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营:
1954年9月2日,政务院通过《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条例规定:对资本主义企业实行公私合营,应当根据国家的需要、企业改造的可能和资本家的自愿。合营企业中,社会主义成份居领导地位,私人股份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合营企业应当遵守国家计划。合营企业的盈余,在依法缴纳所得税后的余额,应当就企业公积金、企业奖励金和股东股息红利三个方面,加以合理分配。股东的股息红利,加上董事、经理和厂长等人的酬劳金,可占全年盈余总额的25%左右。
1956年初,全国范围出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对资本主义私股的赎买改行定息制度,统一规定年息五厘。
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资本家除定息外,不再以资本家身份行使职权,并在劳动中逐步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扩展资料:
公私合营的含义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大体上经过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什么叫赎买政策赎买政策是指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马克思、列宁、恩格斯都曾提出过在一定条件下对资本进行赎买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根据对我国政治经济条件和民族资本特点的分析,以及历史上同民族资产阶级有过统一战线的关系,确定了通过对私人资本主义赎买的方式,逐步把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企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私合营
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大体上经过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阶段。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由此引起企业生产关系在多方面发生深刻变化:
①企业由资本家所有变为公私共有。
②资本家开始丧失企业经营管理权。
③企业盈利按“四马分肥”原则分配。
1956年初,全国范围出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对资本主义私股的赎买改行“定息制度”,统一规定年息五厘。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资本家除定息外,不再以资本家身份行使职权,并在劳动中逐步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公私合营后,需要一个过渡阶段来使得国家获取全部的生产资料,因为国家要建立公有制的经济体系,而这个过渡阶段就是私营资本家的资产股份逐步从原有企业退出,国家逐步掌握全部资产的过程.从建国初期的具体国情和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出发,为达到建立公有制的经济体系和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的目的,共产党领导人从大局出发对当时还是所谓剥削阶级的资产阶级资本家采取怀柔政策,就是赎买具体来说相当于现在的股份制,区别在于国家入股不是直接的投入资本--其中的定息,是国家在过渡阶段中按资本家所占有的股份支付给他们的报酬,通俗说来就是一种安慰手段,也是对资本家的一种补偿方式--当然咯补偿与付出是大大不成比例的,但在维护人民利益的大的宗旨和前提下,资本家也只有无奈接受以求自保.定息的支付是按照资本比例设置的,即私营资本家所有资本与企业全部资本之比,待到定息支付完以后,企业便在形式上全部归国家所有,实际上在国家决定建立公有制经济后并对全国经济实行管制之时起那些企业便已由国家控制了.共产党的这些措施客观公正的说是有利于新中国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是对人民有利的,虽然这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主要采取赎买政策,开始时实行加工定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1954年逐步发展企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公私合营的高潮。对手工业的改造大致采取了跟农业一样的改造步鄹,即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采用的办法公私合营
政策赎买改行“定息制度”
措施给资本家一定的年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