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学生可以说是遍地抓,这是没有什么稀奇的,原来的时候一个村庄或者一个地方出个大学生,那是多么新鲜的事,现在基本上人人都能够上大学了,大学的招收率这么高,而且每年都在扩招。
大学生的数量增多,也导致了大学生毕业难就业工资低的现象,这还没有农民工的工资高,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呢?
在我看来还是因为大学生刚毕业,没有工作方面的经验,大学生甚至大学四年,基本上是浑浑噩噩度日来的,没有学到一点东西,专业知识更别说了。
农民工的专业知识是很高的,有些农民工基本上都是下苦力,但是大学生刚毕业,他们不愿意下苦力,眼高手低,这也造就了工资没有农民工高的原因。
应该说,农民工薪酬高过大学生,这只能算是特殊情况,是民工短缺和大学生集中求职供求结构失衡造成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就不需要高等教育了。要推动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最终还是高知识人才。现在,之所以许多大学生拿不到高薪,主要还是跟知识结构以及他们创造的社会价值有关。大学生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今后,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之后体现出来的。高等教育给学生带来的不一定是专业技能的提高,但肯定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今天大学生的工资不如农民工,但实际上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肯定将使其在社会竞争中更具有优势。从这个角度来说,将大学生与农民工在工资上进行比较,只是一种短视。
在我看来,大学生与农民工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身份冲突或可比性,二者薪酬差距缩窄也并不意味着“读书无用”和教育失败,强行将二者相比较反而体现了当下社会狭隘的就业评价观念和浮躁的功利主义思想。
我们所看到的大多数农民工都从事工作强度较大的工种,且下班后还得蜗居于狭小简陋的样板房中,新闻上他们被拖欠工资的消息也屡见不鲜,至于“五险一金”等福利更是难以享受到。
故相比于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待遇和发展前景,农民工们所付出的劳动量和生活质量的代价是值得获取较高的工资报酬的。
对于这一现象还需辩证看待。
首先,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不如农民工,并不是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在降低,而是农民工的工资在不断增长。这与近年来各地持续出现的“民工荒”有着密切联系。农民工的身价越来越高,其实是农民工的身价正在逐步回归正常,回归到与其付出、贡献相对匹配的水平。农民工的身价长期被严重低估,现在情况有所改观,这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一种可喜现象,说明体力劳动的价值越来越受到肯定,底层劳动者的权利越来越受到尊重。
其实,我们不能只比较大学毕业生与农民工的工资,还要比较一下他们从事工作的辛苦程度。农民工干着最苦最累最没有“体面感”的工作,他们中的很多人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吃饭、上厕所都得掐时间,很少有休息日,一月到头拼死拼活地干。而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总体来说要轻松许多、体面许多。若将两者的工作辛苦程度考虑进去,比如将农民工工资换算成八小时工作制的薪水,或者直接比较两者的小时工资,那么农民工的工资恐怕就远低于大学毕业生了。
大学毕业生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刚走出校门时,基本上无一技之长,往往是粗活不愿干、细活干不了,还需通过工作锻炼提高自己,假以时日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这个时候,至少在一些用人单位眼里,大学毕业生未必比经验丰富的农民工更顶用。大学毕业生工资的高低,完全是由市场决定的,市场所决定的工资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就值这个价——这样说有点残酷,却是实话实说。
再次,所谓“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不如农民工”,其实是指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较低,但大学毕业生的事业发展后劲、薪水提升空间都是农民工所无法比拟的。拿收入来说,一个农民工今年的月薪是2000元,明年的月薪可能还是2000元,而一个大学毕业生今年的月薪是1800元,明年可能升至2200元。收入之外,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前途也是农民工望尘莫及的,农民工不管打多少年工还是农民工,这才是大学毕业生与农民工的根本差距所在。
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较低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摆脱这一窘境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工作锻炼自己,成为真正的人才,提高自己的身价,而不是怨天尤人,甚至认为大学生的身价天然高于农民工。
这虽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也不能说大学生越来越廉价,农民工更优越。
首先,大学生是个有潜力的整体,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后大都会随着工作年限和能力的提升在薪酬方面晋升的空间很大,不可能刚毕业就一步到位地有高工资。就算是农民工,刚踏入岗位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而且他们的付出更辛苦,不论从工作时间还有工作强度。
任何工作的付出和收获都是对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