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湿”字,似乎有过一个故事。
宋代著名才子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情趣相投,经常唱和酬答,结伴游玩。一次,四人游一寺院,见墙壁上题有杜甫的《曲江对雨》诗,因年代久远,其中 “ 林花著雨胭脂 □” 句的最后一字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四人便商议要为这个字补缺。
苏轼才思敏捷,稍加思索,率先吟道: “ 林花著雨胭脂润。 ” 黄庭坚则吟: “ 林花著雨胭脂老。 ” 秦观紧接着说道: “ 还是 ‘ 林花著雨胭脂嫩 ' 为妙。 ” 佛印修行到家,缓缓念出 “ 林花著雨胭脂落 ” 的诗句。
所补的这四个字,孰优孰劣,四人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寺院老方丈见状,急忙找到原诗查对,原来最后一字为 “ 湿 ”字 ,四人面面相觑。仔细玩味,觉得还是 “ 湿 ” 字更好。一个 “ 湿 ” 字,将 “ 润 ” 的形表、 “ 老 ” 的衰情、 “ 嫩 ” 的色质、 “ 落 ” 的姿态都包容了,融形、情、色、态于一炉,将 “ 林花著雨 ” 的意境准确、生动、形象、鲜明地表达了出来。四人无不叹服杜甫观察事物的细致,遣词炼字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