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忠诚;宽恕。
中国儒家伦理范畴,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曾子。他在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孔门的弟子以忠恕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的具体运用。忠恕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扩展资料:
评价
墨家宣传的“兼爱”,是要取消这些天然的等差,因此是一种无法落实的抽象原则,而对于人体差异的偏执,又会导致极端个人主义———“为我”。儒家认为,这两者都会造成人的非伦理状态。
既然每个人都有差异,在感受事物时自然会对这些差异有所偏执。这种偏执,儒家称为人心之“蔽”,偏执则不能沟通。
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儿子想考大学,父亲却逼子从戎,真是“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虽然是好心,但表现的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抹杀了人、我的差异,导致双方十多年无法正常沟通。
儒家以忠恕行仁,既要保持住人伦物理的自然分位差异,又要排除对这差异私己性的偏执。这种爱,就是包涵着个体分位差异性的沟通,而它所成就的,是一种具体的德性。
儒家所说的“成己成人”“诚”“成己成物”“尽己之性以尽人之性”,这里“成”和“尽”都是实现的意思。而实现个人价值的方法,不是把“己性”强加于人和物,而是顺应人和物的本性来成就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忠恕
恕之道是孔子认为可以终身行之,又是一以贯之之道。论语卫灵公篇载,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里仁篇载曾参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话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见忠恕之道,是孔门的至德要道。
然则怎样叫做忠恕之道呢?论语卫灵公篇云:「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雍也篇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说仁之方也已。」大学云:「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中庸云:「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
儒家思想,基於对人类的一些伟大信念。这些信念不但相信人性善,更相信「凡同类者擧相似也。」人与人之间,不独口之於味有同嗜,目之於色有同美,即心之於理义,亦有所同然。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既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则人伦相处,只要反身而诚,能近取譬,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便可「虽蛮貊之邦行矣」。
今人常常强调人之差别性,而否定人於差别性之外,复有共同的好恶,因而怀疑忠恕之道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这好比有人喜欢吃鱼,有人喜欢吃肉;有人喜欢穿丝,有人喜欢穿麻,因而否定人有饥思食、寒思衣的普遍性一样,都是极端之论。
朱子以「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要推己及人,便首当尽己之心。因为恕道是能近取譬之道,而最切近者,莫如近取诸身。心为身之主,仁为心之法,故所谓近取诸身,即是尽己之心,尽己之仁。本於仁而无自欺便是忠,推而行之便是恕。故恕道即行仁的方术。朱注「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云:「近取诸身,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亦犹是也,然后推其所欲以及於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
一己有欲立欲达之心而著实做去
孔夫子教人的是『一贯忠恕之道』,这一贯忠恕之道亦含有”人我一贯〃,”知行一贯〃和”天人一贯〃的意思。若再扩而大之,这一贯之道可以是赞天地化育,参天地宇宙、世界大同的一贯之道,所以从精神方面来说儒家是泛道德主义也不为过嘛!
忠恕是为仁之方。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为仁、行仁。孔子说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能近取譬”就是将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体实施。
忠恕之道在《大学》里被称作“ 矩之道”。《大学》说:“所恶于上, 毋(勿)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这谓 矩之道。“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不论是忠恕之道还是挈矩之道,其实质都是仁慈博爱,都是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
《中庸》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的挈矩之道。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人们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论语》中关于做人的道理有许多,但曾子说其实只有一条,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恕二字的前提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现代社会有太多的评判标准,如果我们的心迷失了方向,就根本无法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特别是当自己有一颗忠诚于事业的心,却总是怀才不遇,无人赏识时,该怎么做才为忠?我们自己将心比心,善待他人,却被别人恶意伤害时,该如何做才为恕?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忠恕二字,生活会不会变得更加美好呢?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大家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外在的迷惑太多,变化太多,千变万幻里面有什么呢?以不变应万变的的依据,到底在哪儿呢?
有一次,孔子给学生上课,跟曾子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你知道吗?我做人做事的道理,一以贯之,有一个不变应万变的,根本的出发点。曾子心领神会,说我明白,孔子就走了。底下的同学就问曾子,老师刚才说的一以贯之到底是什么?曾子解释了一句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在恕道里面包含着一种深刻的渊源,就是感恩之心。
感恩二字都从心旁,也就是说,我们的心中,现在由于过于匆忙动荡,把太多的东西看成是本分,而不是情分。如果把什么都看成是本分,那就没有什么感激。如果看到世界上情分更多,你就会有一种珍重之心。
在忠恕里面,包含着感恩之心,就是一种朴素的寻常的给予。对自己当下的日子,对此刻自己身边的人,抱有一种深深的珍重和淡淡的感怀,这样,你就会对这个世界更加宽和。
如果我们经常心怀感恩之情,就会更容易理解别人,也就更愿意宽恕别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常常抱怨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如果我们真正懂得了忠恕之道,是不是就容易和别人沟通了呢?
