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形成与灭亡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就学术界而言至今也尚未有解释三国的成熟理论,因此很难区分客观与主观原因,所以只能通过自己对于各方面的资料进行探索。直接原因:一、魏国灭亡:“高平陵政变”。后期曹氏掌权者曹爽在公元249年被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曹爽被杀,军政大权尽归司马氏族,此为晋代魏朝,魏国灭亡埋下伏笔。而后于265年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二、蜀国灭亡:263年司马昭三路伐蜀,魏将邓艾先偷渡阴平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迫降守将马邈,后克绵竹,蜀军全线崩溃。邓艾乘胜进击,一鼓作气攻陷雒县(今四川广汉北),逼近成都。蜀后主刘禅惊恐失据,感到大势已去,在主降派劝导下,派人送上皇帝的印绶,并写信到邓艾那里请降。邓艾率军入成都,蜀汉灭亡。三、吴国灭亡:278年司马炎派杜预驻扎襄阳,为即将开始的晋灭吴战争作战前准备。279年晋武帝调集大军二十多万,兵分六路,水陆齐进,大举进攻东吴。280年西晋灭吴,皓降,吴亡。其他主管或客观原因,简单说下大致几条:魏:曹丕实施九品中正制,使得后期士族实力可以与国家政权相抗衡,司马氏家族只是其中之一,如果司马家族不取代魏,是不是有别的家族取代,是在不好说。1、曹爽太差劲,司马懿太狡猾了。2、曹髦也太差劲了,如果他有康熙擒鳌拜的智慧也不好说咯。反而被杀了。蜀和吴:1、物质经济制胜,前期由于北方战火,物质经济受到严重摧残,以至于出现三国,而后北方经过曹氏几代人的经营,北方经济物质压倒南方(古代经济的中心都是以北方的中原地区为主的),因此迟早南方政权会被北方所吞并。2、南方(蜀、吴)政权人才匮乏或没有得到重用。3、蜀、吴政权国君只懂享乐,荒废军政事务。4、当地当地士族与蜀、吴政权之间未能平衡。5、小人误国(僬周劝降蜀主刘禅)。我所知道的就这么些了,你如果还要更详细,那只能找研究三国的历史教授深入的去讲解了。给个采纳!
(蜀,灭亡,阿斗乐不思蜀)刘禅,刘备之子,于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蜀国皇帝,军国大事先后全权委任于诸葛亮、蒋琬等人,自己没有什么表现。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后,刘禅无力把持国政,宦官黄皓开始专权,蜀国逐渐衰败。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举家迁往洛阳,被封为安乐公,几年后去世。(魏,曹丕建立魏国时,得到大将司马懿的支持。曹丕死后,魏明帝曹睿即位,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专权时,篡位野心日益显露,魏帝曹髦曾气愤地对大臣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他来夺走皇位。”不久,曹髦策划除掉司马昭,结果事情败露,反被司马昭杀死。司马昭立曹奂为帝。从此,在曹魏政权中,再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司马氏的统治啊了。
263年,魏国灭蜀。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吴,灭亡,孙权之孙孙皓昏庸无道,即位后尽情享乐,好酒色,兴土木,搞得吴国“国无一年之储,家无经月之畜”,人民揭竿而起,朝臣离心离德。吴国的衰落,孙皓的昏庸,为晋的顺利灭吴,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