物写得形神兼备,还可以适当地作些文学渲染。这渲染当然又是必须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

传记写作中的实事求是,主要指的是在写作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这是传记人物获得强大生命力的一个关健。
如过你们需要找专业的公司帮你完成的话,可以找唐汉隆文化,他们专业而且真诚,已经为很多老年人和企业家写了书。

写文章“急就章,冷处理”你急章写完了,冷处理就是修改和润饰了。一块璞玉,需精心的雕琢,才能成为一件佳作,明确了主题,搭好了框架,精心修改,前后连贯,
你的灿烂人生就会展现在读者面前。等着拜读。 转自 彭罗生2009,12,27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