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均写在田字格左半部分,采用上下对齐,占左上格、左下格两个格子。如下图:
大于,可以用数学符号表示为>,当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大时使用大于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小于,当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小时使用小于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当一个数值与另一个数值相等时,使用等于号“=”表示。举例:a=3,b=3,a与b相等,即a=b(a等于b)。
其他不等式符号
把“>”,“=”这两个符号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到符号“≥”,当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大或两数相等时,使用大于等于号"≥",读作“大于或等于”,有时也称为“不小于”。对于任意两实数a,b,都可在同一数轴上找到其对应点A,B。若点A在点B右侧或A与B重合,则a≥b。
同样,把“<”,“=”这两个符号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到符号“≤”,读作“小于或等于”,有时也称为“不大于”。小于等于是一种判断方式,用来表示不等式左侧的值小于等于不等式右侧的值,经常在各种数学或编程中出现。在命题中,小于等于是小于或者等于,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即可成立。
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运算符号">","<","="。
大于号是数学中不等式运算符号的一种。大于号被广泛运用在算数中,是小学必学的内容。1655年沃利斯曾以表示“等于或大于” ,到了1670年,他以及分别表示“等于或大于”和“等于或小于”。
发展历史
英国人里哈奥特于1631年开始采用现今通用之“大于”号“>”及“小于”号“<”,但并未为当时数学界所接受。直至百多年后才渐成标准之应用符号。
庞加莱与波莱尔于1901年引入符号<<(远小于)和>>(远大于),很快为数学界所接受,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