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舞姿
吸腿:动力腿绷脚,膝盖带动顺主力腿旁吸起90°。脚尖点在支撑腿膝关节前。
掖腿:动力腿绷脚,膝盖带动上提脚腕顺主力腿向上抬至主力腿膝盖窝。
端腿:动作腿擓脚,吸端至支撑腿髋关节处,呈水平状态。
端腿展翅:也称“老鹰展翅”。动力腿端腿,主力腿蹲,同时上身前俯去贴动力腿,手往后背膀子,眼顺手的方向看出。
踹燕:动作腿在前腿90度的基础上,身体后倾与动作腿保持水平,目视动作腿。
姿态斜腰:在前点步基础上,主力腿蹲,骨盆向后倾约45°,送胯、横拧,形成一个向后倾的大斜线,手收回到肋旁往3方向斜上方刺出,眼顺手的方向看出,身体随之往外拧倾侧躺45°。头、眼顺手的方向看出。
前屈腿姿态斜腰:在姿态斜腰的基础上,动作腿向前抬起90度,屈腿。
小射燕:称“立身射燕”。 在后腿绷脚点地拧腰上动力腿小腿抬起,由膝盖主动带着向主力腿的正后方伸出,距离主力腿约6—7寸。动力腿小腿曲时,膝盖对主力腿膝盖窝,小腿往前交叉。头往拧腰的方向看出。
斜探海:在立身射燕舞姿的基础上,加旁提和敞胸形成的舞姿,手带领到托掌提肋弯腰,眼随手然后看侧下方形成斜探海舞姿。
大射燕:大掖步姿态的基础上,动力腿小腿弯曲由膝盖带动向上抬起90°以上,要求 “大拧翻胸”,腿与头在同一垂直面上形成两头上翘的舞姿,重心在主力腿膝盖上,眼看抬腿的方向。
仰身后腿:也称“紫金冠腰”。在后腿的基础上,动作腿弯曲,仰身,手臂上侧位。
探海:170°以上,骨盆前倾腆胸、抬头,头与动力腿脚尖两头上翘,构成头顶与脚尖往正上方延伸,形成“圈”起来的圆的意识,主力腿脚要踩实,重心在脚掌上,形成时动力腿主动,上身被动
拧身探海:探海舞姿上拧腰,形成头与动力腿往斜下角“圈”的意识,在女班用的较少。在男性训练中分为直抬和掖伸两种。动力腿往后擦出抬起探海,同时掀胯,山膀手领到托掌位,上身往主力腿一边拧腰抻肋,眼看动力腿方向,两手心朝上,重心在主力腿脚掌。
掀身探海:在探海的基础上,上身与动力腿往斜后上角“圈”起来的感觉,动力腿一边要掀身、掀胯,在掀身的基础上敞胸、拧腰,动力腿尽量交叉着往头顶斜上方抬高,主力腿重心在脚掌上,头是侧倾加自转位的变化。
冲天炮:在探海舞姿上,由动力腿主动的再继续往上抬到180°骨盆随着腿的高度继续向前倾到完全垂直的贴在主力腿上,形成一个直体前倾180°的垂直面,它的外形如站立着的“竖叉向前抱腿”,上下两头抻直、拉长。
踏步蹲:在踏步的基础上,上身保持直立,左脚后撤到右脚跟旁脚掌着地全蹲,重心在两脚之间,后腿膝盖从前腿膝盖的后窝向前腿的外侧伸出,双腿的大腿要重叠贴住,立腰、提胯,臀部不能坐在脚后跟上。
卧鱼:在踏步蹲的基础上,双膝重叠,盘坐地面,上身拧仰,手臂托按掌。
扩展资料:
四大要素
形、神、劲、律
一个成熟的古典民族演员在舞台展现的动作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是因为体现了“神”“形”“劲”“律”的高度融合。
这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表现手段,“形”“神”“劲”“律”作为身韵基本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全部内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典舞
一,基本方位
前:第1方位,右斜前:第2方位,右:第3方位,右斜後:第4方位,後:第5方位,左斜後:第6方位,左:第7方位,左斜前:第8方位。
二,手的位置与动作
(一)手型
男掌-女蝶姿
男剑诀-女指
男拳-女拳
(二)手臂的位置
1,山膀
2,托掌
3,按掌
4,提襟
5,斜托掌
6,高低手
7,组合後之常用动作
(1)顺风旗
(2)双山膀
(3)山膀按掌
(4)托按掌
(5)双托掌
(6)斜托掌
(三)手臂的动作
1,盖手
2,撩手
3,推掌(立掌)
4,摊手
5,盤腕(外上,内下)
6,分手
7,穿手
8,双晃手
9,小五花
10,云手
11,大刀花
12,摇臂
三,步位与步法
(一)步位
1,正步
2,小八字步
3,大八字步
4,丁字步
5,虚丁步(前点步)
6,虚步
7,踏步
8,大拽步
9,弓(箭)步-(1)正弓步(2)横弓步
10,扑步
(二)步法
1,圆场步
2,蹍步
(1)单蹍步
(2)双蹍步
3,花梆步(男,女)
4,磋步
5,垫步
6,跺泥(男)
7,跑跳步
四,蹲的动作
(一)正步蹲(半蹲,全蹲)
