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泰然自若
【拼音】: tài rán zì ruò
【释义】: 不以为意,神情如常。 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出处】: 《金史·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2、不以为意
【拼音】: bù yǐ wéi yì
【释义】: 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出处】: 《三国志·吴书·陆凯传》:“定大恨凯,思中伤之,凯终不以为意,乃心公家,义形于色,表疏皆指事不饰,忠恳内发。”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3、心平气和
【拼音】: xīn píng qì hé
【释义】: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 指不急躁,不生气。
【出处】: 宋·苏轼《菜羹赋》:“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
4、泰然处之
【拼音】: tài rán chǔ zhī
【释义】: 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 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出处】: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其害其乐。”
5、镇定自如
【拼音】: zhèn dìng zì rú
【释义】: 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情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