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难种植吗?该如何种植呢?

蘑菇有哪些种类? 种植哪种好?
2025-01-03 08:17:5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 原料及其配方
一、原料。栽培蘑菇的主要原料是农作物的秸杆(如稻草、麦草、玉米杆、油菜杆等)、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野草和家禽、家畜的粪便等。另外,添加一定量的矿物质元素。
二、配方。(以0.25亩种植面积,净播1000平方尺为计量单位)。
原 材 料 单位 数 量 原 材 料 单位 数 量
菌 种 瓶 100 农家肥 担 40-50
干稻(麦草) 斤 3000-3500 尿 素 斤 20-25
蘑菇专用肥 斤 200 石 灰 斤 50-80
油 枯 斤 200-250 菌 膜 斤 18
其中无尿素,可用n、p、k为15-15-15的复合60斤,或n、p、k为13-5-7的复合肥120斤替代。

(2)、 堆料发酵
1、堆料时间:最迟应在9月10日前。水稻收获后,及时抢晴天晒干稻草,尽快、尽早堆料。
2、堆料的方法:在决定宜种菇的稻田内建堆。料堆宽2m,高1.5m,长度不限。一般100瓶菌种的料可堆长约8-9m。技术要求:稻草要干,不宜用霉烂稻草堆制。堆料头一天,稻草要充分预湿,建堆前,蘑菇专用肥、油枯、尿素等混和均匀。千万注意:不能将尿素与石灰混和。在建堆时,先铺稻草,并将草棚改散,再泼粪水,后撒配料(辅料)。每层稻草厚度15-20㎝,共堆10-12层。料堆顶部建成屋脊形,防雨水进入。料边四周要堆直,不能下大上小或大肚细腰,必须堆制规范,以利发酵。
3、翻堆:堆沤时间22-25天,翻堆要求:必须将培养料上下、生熟翻匀,做到内往外翻,四周往中间翻,上部往下部翻,下部往上部翻,翻匀堆直。第一次翻堆时,边翻堆边撒石灰。料如果偏干,可将石灰化入水中,泼在料上。建堆规格:第1-2次翻堆,料堆宽应每次缩窄10㎝;第3-4次时,每次放宽10㎝,其高度不变,长度缩短。培养料含水量要求:以成人用手捏紧一把稻草指缝间滴水滴数计算,建堆时约15-20滴,第一次翻堆时10-15滴,第二次翻堆时5-7滴,第三次翻堆时4-5滴,第四次翻堆时3-4滴。设置排气孔要求:从翻堆第三次开始,在料堆的正中应设两排间距为1m×0.8m,直径10㎝的排气孔,以改善通气状况,利于发酵和排除氨气。料堆好后含水量在60-65%左右,用手紧握,指缝间滴水2-4滴;⑤ph值在7.5-7.8之间。

(3)播种
1、种菇稻田土壤要求。一般壤土、泥土或壤沙土为宜,不宜用沙土。
2、搭棚架、开厢。搭建棚架的标准:以100瓶菌种为例,可建一个棚。棚宽10m,长15m,可开7-8厢,或建两个棚,棚宽8m,长10m,可开6-7厢。每厢之间留走道,两边的边厢宽50-60㎝,厢埂宽10㎝,除掉厢埂,净厢面宽40-50㎝,中间厢面,净厢面宽110-120㎝,走道宽40㎝。棚架顶端高度为1.7-1.8m,净播面68-70%。如只建一个棚的,应在棚中间顶端开排气孔(天窗),不少于两个,每个排气孔直径30-40㎝,排气囱高1.1-1.2m。大棚用专用黑膜覆盖。两头留可进出及通气的门,并挂上草扇遮光。
3、料上床。将发酵好的培养料,于播种前一天采用干净的箩篼挑运到已开好的厢面上,将料堆成红苕埂。播种时,将料抖松、拌匀、抖平,按厢规定宽度,使培养料在正常松紧情况下,厚度为15-18㎝,一般厚度不低于12㎝,不超过20㎝。培养料越薄,产量越低。培养料太厚,又造成浪费。
4、播种
①播种前菌种处理:掏种前一天晚上,要用75%敌敌畏,按药:水=1:1的比例,进行菌种熏蒸,以防止菌种瓶口及棉塞的污染。掏种前要用高锰酸钾水溶液,对瓶口、瓶身擦洗消毒,掏菌种所用工具和盛装容器要清洗消毒。菌种掏出后,分成黄豆大小颗料,不可揉搓。
②播种方法。根据每厢面积,分厢定量播种,先掏一半播种后,再掏另一半播种封面。具体方法:象撒谷粒一样,将菌种按厢均匀地撒在料床上。菌种要撒播均匀,第一次播种后,用草扒勾勾轻轻打料床,让部份菌种抖落在二层培养料中,同时再将另一半菌种均匀撒播在料床表面封床,并用草扒背面轻拍床面,保证床面平整。
③加盖清洁的报纸。播种后最好在料床表面覆盖报纸,播一厢盖一厢,以利发菌。
5、播种后管理。播种后的管理重点:通风、降温、保湿、防杂菌和补种。

