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中,か、た、ぱ行的辅音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别。发送气音时,喉部较松弛,有明显粗重的气流从口腔喷出,发不送气音时,喉部紧张,送出的气流微弱。送气音位于词首,不送气音位于词中和词尾,但不区别词义。实际上,很多语言都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别。在英语中,清塞音如果位于词首或重读音节的开头,通常是送气音,例如在pen(笔), ten(十), Ken(人名肯)中,但是送气与否没有区别意义(不能别义),也就是说这些辅音在其他位置,比如音节末或以“s”开头的辅音丛里(如 spun, stun, skim中的“p、t、k”),往往以不送气的变体出现。在很多语言里,如印地语、冰岛语、韩国语、泰语、希腊语中,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是对立的音位。
浊音是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音。元音均为浊音,辅音中的鼻音、边音、半元音也是浊音。英语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区分清浊,如p /p/和b /b/。英语的清塞音,尤其在词首和词中的重音前送气很强,如pin里的p是[pʰ],同汉语的p。在s后面的清塞音不送气,如spin中的p [p],发音同普通话的b,注音符号是ㄅ,而英语的b [b]也是不送气,以没有浊塞音的汉语方言为母语的人听起来和不送气清塞音没有区别,学习时会受母语影响而将英语的浊塞音清化成不送气清塞音,须注意清浊音的区别并多加练习才能将浊塞音发好。
德语情况和英语类似,也是区分清浊音,而清塞音通常送气,而s后面的清塞音送气较随意,但南部一些方言,如奥地利德语清塞音也倾向不送气。此外,德语词尾的浊音字母清化,如Tag [tʰa̙ːkʰ]。
现代罗曼语族(包括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也区分清浊音,但其清塞音不送气,如ta发音类似普通话的“搭”而非“他”。在母语没有浊塞音的人听起来,ta和da的发音难以区分。而以上述语言为母语的人说英语时,也经常带有将清塞音不送气化的口音,比如他们说的pig [pɪg]接近汉语口音英语的big [pɪk]。法语因字母r弱化为小舌擦音,/kr/, /tr/, /pr/等辅音连缀的听感接近送气音。而意大利语当/p/, /t/, /k/紧接在/r/或/l/之前时送气。
俄语区分清浊,清音不送气。词尾的浊音声母发生清化。辅音簇中向前发生连清或者连浊的变化。
日语的塞音有清浊音之分,而送气区别并不作为音位考虑。清塞音和塞擦音,包括か行、た行和ぱ行在词首送气,而词中送气很弱,这并非浊化。日语的“半浊音”pa行实为清音。日语古代存在浊化现象,即复合词第二个词词首若为清音,可能发生浊化(依具体词而定),尤其在之前为拨音时,通常发生连浊(は行可能浊化成为ば行,也可能发生“半浊化”,即成为清塞音ぱ行)。浊化在假名上加浊音符号来表示。
除此之外,日语还有半浊音,由は行假名添加半浊音符号表示。此外,“は行”中只有“ふ”的辅音发作清双唇擦音 [ɸ] ,这是“は行”辅音经历了 [p → ɸ → h] 的变化所留下的残留。由于“は行”在奈良时代发作p,在平安时代发作[ɸ]的缘故,五十音图才把它归类为双唇音,这是一个历史遗留现象。外来语中有人发 f 的音。由于“现代日语在“っ”的后面以及汉语词中“ん”的后面接续“は行”发音的时候“は行”都会变为“パ行”(p)的发音,出现连浊的时候也是变为“バ行”(b),而不是浊喉擦音[ɦ]”;因此可以说明““は行”的音位就不是h而是p,按擦音化规则除上述“ふ”的场合以外都变为了h。
鼻浊音是日语中浊音的子音发音时由鼻子发音,所产生的声音。只有が行(か行的浊音)有可能用鼻浊音的方式发音,以国际音标符号为 /ŋ/。鼻浊音的发音是软颚鼻音,和ま行的发音/m/和な行的发音/n/都属于鼻音的一种。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不是都有的。所有辅音都在下表中这张表就比较全了,接下来的学习中就不接触到这部分。
可以看见
か、さ、た、は行有浊音。还有表圆圈的ぱ行。这些构成了全部的平假名。
对应的还有相同排列的偏见名(只是写法不同,原则相同)。最后加上汉字就是日语字的全部了。
普通话中送气不送气是分开的,日语中不分,分清浊。
例如た,罗马音为ta,你可以读为“他”或者“搭” (按普通话)
再看だ,罗马音为da,但是如果按普通话拼音一样读“搭”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此音为浊音,而汉语普通话中没有b、d、g浊音(注意是普通话,某些方言里是有的!)
か行、ぱ行同理。
鼻浊音就是ng-,舌根抵上腭发出。が行如果出现在词语中间,可读成鼻浊音,如ひがし,但现在日本人一般不这样读了。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是汉语中的说法,日语中分的是元音和辅音,辅音中包括清音和浊音。不过清音与送气音类似,但气息呼出的不如汉语强。
清音包括か行、さ行、た行、な行、は行、ま行、や行、ら行、わ行、ぱ行
P.S:虽然ぱ行称为半浊音,但发音本身属清音
浊音包括が行、ざ行、だ行、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