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民间美术概论
摘 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苗、布依、侗、土家、彝等17个世居民族。千百年来,贵州各少数民族在
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内涵丰富的民族民间美术。贵
州民族民间美术品种类繁多,包括建筑、服饰、蜡染、挑花、剌绣、银饰、雕刻、剪纸、陶器等等。本文拟
对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起源、分类、形式、特点作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贵州;民族民间美术;概论
“民间美术”这一概念的流行,始于20世纪70年代,
它大约是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一样,仿借民间文学的称谓
而来。民间美术是指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
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民间
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
的源泉。
贵州高原蕴藏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丰富而独
特的民族民间美术是高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
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下,经过贵州各
族人民不断地实践、创造而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民族民间文
化。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品种类繁多,包括建筑、服饰、银饰、
挑花、剌绣,岩画、雕刻、漆器、竹编、剪纸、陶器等等,从生活
用品到生产器具,无所不包。民族民间美术,作为贵州各族
人民生产生活装饰的必需品,体现着各族人民独有的审美
情趣和造型能力。本文拟对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起源、形
式、特点作简单的论述。
一、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贵州高原,曾经是远古人类栖息、
繁衍的地方,是人类重要的起源地之一。贵州的“史前文
化”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在已知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考古发掘中,旧石器早、中期的黔西观音洞遗址、盘县大洞
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著名考古学家斐文中先生称观
音洞文化遗址是“我国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之一”;白寿彝在其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指出“黔西观音洞
石器,加工之细致和方法之多样,为同期各地之冠”。旧石
器时代晚期以普定穿洞人遗址、兴义猫猫洞遗址最具代表
性,在其发掘物中,除了石制品外,还发现了大量的骨、角
器,骨角器制作之精、工艺的稳定、磨制技术的熟练及数量
之多、品种之丰富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地位。
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烧制出陶器,并在陶器上绘制出
各种纹饰,于是审美物质文化便开始出现,也可以说是最早
的民间美术产生了。在贵州普安铜鼓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各
类器物中,就有大量器型多样、纹饰丰富的陶器。有专家考
证说:“彩陶文化典型集中地体现了原始绘画、原始雕塑、原
始乐舞以及原始民俗生活一切方面的特征,是原始审美文
化的最高体现”。
战国至秦汉时期,以贵州为主的西南地区,出现了一个
夜郎国,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西南夷君长以
什数,夜郎最大。”“西南夷”是指贵州、云南等地的少数民
族,而夜郎的主体民族是濮人与夷人,也就是今天的仡佬族
