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
古时候在北方称为“角黍”,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扩展资料
一直到至今,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2019年9月,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的“粽子国际标准”提案在第21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亚洲区域协调会(CCASIA21)上通过立项审查。此举将有助于中国传统裹粽非遗传承技艺走上国际,更好地推动中国味的粽子走向世界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粽子
粽子由来
粽子的得名粽子最早叫“角黍”,《本草纲目》上记载道:“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
叶之形,故曰粽。”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又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又说为了纪念伍子胥,还有的说为了纪念曹娥
。闻一多先生《端午考》则认为端午起源于古代南方吴越民族的图腾祭,比普遍流行的屈原说更早
。但千百年来,端午起源于屈原的说法更加深入人心,大概是因为他的爱国精神感人肺腑。
粽子的历史两千多年来,粽子的形态也不断演进。从春秋时期人们的“角黍”,以及“筒粽”(用
竹筒装米密封烤熟),发展到了东汉末年人们用草木灰水浸黍米而做成的枧水粽。到了南北朝,粽
子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唐代时候,粽
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明代则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材料更有豆沙
、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日渐,而现在粽子的品种更为新鲜和味道更丰富多彩。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角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