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才能修得人身呢?那要在往世中修持五常(仁、义、礼、智、信)五戒(不杀、不盗、不邪婬、不妄语、不饮酒),只有一个具备足够福德的人,才能不落入恶趣(阿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之中,而生身为人。可见能生身为人,确实极难。经云: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正因为得人身的生灵远少于失人身者,所以佛才说人身难得。
修行不是趟短途旅行。你看诸佛菩萨,早已清晰地告诉我们,他们是历无数劫以来修行,才能得到当下的成就的。换言之,他们“活”过岂止一生一身呢?我不清楚你提到的“度过中阴阶段”是否密教的某成就法门,还是指净土法门,但其实就净土法门而言,临终解脱主要是凭藉佛力的,自力在当时的作用主要是能提起念佛正念一心不乱由佛接引往生净土。要想临终时记得念佛,聼起来简单,其实必需仰赖人活著的时候的修行。而去了净土,人是不是就等於成佛了?不是的,还是要继续修行,只是在净土修行比在我们这个世界中修行更容易成就。
所以活著的一切并非为死後,死後也并非一了百了。如此何来不积极之说呢?
2.布施是六度之一,度的是人的悭贪。人的吝啬贪婪内容很宽广深厚,大则身外物,小及这个身体的一个毛孔,人都存有贪心这种习气。诸佛菩萨深行六度,能舍众生不能舍,可见是个必需的法门,我们觉得很难做到,那是因为我们还不能深切地明白佛法,我们的心量也还不如诸佛菩萨之心量。所以这也反映了为什麽我们要不断学习佛法了。
布施包括了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所谓财施,分外财和内财,外财指身外物,而身体发肤属於内财,你擧的例子即是内财施。法施是以自己所闻知的佛法去向别人演说,当然,在做法施时需要谨慎检讨自省自己是否如法。无畏施是指用各种方法去消除别人的恐惧,减轻别人的烦恼。其实,这三种布施,都可以增长我们的慈悲心,名为布施,于我们自身而言又何尝不是的一种获益?
我们可以先从最平常的布施做起,縂不必一步登天。自知不足,而知诸佛菩萨慈悲圆满,方可踏实前行。
3.修行难免有业障拖著我们,不让我们向上走。这就有如老虎来咬我们,我们难道不反抗?所以一方面,我们应通过拜佛念佛、忏悔往昔罪业、回向历世冤亲债主来消减业障,另一方面心中也要有种骨气,不能屈从于那股向下的力量。
又,一杯浊水,必定要在静止的状态中,才能见到清水杂质的分明的;空气中尘埃纷飞,必定要在日光裏面,安静注视,才能看到这个现象。同理,你修行日浅,定力不足,但因为修行的功用,心中渐渐呈现出静与动相襍的状态,这是很正常的,不应因此怠惰下来。如果你不修行,就连心中什麽时候杂乱,你也感知不到。
4.若想修行,便以戒为师,学习佛经,身体力行,戒己宽人。我常觉得万佛圣城的修道六大宗旨是非常实在的,所谓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说得虽简,行持起来却是利益无穷,尤其修理自己的习气。细想下来,修行不也就是这麽直截明了的六个宗旨麽?
1、人与六道其他众生相比能断淫,识念力,能精进,这是做为人最难得的。活着是为了觉悟,觉悟最高的真理,无上正等正觉。中阴解脱只是法门之一,要在生前尽量积累,使中阴时还有正念,能选择更好的净土去修行,但是很难,静中十不如动中一,动中十不如病中一,病中十不如梦中一,梦中十不如死中一,意思是静坐万倍的努力才能换取中阴一分的正念。中阴成功了,到了净土一样要听经学习,从头修行,只是不退转一定会觉悟。
2、那是别人的修行,你境界到了一样可以,给小学生看高数题他说自己永远不会作,等他上了大学自然就懂了。
3、只有相信佛陀的教诲,按照佛陀的指引,才能走上觉悟之路。在这条路上你可以不断自己实证是否正确,要智信不要迷信。四法印送给你: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磐寂灭。
4、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各种修行方法本质都是禅定修行,推荐安般守意,即六妙门,佛陀独子罗睺罗以此证果,佛陀自己用此法静坐三个月,专门完善了此法门,有大安般守意经传世。关键是方便,时刻都在呼吸,时刻都在修行,做其他事也不冲突,传说中的被动技能啊。在此法的基础上想修别的法门也更容易,念佛更专注,参禅更效率,简直是开挂了啊。如果可能修行人应当成就四禅心力,此时清净心的效率最高,经书上的道理可以直接观查到,不用中间理解过程,真正的实证。就像打开调试模式,代码随便看,注释的错误你自然能纠正,然后给自己整个最高权限——无上正等正觉的GM,你就可以游戏人间了,想沉默的涅磐寂灭,想做为的普度众生。
我以个人所得来和你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1、关于人身难得,难在何处?比三恶道环境好些,比天道的享乐又苦些,比阿修罗的日日争斗稳定些。因而能修道以解脱自身种种烦恼,乃至生死轮回。所以诸佛应世都是以人身而示现人间,道理便在于此。佛法是中道啊,不苦不乐即为中。
关于人身难得,佛法经典中有多次譬喻。比如有一例,佛陀与诸大弟子经行散步,在一处田间,佛陀从地上抓起一把土,问诸大弟子,是我手中土多还是大地土多?当然是大地土多了。佛陀于是说,大地土如三恶道,我手中土即为得人身数。这是人身如此珍贵的原因。
说学佛是活着为了死后,这是大妄见,绝对的错误。佛法教你的是觉悟的方式、方法,讲的都是道理,佛陀因此而证佛果,他本来也是人,觉悟之后即为佛。佛是以经典教导众生觉悟的门径。这是很积极的。是你未深入经藏,所以有此邪见!
