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习资料 主考学校:南京大学 专业代码:2020218《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段) 课程代码: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位课程。 大纲: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高纲1081) 教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叶龙、史振磊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思考 一、领会: 1、关于人的几个基本假设:1)经济人假设(X理论、“性恶说”);2)社会人假设;3)自我实现假设(Y理论、“性善说”);4)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 2、人力资源:是指能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体力、智力)的人口总和。人力资源由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构成。 3、人力资源的特点:1)人力资源是以人为载体的资源;2)人力资源是能动性的资源;3)人力资源具有动态性和时代性;4)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和增值性。 4、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1)初级阶段(以劳动关系改善和劳动效率提高为核心);2)人事管理阶段(以工作为中心);3)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4)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 5、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1)20世纪上半叶,以泰勒为代表的学科管理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指导下形成了现代人事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2)20世纪50年代,德鲁克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将人事管理理论和实践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3)20世纪80年代,比尔等人的《管理人力资本》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飞跃。 6、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1)外部环境的变化①经济环境变化②组织的发展③人力资源成为当今世界竞争的焦点④社会发展与变化;2)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心的变化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的变化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式的变化;3)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指导意义①帮助组织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身的发展,建立适合本组织特征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方法②帮助组织改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方法,使之更加合理,更富有激励作用。 二、掌握: 1、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1)获取;2)整合;3)激励;3)调控;4)培训与开发。 2、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1)取得人力资源最大的使用价值;2)发挥人力资源最大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3、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1)吸引及选聘组织真正需要的各类人才;2)保证所聘人才能在组织内充分发挥所长;3)为人才提供训练和发展机会,使他们不断增强能力。 4、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竞争优势:1)基础性理论模型(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是战略管理领域的概念);2)基于组织运作的静态资源理论模型①角色行为理论②人力资本理论;3)基于组织运作动态过程的理念模型(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观为代表,认为人力资源通过管理过程来获取竞争优势);4)基于组织运作静态资源和组织运作动态过程整合的理论模型①人力资源优势理论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模型。 5、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研究包括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的管理绩效或实践绩效,也包括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企业运营)的贡献绩效;2)从企业整体目标考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保证和增进组织绩效;3)为了充分实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还需进行人力资源绩效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 6、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程序和方式:1)流程①内外环境分析②战略制定③战略实施④战略评估;2)方式①整体式②双向式③独立型。 7、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关系: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战略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所要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面的一种总体规划。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派生于人从属于企业的总体战略,要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就必须明确企业的总体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在其中的位置和作用。人力资源战略必须与企业的基本经营战略、发展战略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可能发最大效用。注:企业战略类型包括:企业的基本经营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别战略、市场焦点战略)、企业的发展战略(成长战略、维持战略、收缩战略、重组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类型包括:诱引战略、投资战略、参与战略。 三、熟练掌握: 1、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1)同素异构原理(同样数量的人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可以取得不同的效果);2)能级层序原理(具有不同能力的人,应配置在组织中的不同职位上,给予不同的权利和责任,使能力与职位相应,组织结构才会相对稳定);3)要素有用原理(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任何要素(人员)都是有用的);4)互补增值原理(将各种差异的群体,通过个体间取长补短而形成整体优势,以实现组织目标);5)动态适应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个体状况与组织结构及外部环境都会发生变化,人力资源管理要适时予以调整,以适应各种变化);6)激励强化原理(以物质和精神满足员工的需求,激励职工的工作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选定行为的过程);7)公平竞争原理(竞争条件、规则的同一性原则,同一性指起点、尺度、条件、规则的统一);8)企业文化凝聚原理(以价值观、理念等文化因素把员工凝聚在一起)。 2、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成:1)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系统;2)基于素质模型的潜能评价系统;3)基于任职资格的职业化行为评价系统;4)基于KPI指标的考核系统;5)基于业绩与能力的薪酬分配系统;6)基于职业生涯的培训开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