(二)小八字步蹲(半蹲,全蹲)
(三)大八字步蹲(半蹲,全蹲)
(四)踏步蹲
五,腿的动作
(一)吸腿
1,前吸
2,旁吸腿
(二)端腿
(三)拽腿
(四)跨腿
(五)片腿
(六)撩弹腿
1,前撩弹腿
2,旁撩弹腿
(七)大踢腿
1,前踢腿
2,踢十字腿
3,踢旁腿
4,踢片腿
5,踢盖腿
6,踢後腿
7,踢紫金冠(女)
8,跳叉
六,腰的动作
(一)耗腰
(二)前腰
(三)後腰
(四)旁腰
(五)单腿重心下腰
(六)单腿跪下腰
(七)小涮腰
(八)涮腰
(九)姿态斜腰
(十)大拽步旁腰
(十一)风火轮
(十二)卧鱼(坐盤)
七,舞姿
(一)立身射雁
(二)大射雁
(三)斜探海
(四)探海(後腿)
(五)拧身探海
(六)掀身探海(女)
(七)踹燕(前腿)
(八)旁腿躺身
(九)金鸡独立
(十)老鹰展翅
(十一)环动
(十二)紫金冠(女)
八,旋转
(一)平转
(二)跨转
(三)反跨转
(四)上步拽转
(五)踏步拽转
(六)後腿侧身转
(七)後腿侧身跳转
(八)斜探海转
(九)旁吸腿转(男)
(十)探海转
(十一)点步转
九,翻身
(一)踏步翻身
(二)上步翻身
(三)点步翻身
(四)吸腿翻身
(五)悠后腿翻身
(六)反跨腿翻身
(七)串翻身
(八)刺翻身
(九)探海翻身
十,跳跃
(一)跳跃动作
1,吸腿跳
2,大射雁跳(单起单落)
3,射雁跳(双起单落)
4,射雁跳(不换脚单起单落)
5,盤腿跳(女)
6,斜探海跳
7,劈腿跳
8,劈腿射雁跳
9,单腿变身射雁跳
10,单腿变身跳
11,单腿变身跳卧鱼
12,剪式变身跳
13,雁式跳(双起双落)
14,雁式跳(单起单落-向前)
15,单腿变身雁式跳
16,撕腿跳(摆腿跳)
17,撩腿越(女)
18,倒踢紫金冠(女)
19,跳卧鱼(双起双落-女)
20,跳跃的辅助动作
(1)上步(切步)
(2)错步(追步)
常用毯子功技巧
一,靠墙倒立
二,扶地下後腰
三,前软翻
四,後软翻
五,前滚翻
六,後滚翻
七,侧翻(虎跳)
八,侧空翻(蛮子)
九,硬脚柱(乌龙脚柱一,男)
十,软脚柱(乌龙脚柱二,男女)
十一,後手翻(冒小翻)
十二,鱼跃前滚翻(高毛)
十三,前手翻(加冠)
十四,头手翻(按头)
十五,叠筋(屈身起,地蹦)
十六,旋子
十七,扑虎
十八,抡背
十九,扫堂腿
扩展资料
风火轮是以"立圆"为主,这个动作以腰部为运动轴,是腰部的综合性训练,对重心及身体的协调都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也是短句和舞蹈中重要的连接动作。在做的时候保持身前一个圆身后一个圆,双臂同时进行相反方向的两个圆线运动,风火轮又称"八字圆"。
风火轮是一个风格性,训练性很强的一个动作,是身体多元素的训练,它幅度大,发力猛,速度快的节奏特点,动作中干净敏捷快而不拖泥带水,是舞蹈和组合中的重要连接动作。主要表现出了风风火火的势头。
动作当中以腰划大圆,头划小圆带动双臂,双臂成立圆走向。俗话说就是"抡膀子"抡出风风火火势头。
风火轮的节奏可慢,可快,快速的在运用中强调两个旁边的大幅度,更加突出节奏有风啸啸,火腾腾,轮滚滚之动感。。
西安北郊未央区盛龙广场泷舞舞蹈零基础培训学校告诉大家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解析:
形
中国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如秦汉舞俑的“塌腰蹶臀”、“翘袖折腰”、唐代的“三道弯”、戏曲舞蹈中的 “子午相” “阴阳面” “拧麻花”,中国民间舞的“辗、拧、转、韧”等无一不贯穿着人体的“拧、倾、圆、曲”之美。
神
在中国舞身韵的基本动作要素中,神韵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概念。神是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在古典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是可以认识的,也是可以感觉的。而且正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才能体味舞蹈所包涵的真实意境。“心、意、气”是“神韵”的具体化。在心这一概念中,强调内涵的气蕴、呼吸和意念。可以说,没了韵就没了中国古典舞。没了内心情感的激发和带动,也就失去了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光彩。