2、诸佛在因地时行六度万行,种种难行苦行皆行之泰然。没让你非学佛陀因地时以身饲虎、舍身割肉。这是佛陀的悲悯大愿,解脱一切众生使然。但也有其它的善巧方便法,比如佛陀讲弥勒菩萨就有一种方便法同样达到得证佛果的境界。这个方便法是弥勒菩萨因地时长久一日昼夜三时各三正衣束体,叉手下膝着地,向于十方礼拜诸佛,口说一偈:我悔一切过,劝助众道德,皈命礼诸佛,令得无上慧。所以你做不到以身饲虎等难行苦行,不代表你没有慈悲心,一样可以证悟佛果。只是不宜懈怠,仍然要精进。
3、人身皆有广大业障,若非如此不必来此人世。所以忏悔业障是很重要的,我建议你每天礼拜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一佛一拜,不要怀疑什么,心无杂染坚定奉行。业障一清,则易入圣道。
4、想修行并不难,先受三皈依再说,利益我不宣示了,只告诉你这是解脱的必经门径,过此门径才可称为佛门弟子。有广大利益。劝汝莫要懈怠!
1。佛教说我们的身体有生死,神识并没有生死,但是有轮回和转变,活着的时候是为了来生过得更好,怎么能是消极呢?学佛并不是来生才能得到利益,今生努力就能改变命运,请参考了凡先生在《了凡四训》里写的亲身通过学佛改变命运的例子。
2。只能说你的善心很有限,没有那位婆罗门的深广,或者说还没有开发出自性里本来具足的广大慈悲心。婆罗门肯舍身喂虎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证悟了,一切众生本来是一体的。
3。可以通过读经,学习咒语或念佛号来排除心中杂念。
4。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关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把坏的念头,行为转成好的念头和行为。比如:念佛人有了坏念头,就要提起佛号,用佛号代替坏的念头。
世尊传下佛法的目的是为了让一切众生都能够破迷开悟、圆成佛果。从本质上说我们与世尊在智慧、德能上无二无别,我们因迷而为凡夫,世尊因悟而为佛陀。所以学佛不是为了死后,好好度过中阴。学佛是为了成佛,而脱离生死只是成佛的果报之一。其实出离六道就可以脱离生死。
把自己布施给老虎是修行到一定境界才能做到的事。已经明白身我不是我,至少到了无色界天的境界了。这与是否有善心无关,凡夫都有我执。虽然从理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从事上还要靠自己的修行来证明,也就是常说的信、解、行、证,我们凡无通常信、解有余而行、证不足。另外,自己刚刚修行,不要和这些圣人相比。圣人是我们的目标,当下我们只要脚踏实地的修行就行了。
印光法师说过:圣罔念而作狂,狂克念而成圣。所以为凡为圣全在一念之间。如果想定就定那就是圣人了。所以我们修行不能躁进,不要一曝十寒。要保证自己每天都有一点进步就行,这样从量变最终会转为质变的。你所说的心魔应该指的是妄念吧,一净下来就妄念纷飞。我其实也一样,打坐的话无法静下来,但用念佛的方法还是可以定下来的。
你可以在网上查一下念佛的方法。一般都用十念法(出自印光法师文钞):所谓十念记數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兩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亂.久当自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