与彝族的先祖。在其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他民族的先
民在各时期相继迁入贵州,形成了今天的苗族、布依族、土
家族、水族、侗族、瑶族等民族。今天在夜郎地域范围内的
普安铜鼓山、赫章可乐、威宁中水三个文化遗址中发掘了大
量的玉石器、陶器、青铜器(铜鼓)、铁器等物品,这三处遗址
的发掘物,品种之多、造型之奇、纹饰之美、铸工之精,甚为
罕见,它们不仅显示了高超的技术水平,而且有别于中原汉
族文化,应是当地少数民族遗留的痕迹。这说明了生活在
两千多年前的古夜郎人,就具备了制造、制作各类生产生活
工具、兵器、民间工艺美术的能力并有相当的水平。
二、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主要形式
(一)织绣印染
1、民族服饰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最直接的体
现和重要载体。贵州民族服饰非常丰富,生息在贵州高原
的17个世居少数民族,长期以来,他们勤工巧织,创造了绚
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其间包含着蜡染、刺绣、挑花、织花、银
饰等多种工艺。许多民族服饰的款式结构、纹样图案,具有
一定的含义及渊源,反映了各民族的信仰,包含着本民族的
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民族精神。
(1)苗族服饰:苗族服饰种类繁多,风貌独特,造型优
美,清朝陈浩到贵州画了《百苗图》,吴世忠在其《中国苗族
服饰图志》记录了170多种。其中有以刺绣著名的台江妇
女服饰;以挑花突出的贵阳地区妇女服饰;以蜡染为特点的
丹寨、安顺、黔西、织金、黄平的妇女服饰;以银饰最多的雷
山、台江、凯里、黄平的妇女服饰;以毛织为主的威宁服饰;
以编织著称的贞丰、安龙妇女服饰。苗族服饰以其精美的
工艺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功能,被称为:“无字的史书”。
(2)布依族服饰:布依族妇女大部分穿右衽大襟衣,宽
口裤,饰以花边和栏杆,盘发辨于头顶,包头巾,胸前戴围腰
及银饰。
(3)侗族服饰:侗族服饰大致分南、北两种类型:北部妇
女束发挽髻,饰以银簪、银花或木梳,上盖侗布,穿右衽无领
大襟衣,胸前系绣花围腰,下穿长裤,间或也有穿裙的;南部
妇女发型亦挽髻,贯以木梳、银簪,上衣或高领或无领,或开
襟无扣或紧身小袖,下穿百褶裙,常系围腰,脚上有裹腿。
(4)土家族服饰:居住在黔东北边远山区的土家族服
饰,还保留着较多的民族特色,妇女束发辩,头包青丝帕或
布帕,上着粉红色或蓝色右衽高领大襟短衣,下穿大脚筒
裤,衣襟、领沿、袖口、裤脚均有镶边,多佩带银饰。
(5)水族服饰:水族妇女多挽发于顶,以巾包头,穿蓝色
大襟中长衫,下穿靛青色长裤将围腰系在银项链上,飘带垂
于身后,脚穿尖钩绣花鞋或元宝盖绣花鞋。
(6)仡佬族服饰:仡佬族居住分散,服饰受其他民族影
响,妇女头盘大发髻,衣短仅及腰,袖背上绣鳞状花纹,下穿
无褶长筒裙,裙分三段,中段为红色羊毛织成,外披无袖长
袍。
(7)彝族服饰:彝族男女皆披“擦尔瓦”;男子头扎英雄
结,系青腰带,穿宽裤脚的灯笼裤;女子着绣花短上衣,青、
红、白三节裙,包绣花头帕,戴银领花、银耳环。从整体看,
彝族服饰体现了彝族尚黑、崇虎、敬火、尚武等共同风格。
贵州民族服饰非常丰富,种类之多,令人眼花缭乱,上
述几个民族的服饰只是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服饰艺术
的一小部分,但却是最具鲜明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服饰艺
术。由于政治、经济以及各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各个民
族的服饰习俗都处于不断发展演变中。
2、蜡染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一种纺染印花技艺,古称“蜡缬”与
“绞缬”、(今扎染)、“夹缬”(今蓝印花布)被誉为中国三大
纺染工艺。蜡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后汉书-
西南夷传》,宋代《岭外代答》、《溪蛮丛笑》就有关于西南少
数民族蜡染的文字资料。唐宋以后中原地区由于纺织、锦
缎工艺的发展,蜡染工艺日趋衰退,老的传统工艺而在边远
的贵州高原蜡染却传承了下来,并发展成独具特色和最为
普及的民族民间工艺。
蜡染在贵州各地均有分布,较为著名的是安顺、镇宁、
黄平、丹寨、凯里等地。贵州蜡染可分为蜡染、枫香染、豆浆
染、扎染、夹染等工艺方法。多用蜂蜡、树脂、豆浆等用蜡刀
在白布上绘成所需图案后在蓝靛中浸染,然后煮去或洗去
豆浆或蜡渍,即现蓝底白花,十分美观素雅。扎染等则是根