中国古典舞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传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而恰恰是受内涵的支配和心理的节奏所表达的结果,这正是说明神韵是支配一切的。“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这一口诀形象、准确的表达了形和神的相互关系与内在联系。
劲
“劲”即赋予外部动作的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中国古典舞的运行节奏与有规则的2/4,3/4,4/4式的音乐节奏不大相同。它往往是在舒而不缓、紧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由而又有规律的“弹性”节奏中进行的。
“劲”不仅贯穿于动作的过程中,在结束动作时的劲更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戏曲、芭蕾舞、武术套路都是十分重视动作结束前的瞬间节奏处理,中国古典舞更不例外,它有如下几种典型的亮相劲头:“寸劲”一一体态、角度、方位均已准备好,运用一寸之间的劲头来“画龙点睛”;“反衬劲”──给予即将结束的体态造型的一个强度很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强化和烘托最后造型;“神劲”──一切均已完成,而用眼神及肢体作延伸之感,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
律
“律”这个字它包涵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两层含义。一般说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这“顺”是律中之“正律”,动作通过“顺”似乎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不顺则顺”的“反律”也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产生人体动作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逢冲必靠、欲左先后、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审美性。无论是一气呵成、顺水推舟的顺势,还是相反相成的逆向运势,或是“从反面做起”,都是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变、幻之美,这正是中国“舞律”的精奥之处。
一、动作要领
1、旋转
(1)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技巧,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与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都是直体的,大都在额状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因此,动作长而舒展,延伸感强。身体的带动,手臂的带动,跨的带动都非常重要,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
(2)而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除了有直体旋转之外,很大的特点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的转,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塑造形象的。所以动作显出婉转中的修长,急带腾空中的延续,以及旋转螺形的变化,如反掖腿仰胸转,后退侧身转。
