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瓜条为什么又短又粗?叶片主防什么病害?

品种没问题。
2024-11-22 12:14:2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西葫芦瓜又短又粗的原因有:

  1. 疏瓜不合理。留瓜多、不疏瓜,造成瓜条营养不足,其生长、发育会受抑制,“短粗瓜”易发生。

  2. 点药不规范。在西葫芦果实发育过程中,点花药浓度过大,点花药时间过早,易导致瓜条发育不正常。

  3. 水肥过多。水大、肥大伤根,吸水、吸肥能力下降,西葫芦地上部分肥水供给不充分,也易使得瓜条畸形。

  4. 温度、气候影响。早春大棚气温、地温低,光照弱,通风透光性差,叶片光合效率低,营养积累少,容易形成短粗瓜。

  预防措施:

  1. 定植前,基肥搭配以农家肥(鸡粪、鸭粪)20方左右与复合肥150斤左右混施,长效加速效,满足西葫芦整个生育期生长、发育的养分需求。

  2. 西葫芦坐瓜后,一方面注意棚室保温、增光。白天温度保持在20—22℃,夜间温度12—14℃。及时擦拭棚膜,通过摘叶、吊蔓,增加植株间通风透光性;另一方面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500倍液混多聚硼1500倍液。

  二、西葫芦叶片容易发生的病害有:

  1. 西葫芦病毒病:
    发病时叶上有深绿色病斑,重病株上部叶片畸形,变小,后期叶片黄枯或死亡,病株结瓜少或不结瓜,瓜面呈瘤状突起或畸形。
    西葫芦病毒病防治方法: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及时清洁田园,铲除杂草,培育壮苗,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喷一次,连喷3次。

  2. 西葫芦霜霉病

    西葫芦霜霉病病斑小,一般呈现褐色多角形。一般先从叶背面开始发生,初为水渍状小点,逐渐为多角形褐色病斑,病斑融合后造成叶片枯黄。湿度大时叶片背面为紫黑色霉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适当控制浇水,保护地栽培注意增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培育无病壮苗,增施有机底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落叶。每亩用5%百菌清粉尘1千克喷粉,7天喷1次,连喷2-3次;发现中心病株后用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 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64%杀毒矾4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视病情发展确定用药次 数。还可用糖氮液,即红糖或白糖1%+0.5%尿素+1%食醋+0.2%乙磷铝,7天喷叶面1次。

  3. 西葫芦白粉病

    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叫背及幼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病斑,叶正面多,而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病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后期菌丝老熟变为灰色,病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而后小粒点变黑。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切忌空气湿度干湿交替出现。发病初期喷晒20%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如病害蔓延或加重,可选用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各等份混合用药,配比成800-1000倍液叶面喷洒。

  4. 西葫芦灰霉病

    要为害西葫芦的花、幼果,叶、茎或较大的果实。发病初期花和幼果的顶部为水浸状,逐渐软化,表面密生绿色霉菌,致使果实萎缩、腐烂、有时长出黑色菌核。

    防治方法:生长前期及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降低湿度。此外,加强棚室管理,苗期、果实膨大期及时摘除病叶、病花及黄叶,保持棚室干净,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可喷洒 50%速克灵可湿性扮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也可在傍晚喷撒10%杀毒灵粉尘剂,每亩用药1公斤,隔10天喷1 次,连续喷3次。

回答2:

西葫芦结瓜不好,长得又短又粗,都成了“短粗瓜”, “短粗瓜”的形成与早春季节西葫芦花芽分化不良有关。由于该期棚室气温、地温低,光照弱,通风透光性差,叶片光合效率低,营养积累少。再加上西葫芦根功能下降,对于肥水的吸收、运输、利用受阻,从而导致西葫芦花芽分化不良。 另外,在西葫芦果实发育过程中,点花药浓度过大,点花药时间过早,易导致瓜条发育不正常;留瓜多,不疏瓜,造成瓜条营养不足,其生长、发育会受抑制,“短粗瓜”易发生;水大、肥大伤根,吸水、吸肥能力下降,西葫芦地上部分肥水供给不充分,也易使得瓜条畸形。 叶片主防一、病毒病 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甜瓜花叶病毒(MMV)感染引起发病的西葫芦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叶脉透明,略有皱缩,病株较健株略矮,重病株叶片上发生深绿色疱状病斑,叶片畸形、叶小,后期叶片黄枯或死亡,病株生长缓慢,坐蕾、开花结瓜少或不结瓜,严重影响西葫芦产量。 二、灰霉病 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侵染引起。主要为害西葫芦的花、幼果、叶、茎或较大的果实。发病时,病菌先侵染凋谢的花朵,长出灰色霉层后再侵入瓜条,造成脐部迅速变软、萎蔫腐烂,病部密生灰色霉层;染病的花落在叶片上,引起叶片发病,产生大型枯斑,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明显,表面生有少量灰霉。茎蔓受害,引起局部腐烂,严重时使茎蔓折断,整株死亡。 三、白粉病 由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和瓜类单丝壳菌侵染引起。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面及幼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病斑,正面多于背面,其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粉斑,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用手轻轻可抹去白粉。后期菌丝老熟变成灰色,在病斑上生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最后变为黑色。四、褐腐病 由接合菌亚门瓜笄霉菌侵染所致。该病主要为害幼瓜和花。一般在播种后35~40天开始发病,病菌白花蒂部侵入逐渐蔓延到幼果,被害果实从顶部向下随着病菌的蔓延扩展快速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绵毛,但无异臭味,随着腐烂病果颜色转变为褐黑色,少数情况下成熟的果实也受害,局部变褐软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