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被称为是“中国的两弹元勋”。他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70年代初以来,在组织、领导、规划新的核武器工作方面,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是中国核武器理论杰出的奠基者。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共23位,截至2019年3月,仅3人健在:
1、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出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1998年12月10日逝世。
2、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南开封,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是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 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1968年10月26日逝世。
3、郭永怀,1909年4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他是空气动力学家,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突出贡献。1968年12月5日逝世。
4、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09年10.31日逝世。
5、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出生,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浙江湖州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1992年6月28日逝世。
6、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出生于江苏吴,光学专家。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 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2011年7月21日逝世。
7、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出生于吉林长春,理论物理学家。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2007年2月28日逝世。
8、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出生于安徽宁国,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2017年2月12日逝世。
9、陈芳允,1916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黄岩,无线电电子学家。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并为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2000年4月29日逝世。
10、黄纬禄,1916年12月18日出生于安徽省芜湖,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任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2011年11月23日逝世。
11、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出生于浙江湖州,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曾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2012年12月15日逝世。
12、吴自良,1917年12月25日出生于浙江浦江县,材料学家。1948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分离铀235同位素方面作出突出贡献。2008年5月24日逝世。
13、钱骥,1917年12月27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1983年8月28日逝世。
14、程开甲,1918年8月3日出生于江苏吴江,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开创、规划领导了抗辐射加固技术新领域研究。是中国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的开创者之一。2018年11月17日逝世。
15、杨嘉墀,1919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 基者。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2006年6月11日逝世。
16、姚桐斌,1922年9月3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1968年6月8日逝世。
17、陈能宽,1923年5月13日出生于湖南慈利县,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核武器爆轰物理学的开拓者,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和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立下功勋。2016年5月27日逝世。
18、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怀宁,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1986年7月29日逝世。
19、朱光亚,1924年12月25日出生于湖北武汉,核物理学家。1957年后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朱光亚出任工程院首任院长。2011年2月26日逝世。
20、于敏,1926年8月16日出生,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对中国核武器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2019年1月16日逝世。
21、王希季,1921年7月26日出生于昆明,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是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
22、孙家栋,1929年2月出生于辽宁复县,是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他担任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中巴资源卫星三个我国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的总设计师,负责上述三个工程大系统的总体设计、技术决策和技术协调。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
23、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出生于湖南长沙,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参与并领导开展了爆炸物理、辐射流体力学、高温高压物理、二维流体力学、中子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为弄清核武器产品内部的运动规律,为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奠定了基础。
扩展资料:
“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它的诞生代表着我国走上了军事大国的道路,同时也为以后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导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两弹一星”代表着我国国防建设的里程碑,为中国走向大国强国奠定了基础。“两弹一星”精神,是国防科技工作者的核心价值,并成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可贵民族精神。
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时,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程开甲、彭桓武;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1999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将“两弹一星”精神进一步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江泽民在大会上讲话指出: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两弹一星的辉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弹一星元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