(3)以腰带动转的特点,形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转的起“法儿”的多种多样,而且多般是在动的过程中起的“法儿”。如大掖步转、扫堂探海转。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民族舞姿转“身法性”很强,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转,可以说是身法的待续和夸张。
(4)民族舞姿转的流动性与复合性比较强,空间变化幅度大,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转或由上往下的转,还有在转的过程中各种舞姿的复合和流动的特点。
2、翻身
(1)翻身是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独特的技巧形式,它是以腰为轴,身体在水平线倾斜状态下的翻转。动作自始至终贯穿着拧、仰、俯和旁提的形态。
(2)民族性强
(3)形象性强
(4)表现力强
3、弹跳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弹跳,在用力的方法上要求轻、漂,要求运动过程中松紧结合,发力要集中,过程的速度要快,讲究“发力在根,用力在梢”,讲究“寸劲”。在弹跳方面,我们民族的特性也越来越明显,难度越来越大。
4、节奏
古典舞在节奏上特点也很突出,这与我们民族音乐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我们民族音乐很少象西洋音乐那样强弱相同、有规律的匀速、脉动式的节奏,一般表现为弹性节奏和点线结合的特点。体现在节奏上多为附点(抻——赶)或切分(赶——抻)或是两头抻中间赶,或是两头赶中间抻,或是紧打慢做,或是慢打紧做等等。因此,所形成的动作的内在节奏,诸如则柔、动静、缓急、放收、吞吐……抑扬顿挫、点线结合等,从而产生我们特定的动律特点和韵律感。
二、训练方法
舞蹈的地面训练,是舞蹈训练的一种空间占有形式。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在形式上包含了地面训练。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柔韧训练(俗称为软开度训练),力量训练(又称为能力训练),技术、技巧动作训练三个方面。柔韧、力量、技术技巧是构成舞者职业生涯的三个主要技术性成分,亦是一名职业舞者所必须具备和达到的身体基本条件和技术条件。
地面训练,就是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为舞者身体柔韧性、力量、技术技巧动作的具备与掌握,给予基础的、全面而系统的训练。地面训练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由地面训练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的。
(一)坐姿
基础训练中的坐姿是:双腿伸直绷腿端坐于地面,躯干直立,气息松弛地存放于腹部横膈膜处,沉肩,双手以手指尖为点置放于身体两侧地面的一种姿态。它的具体要求是:
(1)后背直立,并在动作过程中保持此形态。
(2)坐姿平伸的双腿绷脚,用力意误集中在双脚的脚趾尖上,大腿肌肉松弛。
1.绷脚与勾脚
绷脚与勾脚是地面基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涉及动作的基本形态,更重要的是动作的用力方法和意识。绷脚与勾脚在训练的过程中包含着勾绷脚趾,它是一组存在内在逻辑关系的动作,一般来讲绷脚与勾脚放在一起练习。
(1)绷脚:自脚腕处用力,推动脚弓绷直再依次用力推动脚趾绷向斜下远处。
准备:坐姿
动作:自踝关节处发力推动脚弓向斜下方伸展,再由脚弓延伸至脚趾,形成绷脚。绷脚在动作形式上可有正的,外开的,单腿的,双脚的。
(2)勾脚:
准备:坐姿
动作:自踝关节处发力,经过勾脚趾、脚掌,将力量集中在踝关节处。勾脚在训练形态上可以有正的、外开的、双脚的、单脚的。勾脚的分解练习方式可处理为先做勾脚趾再做完整的勾脚。
2.压前腿
压前腿是以坐姿为基本姿态,双腿并直平伸,双腿在勾和绷的形态上,结合平伸手、双托掌手位,以拉伸柔韧度为训练目的的一个基本动作。在地面以髋关节为支点,躯干直立、气息松弛地存于横膈膜处,同时向前延伸和向下压。
准备:坐姿
动作:躯干直立,气息松弛,双手经平伸手到双托掌手位,并带动躯干向腿部贴拢。
教学要求:整个动作过程强调保持腿部的伸直和躯干的伸展。
3.压后腿
