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错http://www.rongshuxia.com/
感悟文学
也许,从小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可否认,我喜欢文学。
佛经上说:“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我们或许能在文学这棵小花上采撷到几许乐趣,如同我们看日出,看眨眼的繁星,看苍茫的云海;如同我们听鸟语,听虫鸣,听晚风的呼啸,听阿瑞尔的歌声……
总以为自己太浮躁,也许现在是穿着牛仔裤与天空比蓝的年少岁月,也许是口吹泡泡糖满不在乎地在大街上晃荡的无知岁月,也许是还能在年长者前炫耀一串朗朗笑声的欢乐岁月。不知不觉,飞扬跋扈的青春已一点一点地蚀去,唯有文学是永恒的。
君不见,屈子泽畔行吟,魏武观海遗物遗篇,陶公问津桃源,东坡赤壁作赋。君不见,范蠡五湖泛舟,达摩一苇渡江,宗泽三呼过河,苻坚投鞭断流……
这,正是文学的生命力,若不然我们无从知晓。但,文学的魅力何止于此,托尔斯泰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和世界同构,他的文章也许大于历史,就像圣经一样!所有的聂赫留朵夫们都在新的潮流中忏悔,以求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当我们知道O·帕斯企图把荒古当作未来的时候,他的诗就成了光!纯粹和透明使他摆脱文明的虚幻。《约翰·多恩》关于爱情的奇思妙想被海明威引在《丧钟为谁而鸣》这部小说的扉页中的一段是著名的圆规比喻:我们就这样你是那固定的一点/当我远行/你侧身倾听/你的坚定使远行围绕了固定的中心/使起点成为终点/而终点又成为启程(《告别辞》)。真的,很难想象十七世纪那个晨雾迷茫的码头,多恩站在船上,他的恸绝的妻子安妮眷恋难舍的场景。多恩的诗几百年来仍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沉沉的一隅,很难拈量,有谁的言语可以达到多恩以文学表达的情感深度。
人生是一本充满哲思的书,文学亦然。深邃的伍尔夫渴望“一间自己的屋子”用来进行她平静而客观的思考。作为书虫 ,我渴望拥有一间充满书香的小屋,以安顿自己醉醉醒醒的灵魂。叶芝说,“当你年迈,头发灰白;当你睡意昏昏,在炉火边打盹,那么就请取下这部书,慢慢读来,回想起你过去眼神的柔和,流连沉思,在逝去的光阴流水中驻足……”。文学是你心中的一份寄托,一盏明灯。当你走遍所有的大地方,不妨在这块属于自己的文学芳草地驻足,这里是你的精神家园,是你的栖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