据需要,用线缝扎布头浸染,颜料未浸渍处即显略带色晕的
图案,比之手绘图案更有韵味。
贵州蜡染就其图案及制作特点,可分为苗族蜡染、布依
族蜡染、革家蜡染、水族蜡染、仡佬族蜡染等不同的民族风
格,其制作工序基本相似,图案内容及其文化内涵,因各民
族自身的历史和信仰、崇拜物等而存在差异。传统纹样有
蝴蝶纹、鱼纹、虎纹、铜鼓纹、太阳纹、三角纹、雷纹、星纹、回
纹、云纹、花纹、蕨纹、鸟纹、水涡纹、牛旋纹、龙纹、虫纹等
等。这些纹饰通过大胆的变形和夸张,组合成极富特色的
图案,充分显示出贵州少数民族妇女的精湛技艺。
3、刺绣、挑花、织花
贵州苗、布依、侗、土家、彝、水、壮、瑶等民族都喜欢以
刺绣、挑花、织花来装饰服饰,是民族服饰中最常见的装饰
手段。它和蜡染、编织是贵州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刺绣:刺绣以黔东南台江县的苗族及水族马尾绣背
带最有特色。苗族刺绣喜用红、绿、蓝、白、金、银等色,在色
彩的运用上,善于突出高反差、强对比的效果。色调、花纹
因支系、地区不同而有区别。针法有平绣、辫绣、结绣、缠
绣、绉绣、贴花、堆花等十余种。刺绣的图案,多源于生活,
但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再现,而是大胆的夸张、变形,甚至是
抽象化的艺术处理。
马尾绣背带是水族妇女剌绣技术的完美展示。马尾绣
背带制作工艺复杂。先用剪纸纹样在厚纸或布壳上描下并
剪下背带各部份花样、图样,后选用白色细长的马尾,用丝
线细心地缠绕在马尾上,再用这种马尾丝线在预先剪制好
的背带部件上镶成各种图案,用彩色丝线固定好,然后在这
些图案间绣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立体感、
层次感、构图生动、色彩绚丽的画面。最后,将绣好的各部
件拼镶在背带底布上。由于马尾绣背带制作较费工时,技
巧要求精湛,因而水族人民十分珍爱,是难得的民间艺术精
品。
(2)挑花:挑花又称数纱绣,是剌绣中颇有特色的工艺
之一,深受各民族的喜爱,各民族在配色、构图、花纹等方面
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特色。挑花以贵阳市花溪区的苗族挑花
最具有代表性。其针法讲究,风格古朴,构思精巧,极具苗
族历史文化特点。苗族的挑花有素花和彩花两种:素花以
白色或浅蓝色平布为底,以青线挑剌而成;彩色挑花以青色
或深色平布为底,用彩色丝线挑剌。挑花的针法有“十字
针”、“长短针”、“回复针”等方法,以“十字针”为常见。
(3)织花:织花又称织锦,即以编织形成的明花纹织物。
织锦大体分素锦和彩锦两种。苗、侗、土家、布依、瑶等民族
都有自己的织锦。其中以侗锦、土家锦、布依锦最具特色。
(二)银饰
银饰在贵州各民族妇女中使用极为普遍,在贵州苗、布
依、侗、水、瑶等民族服饰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是民族服
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银饰,其
中,苗族、侗族银饰在品种、工艺、数量上最为复杂多样。妇
女银饰,特别是姑娘的盛装银饰制作精巧,华丽多彩,有的
一套就重达一、二十斤。主要有:头花、银帕、银帽、银冠、银
角、银簪、银梳、耳环、项圈、项链、围腰链、银披肩、银兜坠、
压领、银衣片、手镯、戒指等数十种。
(三)剪纸
剪纸在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地域广泛,是最普遍最单纯
最著名的民间美术,据考古发现,剪纸的历史至少有1500
年,在新疆吐鲁番高昌遗址出土的南北朝时期“对马团
花”、“对猴团花”剪纸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剪纸实物。
贵州少数民族民间剪纸,源远流长,是各族劳动妇女为
了美化生活,抒发心中的情与美,运用简单的工具,凭借遐
思妙想和对于生活的直观感受而创作的民间艺术,富有浓
郁的贵州民族地方特色。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剪纸的用
途与北方有所不同,它不是作为独立的装饰艺术存在,其用
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为刺绣的底纹以及蜡染刻花图案
相互共存,与剌绣、蜡染密不可分。在各民族妇女中,剌绣
和蜡染能手差不多同时也是剪纸能手。另一种是用于宗教
和民俗活动中,称“神马”或“纸马”。
贵州剪纸纹样,结构严谨饱满、线条粗壮流畅,内容以
动物花草为主,但又以动物为中心,常采用夸张、变形、抽象
的手法,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装饰性,使剪纸显现出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贵州民族剪纸中最为典型的是台江县
