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加强大学生公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思政工作者的职责。然而大学生中存在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的不对称现象,它根源于社会、网络、教育以及其自身认识等方面因素,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采取措施重视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对策
关于社会公德的价值涵义,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众多界定。笔者认为:社会公德是社会整体利益的反映,是社会公众普遍认可的公共生活准则,它规范和调节着人际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人们公共生活的道德需要。它的内涵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发生变化。当代社会,社会公德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而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新生的社会主义道德主体,其社会公德素质将影响着未来社会的面貌和状态。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德,是摆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光荣使命。
一、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重要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整个社会的公德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的良好态势。但我们也看到,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道德失范现象: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混淆,如果这些失范现象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必然会影响和谐校园的构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保持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形成人们、特别是新世纪大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和条件。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学生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实践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学生不仅要重视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增强生态意识。落实科学发展观,还要求大学生更新节约观念,努力节约资源,避免和减少资源的低效利用和过度消耗。上述种种具体要求得以贯彻和落实的前提和基础,是大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
(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我们培养学生,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可以理解为综合素质好。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综合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各方面基础素质的增强,而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感则是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中之重,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公德意识,缺乏对自己行为承担一切责任的勇气,那么怎能谈得上全面发展,怎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
二、大学生公德素质的现状分析
(一)“公德认知”与“公德行为”分裂
在学校“大学生公德行为的自我评价”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大学生在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诚实守信、团结友善、遵纪守法五方面的公德认知是好的,但表现在公德行为方面却不那么尽如人意。
(二)“公德小事论”使得社会公德倍受忽略
在调查中,许多同学认为体现在举手投足之间的公德是小事,不足以长篇大论,更不用造大声势。的确,“公德”是“小事”,然而公德是 “小处见大”的小事,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小事。量变和质变的原理告诉我们,“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为善与恶的区分不是以其大小,而是以其性质,善不会因其小而成为恶,恶也不因其小而成为善。如今大学生犯罪率的不断攀升与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弱化不无关系。所以,公德不是小事,如果每个大学生都不把社会公德看作小事,都把“不偷盗、不贪图、不攀比、不撒谎”、“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团结友善、遵纪守法”作为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我想大学生就不会如此频繁的触犯法律。
三、大学生公德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公德行为失范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有社会的、时代的,还有教育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的影响
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但是在社会公德方面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规则不合理、公共生活设施不完备等都会造成公德行为的行为不利或不行为。再加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容易造成大家比较自我的个性,常常是“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