压后腿是以坐姿为基本姿态,前腿绷脚吸腿,后腿在外开、绷直的形态上向后向远拉伸。上身保持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与前腿同侧的手臂置于斜下位,撑地以保持身体平衡。与后腿同侧的手臂形成托掌舞姿,带动身体向后下压。
准备:(以左腿为例)坐姿,面向3点或7点,吸左腿,伸直右后腿,右手托掌、左手撑地。
动作:以托掌手为引领,带动身体向正后方下压,达到向后向远延伸至最大限度。
4.压旁腿
压旁腿有两种基本方式:
(1)双腿分别形成吸腿和旁腿,手位成托、按掌手位压旁腿。
(2)在横叉的姿态上压旁腿。
准备:(以左腿为例)坐姿,右腿吸腿、后背直立,左腿向旁向远伸直,双手成托按掌舞姿。
动作:在准备的姿态上,以托掌手引领,并带动身体向直膝伸直的一条腿贴拢。
一、 基本方位
前:第1方位,右斜前:第2方位,右:第3方位,右斜後:第4方位,後:第5方位,左斜後:第6方位,左:第7方位,左斜前:第8方位。
二、 手的位置与动作
(一)手型
男掌-女蝶姿
男剑诀-女指
男拳-女拳
(二)手臂的位置
1. 山膀
2. 托掌
3. 按掌
4. 提襟
5. 斜托掌
6. 高低手
7. 组合後之常用动作
(1) 顺风旗
(2) 双山膀
(3) 山膀按掌
(4) 托按掌
(5) 双托掌
(6) 斜托掌
(三)手臂的动作
1. 盖手
2. 撩手
3. 推掌(立掌)
4. 摊手
5. 盤腕(外上、内下)
6. 分手
7. 穿手
8. 双晃手
9. 小五花
10. 云手
11. 大刀花
12. 摇臂
三、 步位与步法
(一)步位
1. 正步
2. 小八字步
3. 大八字步
4. 丁字步
5. 虚丁步(前点步)
6. 虚步
7. 踏步
8. 大拽步
9. 弓(箭)步-(1)正弓步(2)横弓步
10. 扑步
(二)步法
1. 圆场步
2. 蹍步
(1) 单蹍步
(2) 双蹍步
3. 花梆步(男、女)
4. 磋步
5. 垫步
6. 跺泥(男)
7. 跑跳步
四、 蹲的动作
(一)正步蹲(半蹲、全蹲)
(二)小八字步蹲(半蹲、全蹲)
(三)大八字步蹲(半蹲、全蹲)
(四)踏步蹲
五、腿的动作
(一)吸腿
1. 前吸
2. 旁吸腿
(二)端腿
(三)拽腿
(四)跨腿
(五)片腿
(六)撩弹腿
1. 前撩弹腿
2. 旁撩弹腿
(七)大踢腿
1. 前踢腿
2. 踢十字腿
3. 踢旁腿
4. 踢片腿
5. 踢盖腿
6. 踢後腿
7. 踢紫金冠(女)
8. 跳叉
六、 腰的动作
(一)耗腰
(二)前腰
(三)後腰
(四)旁腰
(五)单腿重心下腰
(六)单腿跪下腰
(七)小涮腰
(八)涮腰
(九)姿态斜腰
(十)大拽步旁腰
(十一) 风火轮
(十二) 卧鱼(坐盤)
七、舞姿
(一)立身射雁
(二)大射雁
(三)斜探海
(四)探海(後腿)
(五)拧身探海
(六)掀身探海(女)
(七)踹燕(前腿)
(八)旁腿躺身
(九)金鸡独立
(十)老鹰展翅
(十一) 环动
(十二) 紫金冠(女)
八、 旋转
(一)平转
(二)跨转
(三)反跨转
(四)上步拽转
(五)踏步拽转
(六)後腿侧身转
(七)後腿侧身跳转
(八)斜探海转
(九)旁吸腿转(男)
(十)探海转
(十一) 点步转
九、翻身
(一)踏步翻身
(二)上步翻身
(三)点步翻身
(四)吸腿翻身
(五)悠后腿翻身
(六)反跨腿翻身
(七)串翻身
(八)刺翻身
(九)探海翻身
十、 跳跃
(一)跳跃动作
1. 吸腿跳
2. 大射雁跳(单起单落)
3. 射雁跳(双起单落)
4. 射雁跳(不换脚单起单落)
5. 盤腿跳(女)
6. 斜探海跳
7. 劈腿跳
8. 劈腿射雁跳
9. 单腿变身射雁跳
10. 单腿变身跳
11. 单腿变身跳卧鱼
12. 剪式变身跳
13. 雁式跳(双起双落)
14. 雁式跳(单起单落-向前)
15. 单腿变身雁式跳
16. 撕腿跳(摆腿跳)
17. 撩腿越(女)
18. 倒踢紫金冠(女)
19. 跳卧鱼(双起双落-女)
20. 跳跃的辅助动作
(1)上步(切步)
(2)错步(追步)
常用毯子功技巧
一、靠墙倒立
二、扶地下後腰
三、前软翻
四、後软翻
五、前滚翻
六、後滚翻
七、侧翻(虎跳)
八、侧空翻(蛮子)
九、硬脚柱(乌龙脚柱一,男)
十、软脚柱(乌龙脚柱二,男女)
十一、 後手翻(冒小翻)
十二、 鱼跃前滚翻(高毛)
十三、 前手翻(加冠)
十四、 头手翻(按头)
十五、 叠筋(屈身起、地蹦)
十六、 旋子
十七、 扑虎
十八、 抡背
十九、 扫堂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