的施洞型和台拱型苗族剪纸。
(四)民居建筑
由于贵州高原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文化传统等因素
影响,贵州各少数民族创造了风格独具的建筑。
1、干栏式建筑:干栏建筑是一种榫卯结构木料建筑。
在赫章可乐考古中,就发掘了1件陶制的“干栏”式房屋模
型,这种独特而适用的房屋,一直沿袭至今,成为贵州许多
民族传统的建筑模式。《北史-僚传》载:“人并楼居,登楼
而上,号为“干栏”这是关于“干栏”式建筑最早的记载。干
栏式房屋的特点是建成两层以上,底层敞开或围上,堆放农
具、杂物等,第二层住人,第三层主要存放粮食。这种房屋
非常适合南方高温、多雨、潮湿的气候,既通风防潮,又可防
止毒蛇猛兽进屋。
2、吊脚楼:吊脚楼是干栏建筑的变体,房屋依山势,建
在斜坡面上,形成半边楼半边地的格局。这种建筑形式多
见于苗族、侗族、布依族,其中以黔东南雷山地区的苗族村
寨最为典型。
3、石板房: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中,以石头作
材料的十分少见。在素有“山国”之称的贵州,石头建筑材
料随处可得。镇宁、关岭、安顺的布依族人民普遍建造“石
头房”、“石板房”。石头建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石头砌
墙、石板盖顶,建造出了古朴自然、美观大方、造价低廉、舒
适耐用的石头房,整座房屋全用石头建成,造型美观,工艺
精湛、技术高超,充分展示了布依族人民独特的创造力及聪
明才智。
4、鼓楼、风雨桥:鼓楼是侗族文化是重要象征,广布于
贵州、广西等省侗族村寨,是侗族村寨的标志,它是侗族人
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侗族的历史传统、生活特征、艺术风
格,具有心理、建筑、工艺等的审美价值。鼓楼建筑为木结
构,整座鼓楼不用一颗铁钉,全部是用木栓衔结,鼓楼的楼
层都是单数,建筑工艺别具一格,侗族的能工巧匠不用图纸
只凭一跟竹竿作标尺,在标尺上刻画若干横格,就可以心中
有数建造整座楼阁,体现了侗族工匠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
鼓楼又是侗族人民议事、交际、娱乐、处理各种民事纠纷的
活动中心。从江县增冲鼓楼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侗族鼓楼,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雨桥也称花桥,因桥廊遍施彩塑彩画而得名。有普
通花桥、亭阁花桥和鼓楼花桥,一般建在村寨旁的溪流上。
风雨桥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还是来往路人避风躲雨、休息、
乘凉的场所。整座建筑造型优美,结构精巧,雕龙画凤,色
彩艳丽,具有建筑艺术的审美功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黎平县的地坪风雨桥,因其在桥面上修建鼓楼式亭子,形
成鼓楼与花桥结为一体的建筑物,是我省最大、最美的花
桥。
(五)傩戏面具
傩戏是一种驱邪逐疫的戏剧。傩戏被有关专家称为
“戏剧活化石”。至今,在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多
种形式风格的傩戏。傩戏在表演上的重要特点是以面具为
主要道具,面具的制作材料多为柳木、杨木、丁木、漆树、笋
壳等材料,雕刻精细、造型生动、色彩绚丽、工艺精美。贵州
的傩戏主要流行于黔东北的土家族、仡佬族,黔西南的布依
族,黔西北的彝族,黔中的屯堡人、布依族以及黔南的苗族、
侗族等地区。
1、安顺地戏面具:安顺地戏集中分布在安顺、平坝、镇
宁等地,流传在明代屯军的后裔—屯堡人中。安顺地戏面
具,俗称“脸子”,面具一般用丁木、白杨木等木材雕刻而
成。地戏面具的制作有较高的工艺要求和独特的表现手
法。制作面具时,要举行一定的宗教仪式,用鸡血祭奠木坯
和工具,念诵有关的祝辞。制作完毕后,要举行“开光”仪
式,将制好的面具供在神龛上,用鸡血点之,以赋其神性,从
而使地戏面具带有神圣的神秘色彩。地戏面具制作精细,
色彩鲜艳,造型丰富,一般以一堂戏里的角色来确定面具的
多少,最多可达百余面,大体可分为武将、道人、丑角及动物
几类面具。
2、土家族傩堂戏面具:傩堂戏主要分布在黔东北、黔
北、黔西北地区,尤以德江、思南、印江、铜仁最为典型。傩
堂戏面具全堂戏24面,半堂戏12面,面具用杨木、柳木制
作,造型古朴、夸张、线条粗犷奔放,面具角色可分为正神、
凶神、世俗人物三大类。
3、彝族撮泰吉面具:撮泰吉又叫变人戏,是一种流传于
威宁板底乡裸嘎村的较为原始的傩戏。它的面具只有五
面,以杂木刻成,面具雕刻稚拙,简单粗糙,线条粗犷,没有