现在书店里,有不少关于人际沟通交往技巧的书,老在说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都住上水泥丛林了,一个一个单元门,都关得紧紧的,不像大杂院时代,大家嘻嘻哈哈在一起。现在每一个人越来越封闭,人跟人的沟通越来越艰难。其实,真正艰难的永远不是物理的障碍,而是心灵上的樊篱。
樊篱何在?就在我们自己的苛刻和挑剔,就在我们自己缺乏一种推己及人的恕道。如果你老是看别人的不好,在你的眼神中会隐隐地带着不屑,你能有一种真正的坦率忠诚去面对他吗?你肯定做不到!人与人的沟通有时候就这么简单。
有一位文学大家,他匆匆忙忙走在路上,遇到一个老乞丐,在寒风中向他伸手乞讨。他摸遍身上里里外外,也掏不出一个铜板来给这个老人。那老人一直在瑟瑟的寒风里伸着手,他只好特别内疚地握了握老人的手,说:兄弟啊,我真的对不起你,今天我没带钱。老人陡然一震,看着这位衣冠楚楚的绅士,说:老哥,你叫了我一声兄弟是吗?这,我已经知足了,这比你给我什么都高兴。其实,有的时候,也许我们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在世界上乞讨,但是,我们却隐隐地在各种地方,都希望得到一种肯定,希望别人给你这样一种关怀。这是什么呢?其实,
恕道,有时候,仅仅就是一个真诚的沟通。
有时候它很简单,这样,它就会导致你对很多事情,以一种乐观的态度,而不是以一种仇恨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有的时候,碰上好机遇,可能会被坏心情放走。一个人只要保持好心情,总会等到好的转机。
在阿位伯的传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两个朋友出门,去远行。过去,阿拉伯的商人们,都要走过漫漫的商旅之途,难免发生一些争执磕碰。有一天,一个人就愤怒地打了另一个人,那个人很郁闷,就在流沙上写下了几个字:今天我的朋友打了我。
两个人继续往前走,到了半夜,暴风雪来了,他的朋友先醒,赶紧推醒他,说咱赶紧逃生吧!两个人来到了一个温暖安全的地方,躲在大石头后面。这个人又拿出小刀,在石头上刻了一句话:今天我的朋友救了我。
他的朋友就问:你怎么在沙子上写我打了你,而我叫了你一声,就刻在石头上呢?这个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伤害,我们是要抒发一下,写在沙子上就算了,风一吹,流沙就平了,伤害也就被遗忘了。但是,别人对你的好,这是要铭刻的,它永远留在心里。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过往,有过伤害,也有恩典,我们以什么样的心去面对呢?就看你把它们,哪些写在流沙上,哪些刻在石头上?
我们铭刻的与遗忘的,往往不同。有些人生来铭刻仇恨,所以他就遗忘了所有的幸福。有些人生来铭刻幸福,他的心只能充满感恩。
人生用来铭刻仇恨,就会遗忘所有的幸福。人生用来铭刻幸福,心里就会充满感恩。
何为忠恕?这样的道理,两千多年前,夫子一以贯之,走到今天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说简单一点就是,忠诚自己,善待他人,以这样的心走出去,不管这个世界多纷乱,多迷茫,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也会有一以贯之的道理。这样的一生,我相信也能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因为有我们的一颗心在。
中国儒家的伦理与哲学范畴 ,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孔子最先提出“恕”,并为其下定义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曾子。他在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他还说,“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后来朱熹也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尽己”是从自家心上发出而及于别人,“推己”是以己之心推人之心而及于别人。简言之,“忠恕”,就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孔门的弟子以忠恕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的具体运用。自此,忠恕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夫子之道”
孔子要把弟子们培养成“志于道”的士、“谋道”的君子,那么这个“道”是什么呢?换言之,什么是孔子之道呢?“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篇)这是曾参的概括。而子夏、颜回则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史记·孔子世家》)没有说具体内容,但显然不仅是“忠恕”。自孟子始,历代学者多数认为是“内圣外王之道”。
愚以为,对孔子之道不能一言以蔽之,就像很难用一句话概括马克思主义一样。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以后,人们才对这一主义有比较清晰和完整的了解。事实上,孔子之道亦有三个方面:人生之道、政治和社会之道、哲学思想之道。
所谓人生之道,简单的意思就是人怎样生活,或者说如何做人。全书很大一部分篇幅都在谈做人的原则、标准以及方式方法。从个人角度说,就是“修己”之道。人生之道还有更深的内涵,并且有迹可循,其基本规律就是孔子那段著名的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篇)核心内容不仅是知识的日益增多、道德的逐步提高、人格的累积完善,更是智慧的渐次加深、境界的持续攀升。这是由人生“必然王国”到人生“自由王国”的发展过程。
“志于道”“谋道”,首先就要立志于这种人生之道,谋求这种人生之道。众多学者归纳为“内圣”之道,愚以为未必妥当。其一,孔子认为事实上并不存在“圣”。其二,只讲“内”,或多或少忽视了“外”,而孔子的人生之道始终突出“行”,强调人在世间怎么做。
所谓政治和社会之道,其实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说白了就是怎样领导和治理国家,人们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拙文曾数次加以解读,可简单总结如下:国家统一,权力集中,上下各在其位,没有分裂;各级统治者廉洁公正,富有仁爱之心,德治与礼治并行,对异邦以德服人,推行和平外交;社会有统一规范,稳定安宁,秩序井然,富人同样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同等级的人财富平均,不同等级的人和谐相处;人民各得其所,老人们能够安度晚年,中年人以诚信交往,青少年受到关爱和教育,懂得报答父母、老师和社会,鳏寡孤独及残疾人得到尊重和照顾,生活无忧。总之,初步建立“小康”社会,最后达到“天下为公”的“大同”。
“志于道”“谋道”,第二部分内容就是要胸怀天下,树立这样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为之努力。子贡、颜回所说天下莫能容的夫子之道,所指主要在此。
众多学者将孔子的政治和社会之道视为“外王”之道,愚以为值得商榷。十分明显,“外王”之道是有德的君主之道,其立足点和出发点主要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孔子的政治和社会之道是独立的悲天悯人的思想家之道,其立足点和出发点并非仅仅集中在最高统治者,而是几乎囊括了天下所有人。有人说孔子是个复古主义者,但更多的人认为他是个理想主义者。起码,后者的成分要远远大于前者。孔子的伟大之处和局限之处、矛盾之处,在他的政治和社会之道中同时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