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艇为什么能在水中上下沉浮呢?因为它的两侧有水舱。充水时潜艇下降;排水时潜艇上升。排水靠的是压缩空气。
人们根据沉浮原理成功地制造了潜水艇,这种能在水下作战的舰艇在历次海战中都显示其战斗力,它能下潜离水面深达500米,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续航力,能从水下袭击水面舰船和岸上目标,也能作侦察、布雷和运输等。最初,人们也是将石头或铅块等重物装进潜艇,使潜艇下沉,卸掉石头或铅使潜艇重浮水面,这种潜艇当然不能下潜太深,而且费事,上浮后再要下潜,则又要从岸上取得石头。后来改进了,用浮箱充水取代石头,使潜艇下沉,要上浮时,用压缩空气通入浮箱排水,并可通过调节使艇身周围海水的比重相等就能保持潜艇在水中一定深度,不浮不沉,这种潜艇非但省事得多,而且可以控制潜水深度,自由沉浮。现代又用核动力作为推进动力制成核潜艇,水中排水量达到万吨以上,水下续航力达20万海里,自持能力达2~3月。从原始的潜艇到现代的核潜艇都是以沉浮原理作为基础。然而,早在人类出现以前,许多水中动物已经具有很好的潜水本领,具有令人赞叹的浮箱系统结构。
到海底去,除了要解决沉浮问题外,如何抵抗深海的巨大压力也是要解决的。人平时所承受的大气压力约为每平方英寸15磅,而水下3000英尺深度的压力达到每平方英寸四分之三吨。用作科学考察的美国特里斯特号深海潜艇能下潜35800英尺,那里的压力超过每平方英寸16000磅,仍然有鱼类活动。为了抗压,潜艇的外壳大都采用抗高压合金钢;特里斯特号的乘客舱的外壳厚度达到7英寸。然而,不管是乌贼还是鱼的皮肤与它相比又是显得多么薄,深海潜水艇的沉浮系统没有采用浮箱,而是用一艘充满比水轻的航空汽油的“气船”,它既能沉浮又能抵抗深海的巨大压力,球形的乘客舱连接在“气船”的下面。有一种深海乌贼叫酸浆乌贼,它具有类似深海潜艇所用的“气船”的构造。大多数乌贼的体腔都已退化成围心腔、肾管内腔和生殖腺外面的囊腔等,而酸浆乌贼还存留有真体腔的地方,腔内充满一种比水还轻的含氨液体。这个低密度液体“气船”帮助酸浆乌贼上浮,并起有抵抗深海压力的作用。
潜水艇是一种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潜伏于水中进行活动的军舰。它以其特有的隐蔽性、强大的攻击力、使用的灵活性以及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使海洋战场的作战范围由水面扩展至水下,使海战样式日趋复杂、残酷。
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来自阿基米德定律。任何物体在液体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这个特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当物体重量大于浮力时,物体就下沉;当物体重量小于浮力时就上浮;当物体重量等于浮力时就在液体中悬着。
目前约有50多个国家发行了200多种潜水艇专题邮票,此外还有一些相关的邮戳和邮政用品,从中可以看到潜水艇的发展史。
最初的潜艇
1578年,英国人威廉·伯恩出版了一本关于潜艇理论的书。1620年,荷兰一位名叫科尼利斯·德布雷的物理学家,根据伯恩的理论研制了一艘世界上最早的潜艇。这艘潜艇可装载12名水手,用桨推进。船体用木框做成,外面蒙着涂了油的牛皮,能下潜到水下15英尺左右。船体内装有作为压缩水舱的羊皮囊,下潜时往羊皮囊中注水,上浮时则将水从羊皮囊中挤出。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于1870年出版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中,描述一位印度科学家尼摩船长制造了一艘潜水艇,游弋在神秘的大海,与当时统治印度的英国人作对。在尼加拉瓜发行的1枚邮票上可以看到尼摩船长的潜水艇(图1)。
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出现了用于实战的潜水艇。1776年,美国人戴维·布斯内尔制造了高约2米、外壳用橡木制成、可容纳1人的名为“海龟”的潜水艇。“海龟”曾携带水雷企图攻击停泊在纽约港的英国殖民者的舰艇,虽未能成功,却成为首次使用潜艇携带水雷作战的首例。1900年,美国海军购买了第一艘潜水艇“霍兰”号。这艘潜艇只能乘坐6个水手和1个船长
在潜水艇内部有专门的舱 当需要下沉时就往舱中贮水 当需要上浮时就排空舱中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