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年早逝,扼腕叹息。
携人间坎坷大陆,随天堂永世安宁。
英年早逝空余恨,世事难料奈何人
此去经年,顽儿含泪,何时再见母?人鬼殊途,慈母啼血,梦里一哭儿!上联,英年早逝,下联,天妒英才。
通用: 音容已杳,德泽犹存 精神不死,风范永存 灵魂驾鹤去,正气乘风来 良操美德千秋在,高节亮风万古存 花圈和祭幛上的挽条分上下两条,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 上联常用“悼念XXX”,“沉痛悼念XXX”,或“某某某千古”;下联常用“XXX敬挽”、“XXX泣挽”、“XXX拜挽” 挽联的针对性。做挽联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切合死者的地位、身份、情操和业绩,甚至此时此地的思想感情也要切合事物与场合。挽联不能换用,也不能通用,这应该是挽联的写作灵魂。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说起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1] [2]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 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幸福美满遭天妒 英年早逝 从此痴情同谁诉
花好月圆惹尘雾 风华先绝 自今悲泪向何处
从今死后分人鬼,但愿来生再弟兄。
上联:
英年早逝空余恨 世事难料奈何人
从今死后分人鬼,但愿来生再弟兄
幸福美满遭天妒 英年早逝 从此痴情同谁诉
花好月圆惹尘雾 风华先绝 自今悲泪向何处
英年早逝,扼腕叹息。
英年早逝, 天妒英才
飞来横祸同事王锦伟一路走好,愿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
英年早逝朋友扼腕叹息;事业未竟亲人继承遗志。
逝者安息后人铭记 一路走好亲眷平安
车祸无情乘鹤去 亲人泣泪招魂来
而立之年遇车祸;难忍目睹哭亡人。
此去经年,顽儿含泪,何时再见母?
人鬼殊途,慈母啼血,梦里一哭儿!
注:死者已去,愿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
下联:***敬挽、泣挽
年轻人去世的挽联情况较少,一般多用于悼念逝去的长辈或平辈。如果是医生去世,可采用以下对联:
1. 技折青春志已沉,悲伤难慰父母心。
医道无私寄厚望,神明无恙证英魂。
2. 医德高尚誉满园,志洁情深华彩浓。
笑貌音容空有影,夜夜哀歌撼我心。
如果是悼念平辈或晚辈,可以采用以下对联:
1. 未及成业历尽艰辛,懊恼毕生难酬志。
突遭噩耗如刀绞,泪洒心间怎奈何。
2. 青春正好遇难关,厄运无情催志残。
从此逝去欢声笑,离别家人难瞑目。
在书写挽联时,需要针对逝者的身份、人生阅历等情况进行修改,使得对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需要注意避免使用俗套的语言和格式,使得挽联更具创意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