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X、流明、坎德拉这三者有什么关系?不通色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024-12-22 16:44: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发光强度简称光强,国际单位是candela(坎德拉)简写cd。Lcd是指光源在指定方向的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光源辐射是均匀时,则光强为I=F/Ω,Ω为立体角,单位为球面度(sr),F为光通量,单位是流明,对于点光源由I=F/4 。光亮度是表示发光面明亮程度的,指发光表面在指定方向的发光强度与垂直且指定方向的发光面的面积之比,单位是坎德拉/平方米。对于一个漫散射面,尽管各个方向的光强和光通量不同,但各个方向的亮度都是相等的。电视机的荧光屏就是近似于这样的漫散射面,所以从各个方向上观看图像,都有相同的亮度感。   勒克司(lux,法定符号lx)照度单位,为距离一个光强为1cd的光源,在1米处接受的照明强度,习称:烛光.米。亦即距离该光源1米处,1平方米面积接受1lm光通量时的照度。 流明,光通量的单位。发光强度为1坎德拉(cd)的点光源,在单位立体角(1球面度)内发出的光通量为“1流明”,英文缩写(lm)。 什么是色温? 色温对我们的视觉有什么影响? 色温的单位是度k, 也就是绝对温度的单位,摄氏--273度c是绝对温度0度k,所以说水的冰点是273度k,沸点是373度k。
色温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宇宙在没有太阳,没有任何发光体的恒星时,这时的温度是0度k,就是如黑洞一般任何物质都是黑色的;当物质被加热(如太阳燃烧到表面温度的5000度k)时物质所辐射出的能量,其中就包含可现光的频谱红.澄.黄.绿.蓝.靛.紫及红外线.紫外线.γ.β射线等等不同的频谱。
色温是发光体表面的温度,所产生出的频谱与光源的强度大小无关,也就是说,此光源照到一张白纸时看起来的感觉; 如在钨丝灯光下看一张白纸就是红红的,在日光灯下(4,500度k)就有点偏黄,在日正当中时有点偏紫,所以在赤道地区的风景海水特别的湛蓝,蓝到有点偏紫(约13000度k~15000度k) 。
以钨丝灯泡来说,钨丝被通电加热到约2,200度k,其所产生的光线是近于红色; 日光灯是用电子撞击荧光体,其撞击时所产生的色温是约4500度k ;标准crt电视的p22荧光体被电子撞击时所产生约7,300度k的色温。而我们中国人习惯的电脑显示器的色温则是9300度k。
色温是人眼对发光体或白色反光体的感觉,这是物理学.身理学与心理学的综合复杂因素的一种感觉,也是因人而异的。色温在电视(发光体)或摄影(反光体)上是可以用人为的方式来改变的,例如在摄影上我们用3,200度k的白炙热灯(3,200度k),但我们在镜头上加上红色滤光镜滤通过一点红光线使照片看起来色温高一点;相同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在电视上减少一点红色(但减太多多少也会影响到正常红色的表现)让画面看起来色温高一点。
在色温上的喜好是因人而定的,这跟我们日常看到景物景色有关,例如在接近赤道的人,日常看到的频均色温是在11000度k(8000度k(黄昏)~17000度k(中午)),所以比较喜欢高色温(看起来比较真实),相反的,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平均色温约6000度k)的人就比较喜欢低色温的(5600 度k或6500度k),也就是说如果您用一台高色温的电视去表现北极的风景,看起来就感觉偏青;相反的若您用低色温的电视去看亚热带的风情,您会感觉有点偏红,所以这也是摄影师要用他的摄影机去做一些色温上的调和工作的时候,选择滤光镜及底片或vcam摄影机上的色温选择并考虑到观众的显示设备(如电视或电影放映机上的色温)来做调和,便观众能到最接近实际景色的感觉。
话说回来,电视或者显示屏的色温是如何界定的呢?因为在中国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在8000度k~9500度k之间,所以电视台在节目的制作都以观众的色温为9300度k去摄影的。但是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们有差异,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温约6000度k为制作的参考的,所以我们再看那些外来的片子时,就会发现5600度k~6500度k最适合观看。当然这种差异使我们也会因此觉得猛的看到欧美的电脑或者电视的屏幕时感觉色温偏红,偏暖,有些不大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