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后记和尾声?有什么区别?

2024-11-28 23:54:2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区别一、释义不同:

1、后记:是指写在书籍或文章之后的文字。有时作者故意用后记的形式对某个问题提出引人深思的看法,让读者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2、尾声:文学作品的结局部分。大型乐曲中乐章的最后一部份。

区别二、使用的原因不同:

1、后记:只是对文章中心的升华。可以在最后用一个自然段来表达中心,而不一定用后记。有时用了后记反而显得文章过于累赘。

2、尾声:是因为在中小型歌曲中,同前奏、间奏相比较,运用尾奏的机会较少,但歌曲的结尾部分却是十分重要的,古人作文就有“凤头”、“豹尾”的说法。

扩展资料

一、后记的反义词:引言 [ yǐn yán ] 

写在书或文章前面类似序言或导言的短文。

二、尾声的反义词:序幕 [ xù mù ] 

文学作品情节的组成部分之一。原指某些多幕剧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一般是介绍剧中人物和剧情,或预示全剧的主题。后也用来指小说、叙事诗等文学作品在矛盾冲突尚未展开之前,对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及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所作的交代或提示。

回答2:

后记postscript
  写在书籍或文章之后的文字。多用以说明写作经过,或评价内容等,又称跋或书后。唐代韩愈作《科斗书后记》便有后记之称。古人多用书某书或某文后这一题名,如宋代欧阳修即有《书梅圣俞稿后》,曾巩有《书魏郑公传后》,王安石有《书李文公集后》,都以书后为题。偶或用读某书或某文后题这一名称,如唐代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便名之读后题。后世所谓题跋,都是后记。后记实际是列在书后的序文(见序),但与序文稍有不同。其差异之处在于后记或跋,篇幅往往小于序,在内容方面往往不需如序说得那么全面,体制规模也都小于序文。
  如何写后记:
  写完一篇文章后,如果要有补充的或遗漏的问题,都可以用后记的形式。有些采访性的或新闻性的文章,在事后有了新的发展而又不便单独介绍的,都可以后记的形式加入文章。既能丰富文章内容又不耽误出版,两全其美。
  有时作者故意用后记的形式对某个问题提出引人深思的看法,让读者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有题记不一定要有后记。后记只是对你的文章中心的升华。你可以在最后用一个自然段来表达中心,而不一定用后记。有时用了后记反而显得文章过于累赘。

尾声  戏曲音乐名词。 连曲体的结尾部分。 散板收尾,也有用曲牌的, 如[赚煞],[煞尾]。 京剧全剧结束所用尾声,系套用昆曲的。 尾声可分段演奏,羽调式。 京剧中另有一种大尾声。 在E尾声基础上, 后半段旋律趋高, 以徽调式收束。 显然这是适合板腔音乐及调式的需求。南曲,北曲的套曲中的最后一支曲子,每出戏结束时用唢呐吹奏的曲牌。大型乐曲中乐章的最后一部份。文学作品的结局部分。至某项活动快要结束的阶段。
  ①叙事性文艺作品情节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叙事性文学作品(如长篇小说等)中都是作品的最后一部分,交代结局。在大型戏剧作品中,指末一幕后的一场戏。文艺家根据其创作意图和结构的需要,在故事结束后。另写一节或安排一场作为尾声,用以交代人物的归宿、事件发展的远景或表现作者的一些思想愿望。尾声经常同序幕相呼应。
  ②在戏曲中,泛指诸宫调、唱赚、杂居、传奇等脚本里大多数套曲中的最末一曲。北曲部分宫调中都有以《尾声》为名的曲牌,字数大致相同;另有些曲牌专作尾声只用,如《赚煞》、《煞尾》等。南曲宫调都有《尾声》曲牌,字数亦大致相同,均系十二板,故又名《十二时》,也有称为《情不尽》、《意有余》、《余文》、《余音》的。戏曲乐队在没出戏结束时随吹乐曲,也叫《尾声》。
  ③在音乐中,指乐曲的结束部分,用以引申未尽之意并加强结束感;但在大型乐曲中快板乐章的尾声,常带有发展而形成曲终的高潮,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尾声。

回答3:

尾声是故事结尾 后记是作者在文章的末尾写出对这篇文章的心得 或者是写这个文章时的发生背景啊,经历啊什么的

回答4:

后记是文章结束后附加上的评论或总结!
尾声却是文章高潮后的结局或总结性承前启后性文段!
说白后记是独立于文章后的语段!

回答5:

尾声:即是要结尾的部分。
后记:是结束之后的总结和介绍。
简单说就是未结束和已结束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