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五红和五黄各指什么?

2025-01-09 18:21:2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五红菜”,是南京等地的端午习俗,南京人端午节讲究吃“五红菜”避邪消暑。“五红”,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河虾、黄鱼”。

饭桌上红苋菜不可少;红心咸鸭蛋价不高;雄黄泡酒后呈橙色;河虾买点儿,油炒后,虾壳红通通的红光油亮;烤鸭上市了,到鸭子店斩个脯或腿子花费不多,所以“五红”也成了端午节餐桌上必定菜单。

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也有其他说法,咸鸭蛋可以用黄豆替代。 

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故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 据民间说法,在正午食用五黄可以更好的驱毒避邪。

扩展资料:

一、五红传说

端午节的风俗,各地还是有所区别的。例如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水乡,端午的特色是“五白”,即白切肉、白斩鸡、白豆腐、白蒜头、茭白。而以扬州为代表的苏北,则是12红。主要有红烧鱼、油爆虾、红萝卜、红烧肉等。而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龙虾开始爬上饭桌,不少人开始用龙虾代替河虾了。

王先生认为,从南京的端午节习俗可以看出,南京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她包容了其他城市的风俗。现在的南京人中,很少有祖祖辈辈都是南京人的,有不少祖籍是河南、安徽、浙江以及苏北的,这些来自他乡的人,带来了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慢慢地,让南京这个包容的城市接纳了,也才有了现在的“五红”。

二、端午主要习俗

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

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端午节期间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端午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红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

回答2:

1、“五红”,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黄鳝”,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各地“五红”的内涵并不一样。这一天,各地都根据当地容易获得的食物来源,寻找五种煮熟后呈红色的食品,这些食品的共同要求是,时尚新鲜,大众容易获得。如高港地区的五红有:红烧黄鱼、红烧猪肉、苋菜、咸鸭蛋和河虾等。其它不同地区,五红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如南京地区则有烤鸭、苋菜、红油鸭蛋、河虾、黄鳝等。
2、“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雄黄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黄酒代替雄黄酒)。另外,也有其他说法,咸鸭蛋可以用黄豆替代。
3、端午节吃五红的来历:
传说很久以前,玉帝宣布,天上的毒物要等春雷响第一声才可以到凡间去,所以人们都叫那个时候为惊蛰。不过有的毒物怕冷,于是,它们就约好到端午节天气暖和后再一起去为害人间。这五个毒物就是蛇、蜘蛛、蝎子、蜈蚣还有壁虎。
它们在端午的时候来到了人间,刚到一户人家的门口,就听见这家里女主人在说,快吃,这是油炸的五毒。五个毒物大吃一惊,便趴到窗户上看,只见桌上五个盘子里有红红的五道菜。那女主人一边吃一边说,这五毒菜真好吃。“五红菜”看在五个毒物的眼里变成了它们的血,五个毒物吓得魂飞魄散,急忙从这户人家逃走了,从此再也不敢去了。
以后,人们都在端午这天吃五种红颜色的菜来吓退那些有毒的动物,希望它们不进自己的家里。于是,所谓的“五红”也成了端午节餐桌上必定菜单。
4、为什么在端午节吃五黄?
因为雄黄是一味中药,用雄黄末与菖蒲根屑入酒的雄黄酒有解毒杀菌之功效。江南有谚语:“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民间也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而黄鱼、黄鳝、咸蛋黄、黄瓜则是端午时节的当令食品。
黄瓜:“五黄”中的黄瓜有“第一瓜果”之称。农历5月。能吃到新上市黄瓜,时间上正好与端午对上,也就自然成了端午的必吃之物。另外,黄瓜有清热解毒、解渴生津之功效!
黄鳝:经过一个冬天的蓄养和一个春天的复苏,再加上天气转暖,食源丰富,端午时节的野生黄鳝格外的体壮肥美,而且此时黄鳝肉质细嫩,是择食的最好时节。这时候的黄鳝还很补,古时医书也曾有记载,黄鳝之功用为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因此,民间素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的说法。但需要注意:黄鳝体内含组氨酸较多,死后体内的组氨酸迅速分解为有毒的物质组胺,食后易中毒,故死黄鳝不能吃。
黄鱼:平时喜欢栖息在较深海域,四到六月份在近海洄游产卵,秋冬又回到深海区,所以被用作端午前后的时令菜。则端午时节的大、小黄鱼,量多质优,为这一时节的主打海鲜,营养丰富且当令的大、小黄鱼,理所当然地列入端午必食的“五黄”

回答3:

五红”,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黄鳝”;五黄分别是烧黄鱼、烧黄鳝、拌黄瓜、咸蛋黄、雄黄酒,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传说很久以前,玉帝宣布,天上的毒物要等春雷响第一声才可以到凡间去,所以人们都叫那个时候为惊蛰。不过有的毒物怕冷,于是,它们就约好到端午节天气暖和后再一起去为害人间。这五个毒物就是蛇、蜘蛛、蝎子、蜈蚣还有壁虎。
它们在端午的时候来到了人间,刚到一户人家的门口,就听见这家里女主人在说,快吃,这是油炸的五毒。五个毒物大吃一惊,便趴到窗户上看,只见桌上五个盘子里有红红的五道菜。那女主人一边吃一边说,这五毒菜真好吃。“五红菜”看在五个毒物的眼里变成了它们的血,五个毒物吓得魂飞魄散,急忙从这户人家逃走了,从此再也不敢去了。
以后,人们都在端午这天吃五种红颜色的菜来吓退那些有毒的动物,希望它们不进自己的家里。于是,所谓的“五红”也成了端午节餐桌上必定菜单。

吃“五黄”是江浙一带民间的习俗。南京的民俗专家王涌坚说南京人端午节有吃“五黄”的习俗。他说:“端午节最大的风俗就是吃,古代南京和苏州、常州、杭州都吃‘五黄’,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说是五月近黄梅,国人崇尚黄,菜肴应有“五黄”。科学的说法是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

回答4:

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 五红”,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