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内的民俗节日

2024-11-26 01:20: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祭海

【祭海】青岛地区的沿海渔民,自古以来就有农历3月19日祭海的习俗。春汛起锚前,渔民们在海边摆上供物,点香烧纸,乞求海神保佑平安。此俗延续至今,但祭海的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称为"上网节",是欢送渔民出海并预祝丰收的节日。海防部门也借机宣传海上规约和安全生产知识。即墨市田横镇周戈庄祭海上网仪式最为隆重,装扮一新的上百艘渔船停泊海滩,五颜六色的网标迎风飘扬,鞭炮若雷,号子震天,各种民俗表演纷纷登场,大戏开台,连唱3天3夜,规模十分盛大。�

崂山道教音乐

【崂山道教音乐】道教音乐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组成部分。崂山是中华道教胜地,其道乐有独特之处。崂山道乐经曲,多由上古民歌和民间号子演变而成,具有强烈的东夷文化气息。后来,风行全国的"十方经韵"传入,融入了崂山道乐。金代,全真道北七真来崂山传真布道,特别是丘处机三次来崂山,把崂山道乐和十方道乐进行了广泛交流,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和档次齐备的道乐体系。嗣后,崂山道乐分为"内山派"和"外山派",特别是外山派道乐使用管弦伴奏,而且又直接参与各种民俗活动,促进了崂山地区民间吹奏乐的蓬勃发展。许多民间老艺人多师承崂山道乐,许多道乐名曲在民间流传至今。�

剪纸

【剪纸】青岛地区的民间剪纸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地方色彩。逢年过节,家家都剪窗花、贴门笺,以示庆贺。婚嫁喜事,也要用窗花、墙花、天棚花装饰新房。人们常以剪窗花手艺来品评姑娘、媳妇的心手巧拙。青岛地区内尤以黄岛区的民间剪纸最负盛名,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其剪纸在清代曾被作为贡品。近几年来,青岛民间剪纸多次参加全国民间艺术展并获奖,剪纸艺人还到墨西哥、瑞典等国作现场表演。�

饽饽磕子

【饽饽磕子】青岛地区农村的花样面塑久负盛名。逢年过节及喜庆之日,家家都要做些好吃中看的花样面饽,以示喜庆,后来便用雕刻出的专用模子来制作这些面食。这些饽饽磕子又称"面模",造型质朴,图案采用浮雕与线刻结合的方法刻成,装饰性很强。用面模做成的鱼、桃、元宝、荷叶、莲蓬和十二生肖等象征吉祥的面食,造型美观。即墨市留村镇葛村的面模驰名远近,这一技艺始于1802年,后经代代相传至今。�

即墨镶边

【即墨镶边】明清时期,即墨县民间就广泛流传着"小扣锁"(又称捏绣)和刺绣等手工工艺,1918年手工艺人卢忠溪从外国洋行引进一幅意大利"手拿花边"底样,经他试做成功后,便广为传播。许多民间艺人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不断吸收"小扣锁"、刺绣等工艺特点和针法,使之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工艺针法,称为"即墨手拿花边"。嗣后,逐渐成为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绚丽多姿的"即墨镶边"。这种工艺品销往欧、美和东南亚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享有"抽纱瑰珍"之美誉。�

泊里红席

【泊里红席】胶南市泊里红席有悠久的历史,据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后经代代相传,编席技术便在泊里一带流传下来,成为一种传统的家庭手工工艺。这种席是用高粱秸劈成篾子,有红白两种颜色,交叉编织出各种不同花纹的图案,故称红席。因其编织严密、纹理清晰、光滑柔软、美观轻便,故深受民间喜爱,远销全国各地,并作为本地土特工艺产品进京展览。�

青岛草编

【青岛草编】草编是青岛地区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遍及所属各地农村,尤以平度市所产最为著名。草编品种有花样辫、手编提篮、草帽、茶杯垫、坐垫、门帘、草地毯等十几种、数百个品种,所用之原料有麦秸草、金丝草、玉米皮、蒲草、茅草、棉杆皮等十几种植物秸杆和茎叶。农村妇女多以此手工艺品为家庭副业。青岛草编工艺精细,造型美观,色彩协调,文雅质朴,少数供应国内市场,大宗销往国外。�

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俗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相传,不断改进,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员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个行当,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手锣等,唱腔曲牌有30余个。1860年后,又在胶州秧歌的基础上,创立了秧歌小戏,有35个剧本。1957年,胶州秧歌进京演出,博得好评。嗣后,全国150个文艺团体先后来胶州学习胶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学院还将胶州秧歌列为必修课程。1991年的"中国首届秧歌大赛"中,胶州秧歌获优秀奖。�

柳腔

【柳腔】地方剧种。产生于清代中期的即墨西部,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成。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逐渐由说唱变为演唱,虽然形式简单、表演朴实,但因乡音浓郁、生动有趣而颇受欢迎。约在百余年前,又因受莱阳县四弦小调的影响,开始用四弦胡琴伴奏,并配以唢呐帮腔。初用四胡伴奏时,因无定式曲谱,琴师与演员不能完全协调,只能配合着往上溜,故称"溜腔"。后因溜字不雅,改为"柳腔",即墨也因之称为"柳腔之乡"。后来,柳腔戏逐渐流行于胶东一带,并于30年代传入青岛市区,深受妇女和老人喜爱。�

茂腔

【茂腔】地方剧种。源于"肘鼓子"。清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青岛地区的胶州、胶南等地,民间艺人吸取肘鼓之长,糅进当地民间小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肘鼓"。清咸丰年间,"本肘鼓"又与苏北的"海冒调"结合,形成了新的唱腔,称为"冒肘鼓",亦称"茂肘鼓"。嗣后,又吸取胶州秧歌、诸城秧歌的曲调,形成了原板、二板、反调、大悲调、快打慢唱等板腔体系。胶州、胶南、诸诚、高密等地的民间艺人,自发地组成了许多"茂肘鼓"戏班。1949年后,将"茂肘鼓"正式定名为"茂腔",其传统剧目有120余个。�

龙灯

【龙灯】青岛崂山区素有"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的美名,龙灯舞也久负盛名。崂山区北宅镇五龙村的龙灯舞始于清同治九年(1870),龙身9节,全长11米,龙身为深灰色,每年春节除在各村演出外,必到即墨县城表演,其串龙、大小五花、滚龙等表演程式,方圆百里都有名气。中韩镇孙家下庄于光绪年间办起舞龙灯的同乐会,所舞之龙身长40米,晚间龙身内点燃蜡烛,光彩夺目,蔚为壮观。�

九狮图

【九狮图】又称九狮舞,1924年即墨城北阁里村民借鉴双狮舞编排而成。12名演员中,4人扮成2只母狮,7人各扮1只子狮,1人执绣球,在热烈的锣鼓声中,7只子狮环绕2只母狮欢腾跳跃,执绣球者穿插其中。其表演有各种程式,通过一连串的舞蹈动作,表现狮子的气质、神态和性格。九狮图的表演属硬架子灯舞,要求演员具备一定的武功基础。�

渔家宴

【渔家宴】是汇合青岛地区农渔人家的饮食品种、饮食习惯和饮食风格的特色宴,有各色菜肴、食品共80余个品种。该宴以鲜活小海鲜和崂山土特产为原料,经规范化处理,并经复杂的烹调工序加工,成为一桌充满乡土气息的宴席,表现出丰富的渔家饮食文化内涵。�

即墨老酒

【即墨老酒】又名即墨黄酒,其酿造历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有正式记载是始酿于北宋时期。它以黍米、麦曲和崂山矿泉水为原料,按照"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秀、陶器必良、火剂必得"的古代造酒六法酿制而成。酒色红褐,盈盅不溢,晶莹纯正,醇厚爽口,有舒筋活血、补气养神之功效,深得古今名人赞许。清代道光年间即畅销全国各地。�

海云庵糖球会

【海云庵糖球会】海云庵位于青岛市四方区海云街,始建于明代。旧时,农历正月十六是该庵庙会,香火颇盛,是市区内三大传统庙会之一。因庙会上卖山楂糖球的特别多,久而久之,便习称为"海云庵糖球会"。1986年,青岛市恢复了这一深受群众欢迎的民俗节日,会期定为3天。庙会之日,茂腔、柳腔、皮影、杂耍、剪纸、年画、秧歌大赛、锣鼓大赛等民间艺术活动丰富多彩,造型各异的糖球琳琅满目,各种风味小吃和手工艺品应有尽有,每年前来赶会的中外游客有100万人之多。自1990年起,海云庵糖球会被列为国家重点旅游项目。�

清溪庵萝卜会

【清溪庵萝卜会】清溪庵又名"玉皇庙",俗称"下村庙"。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道口路。始建于元代,现已拆除。旧时,每逢农历正月初九玉皇诞辰,此处有盛大庙会,为市区三大庙会之一。又因民间有"正月初九吃萝卜不牙疼,又可治百病"的说法,故萝卜成了这个庙会的主要商品。久而久之,就有"清溪庵萝卜会"之名。又因该庵在台东镇,故又称"台东萝卜会"。1991年,青岛市恢复"萝卜会"这一民俗节日,会期为3天。会上商家云集,人流如潮,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萝卜雕刻大赛倍受欢迎,赶会的游客达100余万人次。�

青岛樱花会

【青岛樱花会】青岛樱花引进的历史已近百年,多栽植于中山公园,总数达2万余株。青岛樱花会已有80余年的历史,每年4~5月间在中山公园举行。届时,公园樱花路两侧数千株樱花盛开,花团锦簇,灿若云霞,市民们扶老携幼,亲朋结伴,前来游春赏花。青岛市近郊的许多县、市和省内各地区的群众,也都专程来青岛赴此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