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临近鄱阳湖。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唐贞观十三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被封于山东滕州,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阁楼名曰“滕王阁”。唐显庆四年,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恒的经典。
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
扩展资料:
楼阁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建筑,这和塔是有些区别的。塔是从域外传来的,源发地在印度。在我国的古文言里,“楼,重房也”;“阁,楼也”。楼指两层以上的房屋,而阁则多指建于一种类似城墙上的两层以上的房屋。细观滕王阁的格局,这一点是轻易能够区分开来的。
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称“长江三胜”。历史上都曾数度兴废。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仅只有岳阳楼孑遗。独滕王阁遭厄为最,历经唐、宋、元、明、清,兴废更迭,先后修葺达28次之多。这在世界建筑史上绝对是个异数,独一无二。
岳阳楼是长江三胜中,唯一保持了原貌的一座古建筑,其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汪曾祺登临之时,大加赞赏,以其高才,不避其他,写下了与范仲淹同题之记,并对滕王阁、黄鹤楼的不存于世,内心极度同痛惜。
滕王阁在长江的支流赣江边上。
八年之前的初冬之际,我自井冈山感慨而返,为了夙愿,专门造访了滕王阁。站在滕王阁五层高台之上眺望赣江缓缓而流,我于内心里不觉默诵起了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了,深深感动于序中的首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豫章、洪都均是南昌旧称)。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静默良久,突然敏感地认为,自古人们更多地将长江三胜称之为“江南三大名楼”,更为贴切。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滕王阁
鄱阳湖。
鄱阳湖
鄱阳湖
滕王阁在历史上有几处,其中最知名的是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今天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四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呵成,写下这篇千古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王勃作序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西江第一楼”之誉。1300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8次,可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
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步入阁中,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在第一层正厅有一幅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令人叹为观止。第五层是凭栏骋目的最佳处。进入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