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有吕齐和田齐之分。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吕尚于齐,由于国君姜姓吕氏,故又称吕氏齐国,史称吕齐.
齐国原是姜子牙的封地, 后代国君都为姜氏,史称吕齐。公元前391年,田氏代齐,史称田齐
先秦时期的齐国分为两个阶段:
1、吕齐:
国君为姜姓吕氏,始封国君为齐太公吕尚(即民间传说中的姜太公姜子牙),末代国君为齐康公吕贷。
齐国自西周初年起就是东方一大国强国。早在西周初年,齐太公吕尚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女儿则是周武王的王后邑姜,在周初政治中地位很高,并因此得到周王所赐的专伐之权。
齐太公就国后,因其俗,简其礼,利用齐国的自然条件,使得地贫民寡的齐地迅速发展起来。齐太公在齐国的政策,深深影响了齐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以及齐国之后的经济国策。最强盛时为春秋时期齐桓公小白在位时期。齐桓公之后,一直是仅次于晋、楚之后的第三强国。
2、田齐:
国君为妫姓,有两个氏,田氏和陈氏,两氏通用。齐威王既可称为田因齐,也可以称为陈因齐,但不可称为妫因齐。
战国中期,齐相田和夺取了齐国政权,并通过魏文侯向周王行贿,被封为齐侯,而原来的齐侯齐康公吕贷被迁到一个海岛上。齐威王初年,齐康公吕贷去世,其采邑被田齐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