任何雕饰,仅在双眼和嘴处挖三个孔,用墨或烟灰把面具染
黑,再用石灰或粉笔随意在黑底上勾画上线条,安上用麻线
做成的胡须即算完成。“撮泰吉”面具于稚拙中透出的古
拙、原始、粗犷、刚劲,黑白分明,给人一种紧张、肃穆的神秘
感。
4、布依族傩戏面具及瑶族跳盘王面具:兴义地区的布
依族面具以及荔波一带瑶族的跳盘王面具均用竹笋壳彩绘
成面具,也有少量的竹编、泥胎纸裱及木雕面具。这种面具
制作简单,笋面以红、绿、白、黑等色涂绘,色彩鲜艳,造型稚
拙,简洁传神。
(六)铜鼓
铜鼓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乐器及工艺美术
品,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宋朝朱辅在《溪蛮丛笑》记载:
“溪峒爱铜鼓甚于金玉”。在贵州,铜鼓是各少数民族广泛
使用的民族乐器,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都有自
己的铜鼓。铜鼓一般用铜、锡合金制造,呈侧立桶形,大小
不等,由鼓面、鼓胸、鼓腰、鼓足、鼓耳等五部分组成。鼓面
与鼓身四周还饰有各式精美的图案和花纹,工艺精湛,十分
独特。考古学家将铜鼓分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
型、北流型、灵山型、遵义型、麻江型、西盟型等8种类型。
(七)陶器
牙舟陶器:牙舟陶器是布依族地区的一项传统工艺,已
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因其出产于黔南州平塘县牙舟镇而得
名。陶器风格独特,造型厚重、简朴,图案吸收了苗、布依等
少数民族的蜡染、剌绣的纹样,装饰以浅浮雕为主。其釉色
以玻璃釉为基础,以黄、绿、紫、褐为基调。既有中国古代陶
瓷造型敦厚古朴的特点,又有民族民间文化风格,具有鲜明
的地方和民族特色。
黄平泥哨:黄平泥哨是由黄平苗族民间艺人们制作的
民间工艺美术品,是一种供儿童玩耍的民间玩具,泥哨制作
工艺简单,系用白泥或黄泥凭手艺捏出鸟、虫、鱼、兽等各种
动物形象,而后用竹签捅出哨口,入窖烧制,并进行彩绘,饰
以黑、白、红、绿、紫等色的图案,然后涂上清漆。烧制出来
的泥哨,造型夸张变形,生动可爱,妙趣横生,色彩强烈凝
重,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八)漆器
大方彝族漆器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伴随
着彝族社会的发展,漆器已成为彝族人民必不可少的生活
用具。漆器的制作工序复杂,技术要求高,难度较大,一般
分四大工序,五十到八十多道环节,漆器的使用很广,诸如
家具、屏风、花瓶、餐具、酒器、马具、罐盒等几百种。漆器的
传统技法有彩绘、描金隐花等,现发明了刻纹、刻纹填彩、镶
嵌等新工艺。大方彝族漆器由于质轻耐用,制作精美,具有
浓郁的民族特色而独树一帜。
贵州的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千姿百态,不是一篇短文所
能概括的,许多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如:思州石砚、织
金石砚、玉屏萧笛、竹编工艺等等,由于篇幅所限,在这里不
能一一列举,但是通过上述介绍,可以了解到贵州民族民间
美术是贵州各民族千百年以来,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以传统
的、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就地取材用手工制作的民间工艺
美术品,它们植根民间,自生自长,为劳动人民所创作,又为
劳动人民所享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着他们的情感
和审美理想,是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必需品,也是一种
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安正康,蒋志伊等编著.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美术[M].贵
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
[2]史继忠.贵州文化解读[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0.
[3]周国茂.中国民俗大系—贵州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
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