(4)、 覆土
1、覆土时间。掌握覆土时间的原则:“料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料”。即播种后,菌丝往下吃料2/3时,不论播种时间长短即可覆土;播种后10天左右,最迟不超过15天,不论菌丝吃料深浅与否也即可覆土。
2、覆土的方法。将走道上的表土铲掉,用二层土挖翻扦细,边挖边覆土。
3、覆土的要求。泥土要求下粗上细,粗土小如胡豆,大如鸽蛋。覆土厚度4-5㎝。土壤干湿度以含水量50-55%为宜,即“捏得扁,搓得圆,不粘手或略粘手”为宜,土料偏干偏湿覆土效果都不好。土料一定要覆平,不能太薄或太厚。覆土料采用壤土、沙壤土、粘土、粘壤土均可,切记不能用沙土。
4、覆土前床面处理。覆土前料床要铺平,覆盖报纸的应揭掉报纸,用克霉灵2两、敌敌畏2两,兑水30斤(一背水),在料床均匀喷雾灭除杂菌,一般100瓶菌种的菌床面积喷施一背水即可。
5、覆土后管理。管理的重点是通风,保温,保湿,防杂菌。白天揭开两头薄膜通风,晚间关上。如遇气温偏高,晚上可不关;如遇气温低,白天也可不揭膜。如果土层偏干,可少通风,多保湿,确实遇干旱天太干的,可用清水喷雾床面,保持覆土层湿润。如果土层偏湿,又遇涝灾,则要多通风,少保湿。如土层出现杂菌,可用克雾灵兑水喷施中心病团。

(5)出菇、采菇
出菇期管理:出菇时,在菌丝扭结,菇床普遍出现豌豆大小菇蕾时,可少量喷施清水,到1-2天后,菇蕾有胡豆大小时,应增加喷水量。一般采菇后,除雨天外,均可喷水,特别是晴天,采后更应喷水。喷水的技术很重要,不能多喷,也不能少喷。具体标准要看天、看菇、看土干湿喷水。
采菇:采菇不以大小为标准,而以菇龄为标准。一般可见豌豆大小幼菇到采收时间:前3潮,2-3天可采收,4潮后,气温较低,3-5天采收,元月后,5-7天采收。但11月份高温时节,一天要采两次以上。总之,坚持“采嫩不采老,采早不采迟的”原则。
采菇方法:前3潮采用左右旋转扭菇法,第4潮后采用扯菇法。
采菇处理:采的菇要轻拿轻放轻运。边采菇边用刀将泥脚切掉,并一刀切平,不得留有泥脚。

回答2:

2004年,郭凡庆在村里的合资企业——弘海食品有限公司搞运输,他了解到食用菌加工原料短缺的信息,遂联合同村的几户菜农同厂里签订了种销合同。经过一年的摸索和尝试,终于成功掌握了平菇种植技术,蘑菇品质达到了有机品质认证标准。去年一年,仅郭凡庆一个人就购进了5万公斤原料。走进他承包的2个养菇大棚里,整整齐齐堆满了长满蘑菇的菌垛。满棚的蘑菇香气扑鼻,让人喜不自禁。原来的人手早就不够用了,他干脆又雇了几个人,自己则当起了“甩手掌柜”。

郭凡庆很有闯劲,也很有头脑,别人认为干不了的事,他只要认准了就是八匹马也拉不回来。种蘑菇难,种有机蘑菇更难,别人想都不敢想,他偏不信这个邪。他先是跟厂里死磨硬泡,终于得到了厂里的技术跟资金支持,但关键还得靠自己,下一步怎么走,几个人心里没有底。“别人能行咱们也能行”。郭凡庆一席话让大家坚定了信心。几个人于是四处拜师求教,他们下新泰、到聊城,只要听说有人搞过食用菌,就必定前去拜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觉得差不多了,几个人开始了第一次尝试。他们先进行小规模试种,没想到居然成功了。紧接着开始大规模种植,结果到了该出菇的时间,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几乎所有的菌袋纹丝不动,偶尔长出蘑菇也是畸形,厂里的技术人员也无可奈何,大家都傻眼了,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郭凡庆。温度?湿度?通风?消毒?谁也吃不准。怎么办?付出大量心血,转眼就要血本无归。“不行!找原因!”郭凡庆的倔脾气上来了。几番周折,终于查出问题出在菌种上。供应商欺负几个人不懂,以次充好,把劣质菌种高价卖给了他们。经过一番较量,公道算是讨了回来,损失也挽回来了,可教训却让所有人寒了心。还干不干?接下来怎么干?难题一个个接踵而至。“接着干!“郭凡庆力排众议,重新开始,重新进料,重新装袋……一切从头再来。为了买到好菌种,他专程赶赴聊城,用诚心打动了对方,两人不仅成了生意上的伙伴,更成了一见如故的朋友,也为之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他虚心向请来的技术老师求教,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到了一手实用可行的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种植的蘑菇很快就见到了效益,一年下来去掉各种费用,净赚12万多元。

回答3:

一、原料。栽培蘑菇的主要原料是农作物的秸杆(如稻草、麦草、玉米杆)和菌 种 瓶
堆料发酵 农作物的秸杆(如稻草、麦草、玉米杆)要剁成节,(不要有霉变的)泼洒生石灰水翻和,堆堆,用薄膜沤15-20天
二、装袋,将发酵好的培养料,用袋装好装紧实,把两头扎实。
三、灭菌在蒸锅中蒸24小时保持80-90度
四、接种,用小麦接种
五、播种
六、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