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以往单纯地以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题的提出 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涵盖了两种含义。即广义和狭义。从广义上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同时也包括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养成教育为归宿的学习活动,它实现了知识、能力、态度的三位一体,极大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深层内涵;它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它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台阶。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挖掘生物学科中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信息; 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模式; 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与生物教材相对应的各阶段研究性课题等。 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 基本原则: 全员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名学生都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综合性原则: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系统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学习从学科的学习带向综合的学习,综合应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期有所收获。 自主性原则: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探索性原则: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学习过程。 研究方法:实验法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学习理论,设计方案。在此阶段中,我们生物组组织教师学习了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去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说到底是学会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自始至终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导”,指导、启导、诱导、疏导,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导演”,而不是讲台上的“演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具体任务是: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标,在生物学科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在此阶段中,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研究教材,挖掘出生物必修本二册书中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大量素材,并组织全组老师在平时的生物教学中进行实施,几乎在每节课中我们都进行了教法和学法的改革,加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使过去的“教会”学生,变为现在的学生“学会”知识。 积极探索生物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问题情境的课堂模式及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我们课题组在网络课、信息技术整合课、复习课、新授课等都普遍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我们还探索出许多适合生物科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开展与教材相对应的各阶段研究性课题的具体实施。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成果,申报验收。 研究成果: 本课题组共写出研究性学习教案120节,论文2篇,挖掘出课本中研究性学习素材62处,另外还搜集了课本外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的大量信息,并应用于生物教学。学生共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3节,教师上研究性学习汇报课2节,有包前辉的《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薛莲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我们体会到,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相比,有如下一些鲜明特点: 学习的综合性 研究性学习并不构建学科知识的篇章节次,也不是简单的把不同学科的知识重叠垒加,而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根本,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对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贯通学科内的纵向联系,还要能够发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到的知识有更深切的体验和感受,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学习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学生不再是一味的倾听教师课堂传授,教师也不再是不管个人喜好对全班学生传授同一内容,而是在确保学生个性自主发挥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位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己来选择所研究的方向,自主地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方式,因此具有开放性。只有开放,才能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只有开放,才能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 学习的独立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的能力,不只是对课堂上教师讲授的书本知识的背诵、理解、掌握、复述的能力。它要求学生能从多种渠道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能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提炼,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能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能规范地撰写科研小报告,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等。 学习的情感性 研究性学习的情感目标的主体,也把重点转移到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和创造精神。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因此,在学习中,学生学会了与各种人群交往和团队协作;在协作中,学生懂得了尊重和欣赏别人的劳动;在研究中,培养了学生处世的计划性和责任心,并且从中体会到了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的深刻内涵,从而更加热爱科学,尊重科学。2、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对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二十世纪末,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上海市启动了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并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这对于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更强调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强调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的、脱离现实生活实际和偏重于知识传授的倾向,构建有助于学生投入社会生活、亲历实践过程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形成对知识主动探究,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顺应时代对学校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尝试对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作了初步的探索。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教学中发现: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加强。所以,备课、上课时我很注重运用提问的策略,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积极投入主动学习。
例如,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参观野生动物园,当时海狮的精彩表演煞是吸引学生。身旁的同学好奇地问我:海狮怎会“听懂”人的话?训兽员为什么不停地给它投食?我说,这是经训兽员长期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投食是不断强化它。对此,学生是比较迷惑的。但当时被海狮的精彩表演一闪而过,一笑了之。不久,在学到“脑的高级调节机能——条件发射”时,我把这个话题提出来,同学们一下被吸引住了,急切想知道是什么道理。我就带着这个问题引入新课,和学生一起探究条件反射的形成机理——强化,将教师要讲授的内容很自然地转化为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从而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又如,我校初中部有一患白化病男生,头发白、眉毛白、阳光下眯起双眼,在校内煞是引人注目。认识该生的高二学生问我:患者的父母均正常,为什么会生出白化病孩子?在学遗传之前,我当初的回答“这是遗传的”,想必同学们是不会满意的。学遗传规律时,通过生活中这一实例的引入,同学们感到,遗传规律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教学这一实例过程中,课堂上提问很热烈,纷纷列举出人类的许多遗传病来。当然,同学们列举的例子,其遗传机理不尽相同:有的属伴性遗传(如人的红绿色盲);有的属染色体畸变(如21—三体综合症),这也为以后的教学埋下了伏笔。让问题进入课堂,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研究性学习,另一方面也能够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提出多元的见解。形成师生互动,学生学得主动,教师也不再苍白地唱“独脚戏”,努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
二、注重实验设计,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实验课的模式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高二《生物》第一册“水分的吸收”这一教学内容前,教材上安排了“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我在教该实验时,除了按教材用30%蔗糖溶液作渗透剂进行实验外,我还设计用5%、10%、15%Nacl溶液;35%、40%、50%蔗糖溶液作渗透剂分别进行分组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探索中自己寻求答案。同学们纷纷跃跃欲试,自己小组所用浓度实验完毕后,各小组间还热烈讨论、交流结果。这节课上,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科学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还如,“生物组织中化学成分的鉴定”、“水质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等实验,都可设计成探索性实验,让学生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原理,从而完成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转化。
三、关注社会热点,重视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当今社会已迈入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许多与人类自身有关的生命科学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映入我们的眼帘:克隆、转基因、神舟号飞船搭载植物种子(基因突变)、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的遗传信息)、癌症、洪水爆发、赤潮(富营养化)、苏州河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环境污染等等。我很重视这些信息的来源,平时做一个有心人,自己或布置学生做一些生物学知识方面的剪报、做一些文摘卡片等,讲课时适当穿插,引出话题或展开讨论,学生感到有现实感,教师上课也不再感到空洞无力。另外,我还结合当地实际,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如《人民将水质污染的原因和建议》、《海洋鱼类资源的现状与思考》等,同学们通过调查、实验研究、查阅文献等方法,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拓展、延伸了生物学的教学空间。
通过教学反思,我感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的情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是当前基础教育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当前二期课改中革命性的改革,这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但是,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并不是对立的,它们各自适应了教育中继承与发展的两种不同的需要,应当将两者恰当地应用于教学中,改变教师灌输式的教和学生接受式的学的现状;同时,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时须不断收集信息、积累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非常值得认真书写的学习报告
联系我吧。可以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