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控制有哪些方法?

其中的信息控制指的是什么?谢谢
2025-01-05 22:00:0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渠道控制能力的大小及有效性的高低显然与控制模式密切相关,渠道有效控制的方式也就出现多样化,具体如下:

1、利用品牌控制渠道客户

在产品进入同质化的时代里,竞争十分激烈。区别产品的唯一特征就是品牌。品牌从很多方面来说是最重要的资产。从渠道管理的角度来看。产品品牌通过对消费者的影响完成对整个渠道的影响。

2、利用长期战略和愿景控制渠道客户

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和愿景规划, 在行业中确立自己的优势与地位。这是每个企业领导人所必须考虑的事。企业若没有一个长远计划与,目标,就难以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从而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3、利用利益对渠道客户进行控制

每一个渠道客户都是要一定的利益作为保障。尤其是短期的利益。因此作为厂家必须给渠道客户一定的利益空间。所以要保持合适的“度”。作为企业必须要认识到,如果渠道客户不合作,损失了合作的利润,也会使他的整体利润降低。

渠道控制的内容:

渠道控制力就是企业运行和管理渠道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渠道的运行有多大的话语权和自由支配的能力。如果企业能对渠道各个环节进行随心所欲的控制,那么,它就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反之,则控制力呈递减趋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如何,取决于渠道对他们的忠诚程度。忠诚度越高,控制力也就越高。因此。企业渠道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控制力如何,更进一步的说是在于如何提高渠道的忠诚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渠道控制

回答2:

渠道是指营销通路,渠道控制则是指对另一个渠道的组织或成员的行为与决策能成功施加影响的过程。对于现代企业来说,
渠道控制的有效性主要是指企业在渠道规划、建设、维护和调整的过程中,根据控制力大小进行作后取得的效果。渠道有效控制的方式有许多,如以品牌控制,产品进入同质化后,区别产品的唯一特征就是品牌。但是渠道客户的品牌只能是在渠道中起作用,对消费者的作用小。此外,利用长期战略和愿景控制渠道客户、利用利益或厂家服务、或是直接控制终端,即控制渠道客户的下家,让零售店认同产品和品牌、认同厂家,这样厂家就有把握在渠道客户出现问题的时候,把零售店切换到新的渠道而不影响销量。具体办法包括培训终端员工、举行促销活动、建立零售店的会员体系、建立零售店甚至大型最终购买者的基本档案、制作零售店网点分布图以及建立零售店、主要零售店员T
、竞争对手、渠道客户以及厂家基本情况档案,这些档案需要经常更新,以保证基本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渠道客户的态度和能力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然后采取不同的激烈淘汰措施。对于可用的分为必须培训的和必须改造的。对于必须培训的,要求渠道客户无条件接受培训,反之,则划人不可用之列,予以淘汰。对于必须改造的,重点帮助他们建立业务队伍,提升其渠道管理功能。同时,在改造中还存在这种可能。就是根据其经营能力莺新定义其业务区域或重新定义其细分市场。对于优秀的渠道客户必须从战略高度予以激励和支持,但是又要注意不要过于放纵和迁就,控制和激励都要松紧适度。否则,容易起到相反的效果。

回答3:

渠道扁平化”,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人无从考证,但综合多方朋友观点猜测这种说法最早源于台商。
有人说“渠道扁平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扁平渠道,即一种从产品提供商(厂商)到消费者的整条供应链条中没有其他的中间环节的理想销售模式。还有人认为 “渠道扁平化”就是让所有的用户看到产品实物,而不是通过广告媒介看到。其实能否实现“渠道扁平化”,关键取决于销售链渠道的中端是否成熟,也就是现在分销商部分是否成熟,现在分销商的作用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作为物流平台,二是作为资金平台(包插赊销等任务),三是作为信息流平台。将来建立了扁平的渠道,分销商的作用将会被削弱,届时分销商会仅仅作为分销产品的物流平台,这就是要求分销商这个渠道的中间组织可以非常好地协调好渠道上下关系,上可以完成销售任务,下可以拓展市场、面对消费者。一个功能两个要求,这几个因素都是必须的,缺一不可。

