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字是发源于山西的河东 那里是黄河的拐弯处 历史上的尧 舜 禹3帝全是这里人.想想也是毕竟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最早的有记录的“中国”这一称呼,是在陕西出土的一个古代的器物“何尊”上的铭文,大意是:周武王攻克殷商首都这一带后,在祭天的时候说:我现在开始拥有中国了。
“中”,原来的意思是一面旗帜。最早的“中”字的右边还有几横,代表旗帜上飘扬的流苏须。但这个旗帜不是随便放置的,商代人一般放在兵营或者什么地方的中间,这个旗帜一插,大家就聚集在它的周围,所以这个字就演变成中间、中心、中央的意思;“国”在一开始与现在所说的国家实际上是有很大差别的,“国”一开始的意思是一个城、一个邦或者一个邑。住在里面的人叫“国人”,住在郊外的人就是“郊人”。那么“中国”连在一起的意思就成了:在万国中处于中间的国,中央的国、最重要的国。
由此延伸出来,在地域上就是中原,就是一大片平原或者一大片地域中间的地方。这是“中国”的本来含义,所以,在古代很少说中国,中国,大家一般都称自己是中原人,因为中原代表了正统,我们文明的最早起源也是来自于中原的两河流域。但是这个词一直到清朝也没有包括我们这个国家的全部。
从政治上来说,“中国”就是等同于中央王朝,如唐宋时期的中央政府所管辖的范围。没有管辖到的,如北方有辽、金,西北有西夏,南有大理,就是今天的云南和相邻缅甸的一带,是一直到蒙古人才把他征服的。所以在唐宋的历史里,他们都不算中国。
从民族角度说,“中国”的含义往往是华夏诸族或者汉族,与他对应的所谓蛮、夷、戎、狄这些少数民族一般当时都不被认为是中国,我们会发现很多游牧民族其实是雅利安人的后裔,后来一直东迁,与东亚、中亚的游牧民族杂居,后来形成了很多新的族群,当然,这只是历史上的概念。
从文化上说,往往只有华夏文化或者汉文化才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直到今天,讲中国文化,还有这样的缺陷,很少想到今天的少数民族也是文化也应该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脑子里只想到汉族,因为这个文化的确有他的过人之处,要不然满清入主中原也不会费尽心机地讨好汉族知识分子,要子孙后代在文化上都要像汉人学习,但是我们也应该想到,少数民族的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特色,尽管与中原文化比起来没那么大气,但是你能否认藏族那深化的文化不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个概念是历史造成的,至今仍有影响,我们应该注意。
从地理上讲,当时的中国,只是中原地块,但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个概念在逐步扩大,因为当时周边地区一旦跟中原联系起来,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就要强调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是统治者还是他们的人民都以此为荣。比如,四川盆地原来是巴、蜀的地方,后来秦把他征服,到了汉朝他就变成了中国的一部分。所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史书里的中国有不同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