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诗歌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2024-11-25 15:22:1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明代诗歌的特点 明诗有三个显著特点:
  ①形成的诗歌创作流派较多。除了具有重大影响的全国性流派前七子、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之外,历朝还有许多地域性的小流派。这种现象显然与明代文士喜结诗社的风气有关。
  ②面对正统诗文的衰微,明代诗人提出了不少诗歌创作方面的理论主张。比如,高启认为要“兼师众长”;李东阳认为要分辨诗体的声调音节;前后七子主张要学习汉魏盛唐,提倡复古;公安派则主张要“独抒性灵”等。这些看法均有一定道理,涉及诗歌创作如何学习前人、如何掌握诗体特点、如何表现诗人主体感情等问题。但是,他们中大多数人提出的理论主张却有如下共同弱点:一是将其认识到的部分真理强调过分,缺乏应有的辩证态度;二是不能正确总结汉魏盛唐以至宋元以来诗歌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三是没有找到提高诗歌创作水平的关键因素,即应到现实生活中寻求诗情。所以,这些理论主张都未能挽救正统诗文的衰微,反而将诗歌创作引向更深的危机。
  ③明代诗歌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既不如唐诗,又逊于宋诗。这里固然有八股取士,使“明代功名富贵在时文,全段精神,俱在时文用尽,诗其暮气为之”(吴乔《答万季□诗问》)等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诗人创作指导思想上存在偏颇。前后七子的模拟成风,公安派的诗意浅露,竟陵派的诗境狭小,都是诗人不能深刻认识生活的重要性而结出的苦果。

回答2:

明朝诗歌的风格特点:

1、创作流派多
形成的诗歌创作流派较多。除了具有重大影响的全国性流派前七子、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之外,历朝还有许多地域性的小流派。这种现象显然与明代文士喜结诗社的风气有关。

2、明代诗提出诗歌理论主张
面对正统诗文的衰微,明代诗人提出了不少诗歌创作方面的理论主张。比如,高启认为要“兼师众长”;李东阳认为要分辨诗体的声调音节;前后七子主张要学习汉魏盛唐,提倡复古;公安派则主张要“独抒性灵”等。这些看法均有一定道理,涉及诗歌创作如何学习前人、如何掌握诗体特点、如何表现诗人主体感情等问题。但是,他们中大多数人提出的理论主张却有如下共同弱点:一是将其认识到的部分真理强调过分,缺乏应有的辩证态度;二是不能正确总结汉魏盛唐以至宋元以来诗歌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三是没有找到提高诗歌创作水平的关键因素,即应到现实生活中寻求诗情。所以,这些理论主张都未能挽救正统诗文的衰微,反而将诗歌创作引向更深的危机。

3、明代诗广度和深度
明代诗歌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既不如唐诗,又逊于宋诗。这里固然有八股取士,使“明代功名富贵在时文,全段精神,俱在时文用尽,诗其暮气为之”(吴乔《答万季墅诗问》)等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诗人创作指导思想上存在偏颇。前后七子的模拟成风,公安派的诗意浅露,竟陵派的诗境狭小,都是诗人不能深刻认识生活的重要性而结出的苦果。

明代诗:
在将近300年的明代历史上,诗歌总的来说是相当繁荣的,无论诗人或诗作的数量,都超过前代。但是明代诗歌发展的道路是很曲折的,呈现复杂的状况。
明代诗歌的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六个时期。1、为明初洪武、建文年间。2、为永乐至天顺年间。3、为成化至正德年间。4、为嘉靖、隆庆年间。5、为万历、天启年间。6、为崇祯及南明诸王年间。

明朝(1368年―1644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276年。

诗歌: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回答3:

明朝诗歌
明代诗歌的成就远不如唐宋时期,也比不上后来的清朝。但这一时期,流派林立,诗坛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景。
明初文臣宋濂、刘基、高启都是当时重要的诗人。他们才华过人,又都有政治抱负,诗作大多内容充实,具有特色。明成祖时期,文坛占统治地位是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这三人先后担任过大学士(宰相),影响很大,致使这种雍容典雅、思想平乏的诗体风行了一百年左右。台阁之后,有影响的诗人是李东阳,他亦官至大学士,地位显赫,主持诗坛,颇有影响。由于他是湖南茶陵人,以他为首的一派诗人,称作茶陵派。李东阳仍未脱台阁体窠臼,强调宗法杜甫,注重诗歌法度。
明代中叶,一些士大夫对台阁体不满,强烈要求改变当时文风。出现了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复古来创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万历年间,文坛上又活跃着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其复古倾向愈发明显,诗歌缺乏个性。
万历年间,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倾向,主张文学作品应该抒写性灵,所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公安派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创作方面,不过诗歌亦颇有可观着之作。与公安派同时反对拟古倾向的作品尚有钟惺和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他们的创作主张与公安派相似,成就逊于三袁。
明末政治斗争尖锐,民族危机加深,这时出现了一些以天下为已任的爱国诗人,以陈子龙和夏完淳是这些人的代表。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节,情感诚挚动人,具有较高价值。

回答4:

1.前期
台阁体: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诗。其倡导人号称“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台阁重臣”,故称其诗为“台阁体”。它的出现,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倒退,因为它只追求所谓“雍容典雅”,全是歌功颂德向皇帝拍马屁的内容,毫无创新,毫无生气,比宋代的“西昆体”影响更坏。
约永乐至成化年间形成的“台阁体”,体现了洪武朝以后一段长时期里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并作为典范而广泛地影响文坛。其主要人物是“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先后都官至大学士,而同时期大多数高级官僚的创作都可以归属这一流派。其形式以诗歌为主,散文也可以包容在内。
茶陵派:从成化到弘治年间,台阁体诗文创作趋向衰落与消退,这一时期对文坛有着重要影响的则是茶陵诗派。茶陵派以李东阳为主,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鲁铎、石瑶等人。较强调对诗文独立审美精神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台阁体”及其末流浅弱的诗风。
2、中期
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七子皆为进士,多负气节,对腐败的朝政和庸弱的士气不满,强烈反对当时流行的台阁体诗文和"啴缓冗沓,千篇一律"的八股习气。其文学主张被后人概括为大力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旨在为诗文创作指明一条新路子,以拯救萎靡不振的诗风。他们都怀着强烈的改造文风的历史使命,却走上了一条以复古为革新的老路。
后七子: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1566)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同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汉魏、盛唐为楷模,"谓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较前七子更绝对。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浩大,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
唐宋派:代表人物有嘉靖年间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唐宋派则既推尊三代两汉文章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发展。唐宋派变学秦汉为学欧(阳修)曾(巩),易佶屈聱牙为文从字顺,是一个进步。唐宋派还重视在散文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批评复古派一味抄袭模拟,主张文章要直写胸臆,具有自己的本色面目。
3、晚期
公安派:在晚明的诗歌、散文领域中,以“公安派”的声势最为浩大。本派代表人物是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
竟陵派:明代后期文学流派。以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首,因此得名。倡导一种“幽深孤峭”风格加以匡救,主张文学创作应抒写“性灵”,反对拟古之风。所谓“性灵”是指学习古人诗词中的“精神”,这种“古人精神”,不过是“幽情单绪”和“孤行静寄”。所倡导的“幽深孤峭”风格,指文风求新求奇,不同凡响,刻意追求字意深奥,由此形成竟陵派创作特点:刻意雕琢字句,求新求奇,语言佶屈,形成艰涩隐晦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