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进来看下!请教个问题

请用一句话概括 学佛的真正意义!为什么学佛?越深越好
2024-11-25 05:56:1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梦里我们无法去判断梦境是否真实,正如我们现在无法去认知这世界是否也是梦幻一样。
因为每一个众生无论是梦里、还是在这个认为实有的现实当中,都是用眼、耳、鼻、舌、身、意来感知这个世界。

但怪异的是不同的众生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科学研究,狗眼中的世界是黑白色的、人类眼中的世界是彩色的。。
佛经上说,佛用佛眼观见,天人眼中的水就是晶莹剔透的珠宝琉璃,而饿鬼眼中的水犹如火汤脓血腥秽不能食用,鱼眼中的水就是它们生活中的天堂世界,我们人类眼中的水却是我们的养分饮料。
在这之中又怎能说是谁对是谁错呢。

在我很小的时候,比我大了一丁点的邻家小堂叔老爱用一个芋头引诱我,又不给我吃,调戏着,看我流口水的熊样为乐。

如此几天,那种渴望令我都快要受不了啦。终于在这一次,他不小心把芋头摔到地上了,我一
把扑过去,如饿狗抢屎般,抓住就往肚子里吞,感觉天下最好的美食就是这芋头了。不巧的是被我妈看见了,千里迢迢到外婆家挑了一袋子芋头回来,煮了一大锅。当时我觉得天下最可爱、最美丽的人就只能是我妈了。

开锅的时候,香气扑鼻,一吃进口中也是美味非常。直吃得我肚子圆臌臌的。不想再吃了。这时妈只是随便地说了一句“没有你就馋,多了你就不爱吃啦。小孩子啊,唉,都是这样啦”,

这时我为了在妈面前证明我不是那样,不枉费她千里迢迢挑回来的苦心,表面装作仍然很喜爱,心中却是很不愿意的抓起一个芋头就往嘴里塞,这个竽头是越吃,香味越淡,吃到难撑的时候就是觉得很难吃。

害得我吃完这个竽头,就要趁着妈不注意才敢挪动那身子,费了很大劲挪进房间,如释重负般快速把门一关不让别人知道,就一屁股端坐在地上,一动也不相动了,口中反胃直想吐,但又不停地暗示自己“不能吐、不能吐、这里有妈很大的心血啊、不能吐、不能吐、”。最终平安地熬过了。
现在回想起来,食物没变,味道却一直在变,从天下最好美味、到变淡、到没味、到难吃、直到反感想吐。

这种从六根生起的感觉就是如此的虚妄不实啊。

比如,你所看到的港姐、全国小姐、亚姐、世界小姐、不就是那几个评委在指手画脚的就选出来了吗?
那几个评委就算不认识,也要,代表了你、代表了我、代表了他(她)、代表了全国,代表了亚洲、代表了世界;所选举出来的小姐呢,代表漂亮过你、代表漂亮过我、代表漂亮过他(她)、代表漂亮过全国的人、代表漂亮过全亚洲人、代表漂亮过全世界人。

可是有时你会觉得这些港姐、全国小姐、亚姐、世界小姐、还没有自己的邻家小妹来得漂亮。这是肯定的。
因为所谓的美丽、漂亮仅只是一个感觉,也不可能有一套衡度的标准。若有一套衡度的标准,除非这标准是宇宙颠扑不破的真理。否则,在后人推翻这一套衡度标准的时候,之前靠这个标准确认的美丽、漂亮必然会公认为虚伪。

所以什么才叫美丽、漂亮呢?

再说,
这些港姐、全国小姐、亚姐、世界小姐中有美丽的女孩。

贪欲强盛的人见了,就觉得她如天使般可爱而心生染着,总想居为己有;

修不净观的人见了,知道只是一块皮包着无数的屎尿脓血,认为她有如一具行走的厕所秽浊器物一样,没有半点清净可爱;

嫉妒心强的女子见了,不觉妒火中烧,嗔恨生起;

漠不关心的人见了,犹如见普通人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这个女孩,如果确确实实是美丽的漂亮的,那么无论什么人见了后,都应觉得净妙可爱。反之,都应该认为是丑陋不净的。

但事实却不然。这就说明各人所见的好恶、美丑、净秽、爱恨都是随各人的心识所展现的,并不是实有一个,谁都无法否定的美丽、漂亮存在。
所以悟出这只是分别心生起的虚妄颠倒错觉,事实并没有一个实在的外境。

佛将这种现象为(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宁有方所,循业发现)。共同的认知叫共业,不共同的认知叫不共业。

我看过催眠师将一群人中的两个催眠了,并告诉她们两个桌子上的柠檬味道全是甜的和平常的是不一样的,

她们醒后尝那柠檬居然说都是甜的,并食得很享受样子。可是我们怎么尝都觉得是酸的,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所以我在看了《楞严经》后,认定声、色、香、味、触、念头、是我们心体自性遁业生成的幻觉,不能说谁对谁错。

至于什么是共业,什么又是不共业。以上例:
我们怎么尝都觉得是酸的,这是我们的共业;她们尝那柠檬都说是甜的,那是她们两个的共业;
我们都觉得是酸的,她们两个都觉得是甜的,这就是我们和她们之间的不共业。

