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优先”的原则?

2025-02-01 07:52:1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国际礼仪通则——女士优先

2007-08-26 本文访问次数:326

     所谓“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则,它主要用于成年的异性进行社交活动之时。“女士优先”的含义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而自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保护妇女并且想方设法、尽心尽力地为妇女排忧解难。倘若因为男士的不慎而使妇女陷于尴尬、困难的处境,则意味着男士的失职。男士们唯有奉行“女士优先”,才会被人们看作是有教养的绅士,反之,在人们眼里则会成为莽夫粗汉。

  讲究“女士优先”,并非说明妇女属于弱者,值得怜悯、同情;也不是为了讨好妇女别有用心。从根本上来说,之所以提出“女士优先”的要求,是因为妇女乃是“人类的母亲”。在人际交往中给予妇女适当的、必要的优待,实际上就是要表达对“人类的母亲”所特有的感恩之意。

  在国际社会活动的具体实践中,运用“女士优先”的原则,在人们的交往应酬中已逐渐演化为一系列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做法。

  (一) 适用范围

  在国际社会交往中,虽然“女士优先”原则早已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它仍然存在于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只有在其适用范围之内,“女士优先”原则才会生效。一旦超出其特定范围,“女士优先”便不起任何作用。在确定“女士优先”原则的适用范围时,关键是要掌握其地区差别、场合差别与个人差异。

  1. 地区差别

  “女士优先”主要通行于西方发达国家、中东欧地区、拉丁美洲地区以及非洲的部分地区。在这些国家、地区范围之内,一名对“女士优先”原则一无所知的成年男士在其交际应酬之中必将四处碰壁。可是,一旦到了阿拉伯国家、南亚地区、东亚地区,尤其是在以崇尚传统文化而著称的一些东方国家里,讲究的却是“男尊女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那里的人士对“女士优先”并不买账。

  2. 场合差别

  即使在讲究“女士优先”的国家,人们也并非不区分具体的场合而时时处处都讲究“女士优先”。根据惯例,只有在社交场合中,讲究“女士优先”才是最为得体的。在公务场合中,人们普通强调的是“男女平等”。此时此地,性别差异并不为人们所看重,因此就没有必要讲究“女士优先”。至于在休闲场合中,“女士优先”则讲究亦可,不讲究亦可,悉听尊便。

  3. 个人差异

  “女士优先”原则提醒每一名成年男士,在需要讲究“女士优先”之时,应对当时在场的所有妇女一视同仁。从原则上讲,“女士优先”的适用对象,应包括所有成年妇女在内。但在实践中,必须注意:即使在传统上讲究“女士优先”的国家里,仍有一些人并无此种讲究,甚至对此颇为反感。最具典型意义的当推所谓“女权主义者”。她们提倡“女权”,要求“男女绝对平等”,认为“女士优先”是歧视妇女行为的一种表现。

  (二) 行为方式

  “女士优先”是非常讲究行为方式的。离开了种种具体的行为方式,“女士优先”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社交场合贯彻“女士优先”的原则时,需要兼顾四个方面。

  1. 尊重妇女

  在正式的社交场合里,男士必须对每一名成年妇女无一例外地给予应有的尊重。尊重妇女乃是“女士优先”原则的第一要旨。

  2. 照顾妇女

  在必要男士应给予妇女以必要的照顾。照顾妇女一要注意具体时机是否适当;二要讲究两厢情愿。在任何时候,男士所给予妇女的照顾都不应当强加于人。

  3. 体谅妇女

  在正式的社交场合中,任何一名具有良好个人教养的男士,都应当给予妇女必要的体谅。体谅妇女,在此特指男士应当善解人意,应当善于设身处地地替妇女着想,并且善于谅解妇女。

  4. 保护妇女

  在必要时,男士应当挺身而出,主动保护妇女。保护妇女的本意,是男士应采取主动行动,不使自己身边的妇女受到伤害。

回答2:

No.1 进出门的时候,男士要为女士开关门

No.2 在女士面前,男士不可以吸烟

No.3 当女士落座或起立时,男士要主动为女士移动座椅

No.4 当女士更换外衣外套时,男士可提供必要协助

No.5 当女士在室外行走时,如果手提重物,男士应主动上前帮忙

No.6 当女士遭遇尴尬或难堪时,男士要主动出面,为女士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