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民俗二三事
将中国较重要的传统节日统计归纳为20个,其中来自日月时令交会的,或与之有关系的有16个:春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已节(三月三日),清明节,天贶(kuang)节(六月六日),夏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都与时气节奏大有关系;几个表面与时气无关的,比如端午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节,细查古制,也有时令的讲究。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回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避五毒乃是过“端午”之初衷。腊八,祭灶以及除夕节,都是春节的“伴节”,自然也是与时气相关的,而其余四节正月初七的“人胜节”,四月初八的“浴佛节”(释家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鬼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水宫大帝诞辰)”则来源于传说,神化和宗教.
1、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2、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 3、春节(农历一月一日) 4、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 5、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 6、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 8、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附:七夕话乞巧节
昨天是旧历的七月七日,过去传说,七月七日晚上,天上的牛郎织女要从隔开
的银河上踏过喜鹊组成的桥相会。这当然不是事实,横跨银河系两侧的距离长
度是以千万光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即便乘坐与光线一样快的飞行器,跨过银河
系也绝对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
话虽如此,但这个传说却以其凄美感人,长久以来在我国普通老百姓里流传。
有人说,七月七日这天应该定为中国的情人节,她表现了古代相爱的男女之间
淳朴,真挚和经得起时间和空间考验的爱情。。但也许在今天玩世不恭的男女
看来,隔着一道茫茫的天河引颈长望,既不现实,挑着一对“电灯泡”孩子一
年一度的匆匆相会,也实在乏味,倒不如在震耳欲聋的酒吧间里,扭啊扭,或
者春风一度,各别东西,来得实惠,刺激,又不负责任。
固然,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青年男女在那个礼教森严的社会里,追求
自由恋爱幸福的艰难,但恰恰唯其艰难和险阻,才激发起坚韧和持久,因此,
这个故事才会长久地在人们中流传,才会附丽到七月七日这个仲夏夜的晚上,
遥望星汉灿烂,而天河渺渺,独有天孙(织女星)闪闪烁烁,向着彼岸的河鼓
(牛郎星)传递着她那永恒的爱。而那种“杯水主义”,除了感官的一时享受
以外,实在不能谈到多少精神价值。
早在汉代,《大载礼记·夏小正》就说:“是月织女东向,盖言星也”,也就
是说,至少在汉时,人们已经注意到织女星在天空中的运行规律,以七月显得
最为突出。《史记·天官书》说织女“是天帝外孙。”,也就是天孙的由来。
《星经》:则说“牵牛,名天关。”,牵牛星就是牛郎,而河鼓则是后来转义。
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故事的最早来历可在西晋文学家傅玄的《拟天问》里发
现,他说:“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这个传说可能起源在更早的东汉。
清末王湘绮的诗里写到:
“厮养娶才人,天孙嫁河鼓,一配匆匆终百年,粉泪簪花总不语。”
他看到的是匹不匹配的问题,而更向往的是:
“春来江上霞如绮,锦水鸳鸯不独飞。”
南朝时候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了那时江汉地区,七月初七日这天夜晚,
家家户户的妇女结扎彩丝线,空很细的针,有的人用金、银、黄铜做成针,把
瓜、果等摆列在庭院中,向织女星神乞求智巧。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织网,就
认为是织子星神降临的显示。也就是说,七月七日这天晚上,不只有牛郎织女
相会的意义,而且有向织女星神乞求智巧的意义。织女星作为民间传说里的纺
织女神,她是古代劳动妇女勤劳智慧的象征,古代妇女在这天晚上,通过结扎
彩丝线这样的女红活动来祭祀她,希望从她那里得到智巧的源泉,所以七月七
日晚上,又被称为“乞巧节”,这是一个有进取精神的节日。
后来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写到北宋盛时,七夕分外热闹,“七夕前三
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节,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
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
铺陈磨喝乐(注)、花瓜、酒灸、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谓之
‘乞巧’。”。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与周密的《武林旧事》所记载的南宋
临安七夕夜与北宋的庆祝活动大致相同,比起南北朝时期,乞巧节在两宋的活
动更丰富多彩了。
我喜欢乞巧节,她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民多元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启迪
智慧和勾起对爱情遐想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