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曹丕是个什么样的人

2025-01-01 18:28:3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曹丕是一位绅士

当年曹植争储失败,后来又屡屡醉酒狂悖辱骂监国使者,朝堂之上企图迎合文帝而对曹植落井下石的弹劾数不胜数,曹丕想动他易如反掌,却终究没有下手,反而给曹植加封地,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还和弟弟见面。

不仅对兄弟如此,对待曾经的汉献帝刘协他也做的仁至义尽,他奉汉献帝为山阳公,而且四个儿子全部封侯,等于说汉献帝除了没有皇帝称号,和以前根本没有两样,甚至过得更幸福,毕竟山阳国彻底成了他自己的地盘,所以汉献帝得以寿终,比曹丕还晚死八年,并非上电视剧中演的那样害死了汉献帝。

二、曹丕是一位文学家

虽然曹丕在文学上的成就可能并无其父与其弟那样炫目,但三曹同时位列“建安七子”就说明曹丕也是文采斐然,而且如果单从作品上论,他可能还要胜过老爸和弟弟。

首先他写了中国第一部批评著作《典论》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还创作了28篇赋,其中有序者达到16篇;他写的散文也非常具有文学价值,不仅涉及的题材丰富所含事物面广,而且在体现行情性方面也是情感充沛。

三、曹丕是一位有抱负的政治家

曹丕在位时间不长,只有7年,但却做了几件大事:

1、是严禁宦人干政、宦人为官,最高只能充任”诸署令“,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根源;

2、是集中皇权,曹丕称帝之后,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还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

3、是全力整肃朝纲,颁布《日食勿劾太尉诏》,摒弃无辜归咎股肱大臣的弊端;

4、是继续推行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稳定社会秩序;

5、是下令恢复太学,设立九品中正制,缓和了和世家大族的矛盾。

扩展资料:

曹丕(187年-226年),曹操与卞夫人生的长子。魏国的开国皇帝。曹丕在我国历史上声名赫赫,成就主要是在文学上,与其父亲及弟弟曹植并称“三曹”,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的“建安文学”,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

在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曹丕逼迫汉献帝让出帝位,结束汉朝400余年历史,建立魏国。

曹丕建立魏国后,执政七年间,专注于内政,他和其父亲曹操一样,知道治国安民,人才是头等重要的,他下令广征天下德才兼备之士。同时,他大修孔庙,恢复太学,设立“春秋谷梁”博士,为国家长久之计。曹丕还接受东汉末年后妃及外戚专权乱政的教训,他立下规矩:后妃不得干政,群臣有事不得上奏太后,后宫亲属也不得出任辅政。

曹丕对国政打理的非常好,可是他对自己的兄弟藩王们却控制的极为严格。他封给兄弟们的郡地大多贫瘠,人口稀少,军力极弱,并设专官监督。还不准他们私自聚会,出猎也不准离开首邑三十里。他的弟弟任城王曹彰,智勇双全,被曹丕趁机毒死,气的其母亲大骂他,并说敢动曹植的话,就和他拼命。之后曹丕没有再谋害别的兄弟,只是一直严加防备。由于曹丕自残手足,使自己成了孤家寡人,给以后的司马父子的篡权留下了机会。

东汉末年的战事频繁,老百姓们生活的水深火热,曹丕在称帝后立即实行与民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鼓励生产,他统治的中原大部居民都能够安居乐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丕

回答2:

文武双全,工于心计

回答3:

0斤穿斤斤计较的人?孩子们都得有时间就去找你了一起回的头?

回答4: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东汉末年最大权臣曹操的儿子。
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魏国。
曹丕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建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号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特别点出:曹丕的一些措施体现了他在政治上的才能,然而在军事才华上他远不能和父亲曹操相比,率三十万大军南下伐吴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

