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经马拉维湖分为东西2支:东支裂谷带沿维多利亚湖东侧,向北经坦桑尼亚、肯尼亚中部,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入红海,再由红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约旦谷地,全长近6000千米。这里的裂谷带宽度较大,谷底大多比较平坦。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断崖,谷底与断崖顶部的高差从几百米到2000米不等。西支裂谷带大致沿维多利亚湖西侧由南向北穿过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等一串湖泊,向北逐渐消失,规模比较小。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谷底则有呈串珠状的湖泊约30多个。这些湖泊多狭长水深,其中坦噶尼喀湖南北长670千米,东西宽40千米~80千米,是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平均水深达1130米,仅次于北亚的贝加尔湖,为世界第二深湖。
这一巨大的裂谷带是怎么形成的呢?在1000多万年前,地壳的断裂作用形成了这一巨大的陷落带。板块构造学说认为,这里是陆块分离的地方,即非洲东部正好处于地幔物质上升流动强烈的地带。在上升流作用下,东非地壳抬升形成高原,上升流向两侧相反方向的分散作用使地壳脆弱部分张裂、断陷而成为裂谷带。张裂的平均速度为每年2厘米~4厘米,这一作用至今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裂谷带仍在不断地向两侧扩展着。由于这里是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因而多火山多地震。
在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上,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非洲大陆的东部绵延着一条呈南北延伸的巨大“疤痕”,这就是世界上最长最著名的东非大裂谷。
大裂谷北起死海经埃塞俄比亚高原,南到赞比亚河口,全长6000多千米,宽约50-80千米。在最底部有一条宽带状的低地,夹在两边峭壁陡立的高原之间。相对高度约为500-800米。
大裂谷一带的自然景观是非常绚丽多彩的,那里大大小小的湖泊就好像地面上的一长串珍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形状狭长,岸陡水深。
在这些湖中最著名的是坦噶尼喀湖,也是世界上最狭长的湖,它长约670多千米,两岸是陡崖峭壁,那里水晶莹剔透,亮丽无比,湖光山色,幽美迷人。它同时又是世界上第二深湖,水深达到662米。其他还有马拉维湖、大巴列湖等也都是狭长、水深的湖。
大裂谷还处在陆地上一个非常活跃的火山地震带上,那里共有10多座活火山,70多座死火山。宏伟壮观的火山锥就是火山爆发的熔岩流形成的。最近的一次火山爆发是在1978年,在阿法尔地区,火山、地震此起彼伏,几日内地面裂开一米多,熔岩喷涌而出,每小时涌出的熔岩竟达几万吨之多。
科学家们认为东非大裂谷是由巨大的断裂作用形成的,而且还在不断的扩张。据美国,“双子星”宇宙飞船长期观测发现,东非大裂谷北面的红海每年扩张2厘米,北非大裂谷每年加宽几厘米。有关人士曾预测,按照这种速度扩张下去,在2亿年后,裂谷间将会形成一个新的海洋。
干嘛都说的那么专业啊!就是陆海板块间的运动造成的。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间的边界为成长边界,随着时间的变迁,裂谷间将会形成一个新的海洋。
世界坂快移动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