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__移步换形___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为__定点特写___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__比喻__辞格,摹形状貌,形象逼真
2.作者为什么将这个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____因为这个小水潭完全是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石潭溪水的流向是怎样的?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在潭的哪个方位
小石潭的溪水是由西南流向东北;作者观赏景物时站在小石潭的东北方向;依据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
1.移步换景 定点细视 比喻
2.因为“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岩。
(1)文中总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是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2)文中既写鱼又写出了水的特点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说明小石潭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写潭中静态的几句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5)写岸势峭拔多姿的句子是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与“伐竹取道”上下文相呼应的两句是隔篁竹四面竹树环合
1
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
皆如空游无所依
2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起源
3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
寂寥无人
5
潭中鱼可百许头
6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俶而远逝,似与游者相乐
7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