现在有很多公司在各地区的分公司,即地区性产品分销平台,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算是仅作为物流平台,上可以完成厂商销售任务,但是这些分公司在下却不能直接拓展市场、直接面对消费者,只能依靠发展分销商、再接着发展区域代理商、销售商来实现,不能直接面对客户,这就导致他们只能通过供应产品来间接地调控市场,显然这不能算是扁平渠道。

当初紫光认定2004年将会是紫光的发展年,在联想宣布改制之前就已经改为事业部垂直管理体制。事业部制减少市场环节,直接面对市场,各地区事业平台成为一个集服务、信息和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物流平台。

去年联想结构改革,在渠道方面的调整增设了“电话销售部门”,据联想负责人称是负责行业、企业大客户的订制,这也就意味着联想今年要在渠道方面试控性地直接接触客户,而非过去通去各地区区域性代理负责客户标单的渠道模式。联想伸出一只脚试探性地进半垂直渠道管理体制的尝试,对中国IT厂商影响必定会再加上联想在中国的规模使之放大,每个人都应该仔细地思考一下。

“渠道扁平化”呼声日高,大所一番未来渠道均为扁平渠道的感觉,现在未成只是时机未到,不出三年渠道必扁平化,可是真的会如此吗?发展绝不会如此理想化。

市场变化对渠道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厂家对扁平化的期望过高,二是市场的需求能否拉动扁平化销售。与手机等快速消费品的市场需求拉力不同,电脑的市场拉力并不强劲,没有需求就不值得去做,所以至少在短期内中西部市场无法形成较短销售链扁平化以至直销。

我认为渠道的模式是由产品性质决定的,例如数码相机、笔记本这种产品本身就是一个解决方案,消费者购买之后可以直接用,所以它的渠道在理论上是可以扁平化的,性质上允许,关键还要看厂商的流平台能否对市场收发调控自如,也就能否直接面对市场;相对来说DIY产品则不同,它一般是由十三样不同品牌的产品组成,这十三种零件要由销售商汇集作为一个集中平台,提供解决方案。这不可能由某一个厂商的物流平台来提供,最多也只能做到一定程度。虽然DIY市场份额大不如前,但可能占到PC市场的三成到四成,这一块儿没有办法实现扁平化,那么扁平化即无法取得战略上的全面胜利。

另外,渠道并不是厂商可以根据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成本的需要可以随意地延长或缩短,它的任何变化都要取决于市场和渠道的成熟程度。任何一个渠道发展到成熟阶段最应该做的就是两点,一是换脑,二是卖服务,让人家替你打理,而不是要试图用一种模式去处理所有的业务。

任何渠道在最开始都是厂商直接面对消费者,最扁平的,后来市场扩大,厂商无法管理就增加总代理,接着是区域分销商、区域代理商和销售商,渠道随着市场变化和厂商期望的变化一点点的延长,这就造成了现在的传统渠道的局面。后来经过戴尔直销模式对传统渠模式的冲击,大家发现这样做渠道成本太高,而且厂商距离市场较远,无法及时有效地收到市场信息,并调节措施也无法在第一时间对市场做出反应,这就使得渠道的最上游萌生一种扁平化的思想。

注意:这里面渠道“短——长——短”的过程中,是由产品特性、市场对产品的期望值、产品提供商对市场的期望值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了渠道的模式。虽然厂商对“渠道扁平化”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但由产品特性决定,“渠道扁平化”只会在数码产品、笔记本、整机等方向实施,在DIY等销售商提供解决方案的市场无法深入;市场分布的不均匀决定了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对消费品的拉力不同,导致中西部的渠道至今还没有走向成熟,也就不适用渠道扁平化。就短期看来,渠道扁平化只适用于东部沿海市场拉力较强劲的地区。

回答4:

简单说应该属于系统性管控,就是在系统管控范围内用规范的操作行为管控系统内部的各项事务。比如系统管理的内在逻辑性、系统内部管理的制度化、系统内管理的阶段性和最终指标的量化、系统内部管理的奖惩机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