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郑燮《板桥题画.竹》全文翻译和主题

2024-12-30 15:21:3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竹》

清代: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译文:竹子一节接一节的生长,长的全是叶子。我不开花,省得蜜蜂和蝴蝶纠缠不休。

主题:这首诗写竹子气节清高,不与白花争艳争香,不惹蜂撩蝶,也借喻作者自己的超脱世俗的亲近自然的为人处世的方式。

扩展资料

郑板桥曾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是的,他一生以竹为伴,他在自家门口种了许多竹子。夏天,他在竹林中放一小床。

躺着看书、赏竹、嗅竹。秋冬,他将竹竿截成小段,做成窗棂,再糊上白纸。风和日暖时,一片片竹影映在窗纸上,宛如一幅天然竹画。

郑板桥曾自述画竹的情景:“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他的这段道出了绘画创作的规律: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即看竹、思竹至画竹。

写作过程也是如此。写作时我们对于感觉到的东西,往往是有所激动而缺乏深刻的理解,这需静观默察、纵横比较和冷静思考,把握其神貌和实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板桥

回答2:

这首诗的全文白话文翻译是一节又几节,上千的枝条积攒着无数的绿叶。我不会去开花,免得找来野蜂与蝴蝶。该诗的主题是吟咏竹,写竹子的生长形态和高洁的品质,也用以形容作者自己热爱自然,超然脱俗的精神。

这首诗是清代郑燮所作的《竹》,全诗原文即: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郑燮不但写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兵权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

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也用以形容作者自己热爱自然,超然脱俗的精神。

回答3:

这首诗的全文白话文翻译是一节又几节,上千的枝条积攒着无数的绿叶。我不会去开花,免得找来野蜂与蝴蝶。该诗的主题是吟咏竹,写竹子的生长形态和高洁的品质,也用以形容作者自己热爱自然,超然脱俗的精神。

这首诗是清代郑燮所作的《竹》,全诗原文即: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竹的生长形态,用以形容竹子节节相连,枝叶茂盛的外观,后两句“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说明竹子一般不开花的习性,不善招蜂引蝶。

通过写竹子清纯的品质,作者在赞美竹子的气节高尚中,还表达了自己热爱自然,超脱世俗,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后世常引用以比喻人端方自重,不招惹是非。

这首诗的作者郑燮(郑板桥)诗词不屑作熟语,擅长画花卉木石,尤长兰竹,一生画竹最多,且在画作上题诗,这首诗便出自《题画竹诗》。

作者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回答4:

写竹子气节清高,不与白花争艳争香,不惹蜂撩蝶,也借喻作者自己的超脱世俗的亲近自然的为人处世的方式。一节又几节,上千的枝条积攒着无数的绿叶。我不会去开花,免得找来野蜂与蝴蝶。

回答5:

清代: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译文:竹子一节接一节的生长,长的全是叶子。我不开花,省得蜜蜂和蝴蝶纠缠不休。

主题:这首诗写竹子气节清高,不与白花争艳争香,不惹蜂撩蝶,也借喻作者自己的超脱世俗的亲近自然的为人处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