为政举措
编辑

政治
政治体制
在即位魏王之初,曹丕便出台两项新政:
第一项新政是废除中常侍和小黄门,改设散骑常侍,散骑侍郎两种官职,定员各四人,同时又宣布:严禁宦人干政、宦人为官,最高只能充任”诸署令“,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根源。为了传之久远,他还依照”国有大事则镂于金版“的古训,命人把上述政令镌刻在金属的简策上,然后珍藏于石室之中。[24]
第二项新政是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称帝奠定基础。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垄断。
曹丕于黄初元年(220年)果断称帝,结束汉朝四百年统治,开创士族政治之先河。登基之后,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25] 削夺藩王权利,曹魏藩王的封地时常变更,没有治权和兵权,举动受到严格监视,形同囹圄。这个政策虽然吸取了汉朝诸侯国作乱的教训,却留下隐患,导致宗亲势单力薄,日后无力阻止外臣夺权。
同时,曹丕整肃朝纲,于黄初二年(221年)颁布《日食勿劾太尉诏》,以革除无辜归咎股肱大臣的弊端;次年(222 年)颁发《禁诽谤诏》和《百官不得干预郡县诏》,以改变相互诬告与朝臣颐指的世风。
消除割据
此外,曹丕在位时,还假借征吴之名,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汉末以来,青、徐一带存在着以臧霸、孙观等为首的割据势力,他们虽归顺曹操,却拥有独立的地盘和兵力,曹操不得不对他们采取羁縻政策。曹操刚死,在洛阳的青、徐兵就发生骚动,曹丕采取抚而不讨的策略,稳住了他们,控制了局面;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以孙权不纳质子为由,三路伐吴,借机剥夺了臧霸的兵权;黄初五年、六年(224年、225年),曹丕两次亲自督师伐吴,均止步于广陵,未与吴军交锋,却平息了利城兵变,彻底解决了青、徐的隐患。因此后世推测,曹丕亲征的真实目的不是伐吴,而是以此为幌子不声不响地平定青、徐割据势力,充分表现出他作为政治家的小心谨慎又不失坚决果断的素质。[26]
史学家田余庆评价说:“曹丕在广陵之役中最终解决了青徐豪霸割据一方的问题,增进了魏国的稳定,巩固了北方的统一,可以说是他在位七年中的一件可以称说而又被人们忽略了的政治大事……广陵之役解决了青徐问题,使东方归于一统,魏国国势更加强大起来”。[26]

经济
在经济方面,曹丕继续发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稳定社会秩序。黄初末,魏国国库充实,累积巨万,基本解决战争造成的通货膨胀问题。同时,采取战略防守,恢复生产。除禁令,轻关税,禁止私仇,广议轻刑,与民休养,使北方地区重现安定繁荣局面。[27]
曹丕提倡节俭、薄葬,下诏禁止厚葬、淫祀。预作《终制》。
军事
曹丕在位六年,统治期间,曹魏国力进一步增加,版图得以扩大。
经济
在经济方面,曹丕继续发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稳定社会秩序。黄初末,魏国国库充实,累积巨万,基本解决战争造成的通货膨胀问题。同时,采取战略防守,恢复生产。除禁令,轻关税,禁止私仇,广议轻刑,与民休养,使北方地区重现安定繁荣局面。[27]
曹丕提倡节俭、薄葬,下诏禁止厚葬、淫祀。预作《终制》。[27]

文化
重视文教、礼乐
名人评价:

曹植:祥惟圣贤,歧嶷幼龄。研几六典,学不过庭;潜心无妄,抗志清冥。才秀藻朗,如玉之莹。
毛泽东:曹丕也是他儿子,也有些才华,但远不如曹操。曹丕在政治上也平庸,可他后来做了皇帝,是魏文帝。历史上所称的‘建安文学’,实际就是集中于他们父子的周围。一家两代人都有才华、有名气,在历史上也不多见哪!

回答5:

人物简介
  
  魏文帝曹丕, 魏朝开国皇帝。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建安文学代表者之一。是三国时代第一位皇帝,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汉中平四年(187年)冬,曹丕生于谯。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年仅八岁,即能为文。建安十六年(211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
  延康元年(220年),魏武帝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为魏王、丞相、冀州牧,他积极调节曹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果断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称帝奠定基础。当年十月,立刻逼迫汉献帝禅位,登基为大魏皇帝。定国号为大魏,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定都于此。曹丕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下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限制了宦官的权力;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提倡节俭、薄葬,预作《终制》。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垄断。
  曹丕的一些措施体现了他在政治上的才能,然而在军事才华上他远不能和父亲曹操相比,率三十万大军南下伐吴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但他的文学有相当高的成就。是中国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生平简介
  曹丕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曹操逝世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代汉称帝,终结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改国号大魏,为魏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时代中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后刘备伐吴时,孙权假意向魏国称臣,曹丕大喜,封孙权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没有同时联合蜀汉攻吴国。因为一旦攻打吴、蜀任意一国,那么吴蜀势必再次结盟,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可以说曹丕选择了最有利的方法。刘备被孙权打败,孙权随之与曹丕反目。曹丕大怒才起兵伐吴国,结果被孙权的大将徐盛火攻击败。回洛阳后,曹丕大病不起,临终托付曹叡于曹真、司马懿等人,终年四十岁。
在位年号
  黄初(7年)220—226
为政事绩
  曹丕在位时间只有短短七年,虽然不出彩,但还是兢兢业业做了很多事的。
  或许有的好有的坏,但既然是他做的便应当被记录下来。
  1,重视文教。221年,下令人口达十万的郡国每年察举孝廉一人。同年又重修孔庙,封孔子後人为宗圣侯。224年恢复太学,设立春秋谷梁博士。
  2,修复洛阳,营建五都,推广儒学文化。
  3,采取战略防守,恢复生产,与民休息。
  4,发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稳定社会秩序。黄初末,魏国国库充实,累积巨万,基本解决战争造成的通货膨胀问题。
  5,创立九品中正制,果断称帝,结束汉朝四百年统治,开创士族政治之先河。
  6,巩固中央集权,限制后党权利,削夺藩王权利,建立防辅制度。强化中书省,发展校事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