佛说这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在遁着众生的业力展现而已。而众生有共业和不共业,所以就有了各自眼中不同的世界。

这是个很多的修行人在证悟到阿罗汉的果位的时候,都很惊讶的发现:人类眼内如此清澈美丽的水,在不同的众生的眼内居然是有着这样的差别。
种种天堂享乐、地狱受苦,饿鬼道受饥渴。。。并不是有谁在主宰。天堂、地狱并不是谁建造而有,苦乐并不是有谁在强加。这种现象和水的现象一样,只是遁着众生的所种下的善恶业力展现罢了。

一切的诸佛菩萨明白证悟了,所有现象只是自性真心展现而已,心改变了,现象就会改变。
所以诸佛菩萨,依正二报,任运自在,随众生机,千百亿应化,于十方国土,游化无碍。如《法华经》云:

“释迦牟尼佛,于一念倾,变娑婆为清净,琉璃为地,宝树庄严,黄金为绳,以界八道,移诸天人,置于他土。”

《阿毗达磨大乘经》说:
一、得心自在菩萨,即八地以上菩萨,能随他的增上胜解力,使诸境显现,如变大地为黄金,揽长河为酥酪,变火为水,变水为火,随心所想,所变皆成。
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随其所观苦、空、无常、青、白、赤、黄、不净、清净都能显现。
三、得无分别智者,在无分别智现前时,一切境相都不显现。诸佛菩萨应化无方,变化无碍,自由自在。

因为众生只为无明覆盖,依六根的认识生起种种颠倒的错觉而受尽轮转的苦楚。佛因众生的无明,慈悲地宣说了三藏十二部经典,让一切颠倒众生实证明白那是颠倒错觉,而不再受轮转。度尽一切众生,实无有一众生得度。
就可像一群人,因为集体照镜时,大家发现镜中的自身没有了头,于是这群人就发疯地不停狂跑、呐喊。

佛看见了,是不能用什么强硬的手法直接让这群人安静下来,就慈悲地宣说了三藏十二部经典之多的道理和方法,让这群人明白知道自己的头还在,没有丢啊,心就恢复平静了。
于是这群人就这样安静了下来,不再狂跑、呐喊。所以说佛度尽一切众生,实无有一众生得度。意义上就说可比佛平静了一群人,实无有一个人是佛直接平静的,因为佛不能直接强硬平静众人。也就是佛不能直接度脱众生,只能一切众生自性自度。
只为轮转源于错觉。观见世界不同只因业力。

学佛就是要证悟出六根这种虚妄不实的感觉是自心灵所产生的颠倒错觉。
不受虚幻轮转而获得心灵上的解脱。

若你能在梦中认出那是一场梦幻,自然是梦中知梦,也自然能在梦中做到改梦、变梦、将人变物、让物变人、一个变成无数个、无数个变为一个、你爱啥的就啥的。爱发恶梦就发恶梦、爱发好梦就发好梦。随心所欲。

当然咯,若能实证到这个现实、种种感受也是错觉梦幻,你也会获究竟神通自在(一切众生皆神通俱足,本来就有,不是靠修而来的,只为无明覆盖不能显发),达到不再为六根产生的虚妄感觉所束缚而得解脱的彼岸。

回答2:

您要了解佛教,建议不要太过追求“一句话概括”、“深奥”、“玄妙”等等。
如果说者可以一句概括,但是听者未必能够领会,那么这种“一句话”对听者就没有意义了。
学习的方式应博学简约,先从浅明的地方下手,逐渐增广,最后将要点归纳,因此简约的东西并不简单,深奥的东西未必就好。

学佛确实应该带着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世尊最初说法,就说: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四句话,也可以当做一句。这是佛法的基础,也是高度概括。

苦圣谛,就是说众生有病,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里的苦是特指周遍行苦,一般的苦用不着佛陀来说。如果不了解苦谛,就不了解佛法的价值判断,更不会认清佛法的目标、意义;
集胜谛,就是说众生病因,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如果不了解因果,不了解执着,对佛法就只是盲目迷信,既不知道为何轮回,也不知道如何解脱。
灭圣谛,就是说众生病可治,轮回苦可断。道圣谛,就是说治病的方法,唯是佛陀所说的戒定慧三学。他们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离此别无解脱之道。有人认为四谛只是小乘法,其实大乘也不出四谛框架,乃至十地菩萨也需要观修四谛三十七道品,区别只在慈悲更广,智慧更深而已。

回答3:

学佛的意义,分三个层次。第一个是使一切众生获得解脱安乐。次一点,就是“我”个人得安乐解脱。再次一点,这一生活得平安,富足,下一生也活得平安,富足。
学佛的目的真正意义所在,也是学佛的目的所在。
很简单,也比较现实。第一点是发菩提心,成就大乘佛果,第二是小乘发心,成就阿罗汉果。第三,人天乘发心,不堕三恶道。

回答4:

学佛的意义就是悟入佛的智慧从而解脱一切痛苦烦恼。

回答5:

(个人见解)
自在。
学佛最初的目的是自在。最终的目的也是自在。
普度众生的目的也是。让众生活的自在。
如果真理不能让人活的快乐自在。那真理有个屁用。
如果修行不能让人活的快乐自在。那修行就是吃饱了撑的。
-----------------------------------
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