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是指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
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三国又叫三国时期,是因为当时天下由“魏、蜀(汉)、吴”三个势力所建立。
延康元年(220),曹丕自立称帝,因其姓曹,后世称之为曹魏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到咸熙二年(265年)曹奂禅位于司马炎,享国46年,主要控制北方九个州(长江以北),势力最为强大。
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为表示自己政权合法性国号仍沿用汉,因其控制范围在益州一州(蜀地),故后世称之为蜀汉或简称蜀。蜀汉势力最为弱小,炎兴元年(263)刘禅投降邓艾,享国43年。
建兴元年(229),孙权正式称帝,建立孙氏政权国号吴,因其姓孙,故称孙吴,又因其控制扬州、交州、荆州等江东地区,又称为东吴。
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派王濬于益州大造船舰,以羊祜镇守襄阳与镇守江陵的吴将陆抗对峙。在264年孙皓即位后 ,交州(约今广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
两年后吴军意图夺回但被晋将毛炅击败。269年孙皓以虞汜、陶璜及李勖等人分陆海两路会师合浦,至271年方夺回交州。279年,修允部属郭马于广州(约今广东省及广西省)叛变,孙皓先后派滕循、陶浚、陶璜等多方围剿方平定。同年晋军率大军南征,吴国岌岌可危。
东吴重臣陆凯及陆抗相继去世后,晋将羊祜提议伐吴,但遭贾充反对而作罢 。279年西北之乱始平,王濬、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认为西北未定而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十一月大举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
他以贾充为大都督 ,上游王濬唐彬军、中游杜预胡奋王戎军、下游王浑司马伷军多路并进。280年一月孙皓急任丞相张悌率沈莹、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但皆战败而亡。而王濬军沿长江配合其他晋军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寻阳等地,杜预也夺下荆州南部。
三月十五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时期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
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扩展资料
三国:他是真正开启三国时代的人。
中平六年(公元189)汉灵帝死,汉少帝刘辩继位,外戚何进辅政。刚刚经历了黄巾起义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已经开始摇摇欲坠了,为了维持大汉的统治,朝廷不得不依靠:宦官,外戚,地方军阀。三者来维持统治,在中央的宦官和外戚的争夺随着汉灵帝的死而愈演愈烈。
最后何进因为觉得自己在京的势力不足以解决长期盘踞在宫中的宦官团体,因此不顾其他人的反对,密诏凉州军阀董卓进京以铲除在权力上与自己争斗不休的宦官集团。
董卓本就是一个野心家,他在地方不停的招兵买马,并且不听从中央的调令,一心为自己的争权夺利做好铺垫,而只能称雄一方对他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正是这次何进招他进京使他有了名正言顺进京的机会于是野心家--董卓开始了他人生的巅峰之途,也是使他掉入深渊的一次权力之争。
何进与宦官集团的争斗日益剧烈,而随着董卓的开赴京城使何进稳操胜券,这一切使宦官集团大为震惊,因此通过假传圣旨的方式讲他骗进宫中然后杀死,何进手下的袁绍等人又反将宫中的宦官集团杀光,两者两败俱伤,而就在这关键时刻。
一直在边走边观望董卓到了洛阳,面对宦官集团已经覆灭,外戚集团首领何进身亡并且集团元气大伤的局面,董卓开始了他的争权夺利的路途。
首先他把反对自己的人和势力全部除掉:重金收买丁原的大将吕布,使其杀了丁原,并且收拢了丁原的人马,逼走袁绍等人,在朝廷中,谁敢反对他就会被他铲除以最后达到他的最终目的: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帝,自己把持朝政,登顶权力的巅峰。
当时天下并不是只有董卓一个军阀野心家,董卓的进京把持朝政使各地方军阀极度不满和嫉妒,而董卓又太过狂妄残暴,惹得天下人怨沸腾,最终各路军阀势力联合起来,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虽然在依靠中央财政和大权后势力得到飞速增长。
并且成为天下第一势力,但是面对群雄围困的局面,他也不得不避其锋芒,迁京长安,并且焚毁了洛阳,当洛阳的火光照亮天空的那一刻,就标志着东汉政权几百年的统治实际上已经土崩瓦解了,董卓的残暴不仁终结了帝国的统治,开启了另一个时代:军阀混战。
董卓西迁后标志着中央权力的彻底凋零,皇帝不过成为了一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天子那样的名义上的领袖。董卓原本仅是一个把持朝政的权臣,而换帝,西迁,则使他转身成为了朝廷真正的主人。
董卓离开了几百年来就是统治中心的洛阳,而个路军阀在面对如此情形下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面对现实利益的需要开始分化瓦解,最后彻底分散开来,各自开始互相攻击。
没有了朝廷的概念的个路军阀开始撕开忠君仁义的假面具,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不停的扩张。最后经过多年的重组兼并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卓
220年~公元280年。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
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扩展资料
三国政权的建立,首先在于海量的人才。即使薄弱如刘备,在其一代,人才也堪称济济,与孙权不遑多让。
当然,家庭强大的背景,亦有极大促进作用。曹魏除曹操个人能力卓绝之外,亦得益于曹氏的多年积累。曹操出仕、陈留起兵,均有家财作背书。而且,家族输出大量人才。曹魏的18位武将,有8位来自曹氏家族,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
蜀国先亡,有三大原因:一是综合国力最弱,难以持久,战争需要经济作后盾。二是征伐最多,诸葛亮七出岐山,无功而返,未能以战养战。三是政权的融合度差,刘备政权的寒门特点,始终未与益州士族豪强有效合作,内忧外患并存。
但最关键的因素,蜀国后期的人才匮乏。诸葛亮之后,文臣蒋琬、董允等人勉力而为,自此后续无人。魏延之后,武将仅余姜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便是此写照。
反观彼时曹魏,司马昭、邓艾、钟会、文鸯、羊祜……每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强者恒强,弱者更弱,悬殊鲜明,焉能不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东汉末年,由于赤壁之战奠定基础.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费掉汉献帝,自称黄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孙权在229年称帝.
280年,西晋军队灭掉吴国,结束了三国的分裂局面,统一天下. 采纳吗?
1、三国时期是东汉末年、晋朝之前的这段时期。
2、简介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孙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所统治地区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至此三国鼎立格局正式形成。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中国历史进入晋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