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用白话 跟现在人类似 有学问的才用文言文 尤其写字方面 明达则其言略 文化不高的普通百姓说不出多少文言文 如此答案 公以为如何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贵人之言不妄发 发必有中 言不妄陈 陈必有序 故明达者言顺 刚正者言厉 简静者言真 谦恭者言微 执中者言僻 虚诳者言繁 躁进者言妄 卤莽者言粗 愚顽者言钝 阴毒者言而含笑 言之所至 以此验之 其言泛泛 终无所成 其言便便 终不困滞 凡人之言 保乎气 贵乎神 神和则言而有志 与人之言贵乎有信 贵乎有理 谗言勿入耳 邪言勿出口 听言以事察 则言之所以为贵也。
文言文也分很多境界
比如道家道德经
太上,下不知有之 。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辱之
注解 太上 指有道的君王
译文
有道的君王,处事依其自然合乎天道,下面的百姓反而不知道他的存在;
较差点的君王,尽量多办善事受人爱戴,百姓就会亲近称誉他;
再差点的君王,只会作威作福以树立自己的威信,百姓就会畏惧疏远他;
再差的君王,鱼肉百姓祸国殃民,百姓当然就会辱骂进而打到他。
可以对照下各国的总统 日本美国好像最差
再看佛家用字
闻所闻尽 尽闻不住 觉所觉空 空觉极圆 空所空灭 生灭既灭 寂灭现前
见见之时 见非是见 空空之时 空也非空 心如迷时千卷少 智如悟间一字多 色如幻无无无无 法如醒始也空空
字都很简单 意思比较难理解
现代人都跑去学国外的方言了 退化了不少
古人讲话用当时社会流行的口头语。文言文是用文言写的文章,而文言属于古代书面语体,不用做口头交流。口头语也可称为“白话”,但与白话文有区别,白话文是以白话为基础写的文章,比起社会口头语更加严谨、规范和有逻辑性。
我们说的“古人”这个概念太广,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口语。上古(先秦时期)的社会口语,更接近文言。中国最早的文章就产生于这一时期,那时的文人并没有刻意去创造某种语体,而是将当时的社会语言规范化,精炼为书面语言。所以,这个时期的“文言”与“白话”差不多,会识字就能读懂文言文,不识字也能听得懂。
由于民族融合、社会发展,人们的交际口语始终都在变化,乃至口语与文言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到了近古(唐宋以后),人们如果没有接受教育,已经弄不懂文言文了,更谈不上用文言文的语言交流。比如,我们今天读到的古代白话小说,实际上就是当时的社会口语的集中表现。
我们通过影视剧或历史文献看(听)到的古人“讲话”,似乎都很“文”,这与作者使用的语体有关系,他们要么遵守了文言文规则,要么是刻意模仿古代(唐宋以来)的白话。
文言文的语言,除了实词部分,其它规则几乎被凝固,一直保留至今。这对于研究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好文言文,我们就能与古人“对话”。如同英语是横向交流的“公语”,文言文则是纵向交流的“母语”。
古代?多古呢?
先秦时候的口语,就是后代古人的文言文。
看过央视的电视剧《三国演义》没有?诸葛亮的台词,一般都是白话,辩论时便是大段文言文,还有字幕的那种。这便是一例,古人说话时一般都是人话,也就是半文半白,但是正式场合辩论时,大段文言文。
当然,你指望古人完全说现代文,这是不现实的,所谓现代文,也是“五四”之后,经历了一批又一批大师的改进才有了现在的现代文。
古人讲话用的是白话,和我们讲话一样。不过因时代的不同,词汇的运用有差异的。
看朱子语类、元代戏剧里的道白、明代的话本小说到四大名著,里面的都是白话。但差异是蛮大的。
文言文就是古人的“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