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推荐张祖庆 科普说明文教学的语感训练要义
在说明文家族中,有一类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文章,我们可以称为科普说明文。这类说明文,形式简短,知识性、科学性、逻辑性、普及性强;通常以读者的认识、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运用平实的表现手法,语言准确、周密、生动。此类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了解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
科普说明文教学最难处理是科学知识、说明方法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老师们很容易将课上成科学课或说明方法讲座课。很多老师在实践中,往往“买椟还珠”——误以为说明文的目的是给人以知识,在教学中就应当以此为主要学习目标。因此,他们处理科普说明文,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时,会千方百计地大量拓展关于该领域的知识:讲《冬眠》,教师搜集大量动物冬眠的知识给学生阅读;讲《太阳》,从黑子讲到到日食,从夸父逐日讲到后羿射日;讲《台湾蝴蝶》,教室成了蝴蝶标本展览室……这样大雨倾盆式的课外的知识轰炸,势必将语文课异化为常识课。在这样的课上,知识,似乎成了教学最核心的东西,而承载知识的语言与表达方式,则似乎成了附庸之物。这恰恰是买椟还珠,舍本逐末做法。
科普说明文,一旦入选语文教材,它就成了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有效载体。因此说明文教学理应具有语文课共有的特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而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核心则是语感。因此,科普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主要目标,将获取知识,领悟方法,训练语感有机地整合起来,这当是说明文教学的语感教学要义.。下面试结合《月球的自述》一课的教学简述如下。
首先,致力于说明结构的逻辑梳理。
科普说明文具有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对科学知识的说明,是按序列层层展开的。因此,科普说明文的语感教学,要致力于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和把握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结构。这对学生今后说话写文章有条有理是大有裨益。那么如何致力于说明逻辑结构的把握呢?在本课教学中,我着重抓两点: 第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说明思路。从整篇课文来说,《月球的自述》这篇说明文,其逻辑结构是按“月球概况”——“月球表面”——“中国人和月球的情感”这三个层次安排结构的。第一课时,我安排学生初读,读后让他们谈谈获得了哪些关于月球的知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第二层次是细读探究,感受表达清晰有序。整体感知课文后,第一课时教学课文1、2、3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开始让学生默读四、五自然段,这段内容的教学,我没有在知识上花过多的时间,只用了大约4、5分钟的时间帮学生梳理了课文第4、5自然段讲到的有关月球的知识,这个环节进行的简洁明快,目的在于省下更多教学时间,将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表达顺序上。比如,当学生把关于月球的科学知识概括出来之后,我说,如果老师原封不动地把这些知识复印给你们,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觉呢?这一问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叙述的条理性;再比如用多次引读的方式来感受知识介绍的因果关系。此外,我不仅引导学生关注句与句之间的条理和顺序,还引导学生从段与段之间来把握文章叙述的条理和顺序。比如,在学生归纳出了月球的知识后,我启发孩子思考:这些知识都是科学家考察月球后所发现的,但作者没有把它们写成一段,而是分两段来写,这是为什么呢?后来孩子就发现,有些内容是讲气候的,有些内容是讲地形和矿藏的,分成两段叙述更加条理。这样一梳理,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构出发理解文章的叙述方法。
第二,在知识要点的掌握过程中体会说明方式的丰富多样。
科普文总是承载着对科学知识普及的使命,但是这种普及只有通过生动有效的说明方式才能实现。因此,说明文的语感教学,在引领学生掌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点拨学生体会其说明方式的丰富多样。
当前,科普说明文教学中,教师也普遍重视了说明方法的介绍。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理性分析多,读书领悟少;单独讲解多,整合感悟少。老师们总习惯地在梳理知识之后安排单独的环节,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方法,那是什么方法。说明文教学,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模式:学习知识——研究写法——联系生活。本来并没有情节的说明文,被老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杠杠;本来叙述简洁理性的语言,被老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这样一来,课堂缺乏了生趣,科学没有了生命,文字缺失了魅力,情感游离了文本,学生失去了兴趣……这样的教学,知识是落实了,方法是渗透了。但是,一旦学生失去了兴趣,老师讲再多的说明方法,又有何用呢?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知识要点的掌握过程中体会说明方法的多样丰富。教学中,我或让孩子用具体的符号来标出某方面的知识——如月球表面日夜的温差,让他们体会举数字说明的准确性;或让孩子们关注月球地形与地球的比较,——如月球上高山与珠峰的对比,让他们感受比较说明的形象性。而这些具体的说明方法,老师并没有很刻意地指出来,而是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渗透,使知识获得与方法渗透合二为一。
第三、通过比较鉴别和迁移运用,感悟说明语言的准确周密和生动。
人教社专家孟苓荃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只是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半,还要继续下个一半的理解过程,即对文章的形式和语言形式的理解过程。可以这样讲,阅读教学,如果只局限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上,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充其量也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或其它课程中的阅读,只有把理解课文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理解课文和语言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因为阅读教学承担的是学习语言的任务,学习语言,如果只知其所表达的意义,不知其表达的形式;则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阅读教学就基本上失去了本学科的特点;这样的阅读,和其他学科中的阅读并无两样。无怪乎有人曾批评过去的语文教学是费力不小,收效甚微。因为这样的阅读教学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理解课文内容的上面,也可以说力量主要没用在正业上,而在该用力之处,即在需要下大力气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和语言的形式上面,却不闻不问,或轻描淡写,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学习始终徘徊、游离在语言训练之外,说这样的语文教学误人子弟应该是不过分的。”
孟老的这番话对我们的阅读教学来说不啻为当头棒喝。在说明文教学中,也存在着重内容理解轻语言形式的现象。拿《月球的自述》来说,这是科学小品文,讲的的确是月球的知识。学习这篇文章,掌握月球的知识不是唯一的目标,更不是最终的目标。因为这毕竟是语文课,而不是科学课,也不是常识课。科普说明文,或者说科学小品文,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要体会文章的整体逻辑结构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和生动。在这节课上,对于说明语言的关注,我重点做了两件事。第一,注重语言准确周密的品味。让学生在比较品味中领悟语言的准确与周密。比如,我引导孩子辨别“月球与地球平均距离约为384000千米”与“月球与地球平均距离为384000千米”的细微差别,推敲“矿产近50种”与“矿产约50种”哪个表达更加具体精确。第二,创设情景,进行表达方式的迁移用运。这篇科普说明文,在表达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因此,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孩子们用第一人称来介绍关于月球的课外知识,这一环节将课程资源拓展和表达方式的迁移比较巧妙地整合起来,既拓宽了学生视野,又迁移了说明方法,可谓一石双鸟。
月球基本上没有水,也就没有地球上的风化、氧化和水的腐蚀过程,也没有声音的传播,到处是一片寂静的世界。月球本身不发光,天空永远是一片漆黑,太阳和星星可以同时出现。
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而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25℃;夜晚温度可低到-183.75℃。由于没有大气的阻隔,使得月面上日光强度比地球上约强1/3左右;紫外线强度也比地球表面强得多。由于月球大气少,因此在月面上会见到许多奇特的现象,如月球上的天空呈暗黑色,太阳光照射是笔直的,日光照到的地方很明亮;照不到的地方就很暗。因此才会看到的月亮表面有明有暗。由于没有空气散射光线,在月球上星星看起来也不再闪烁了。
月面上到处是裸露的岩石和环形山的侧影。整个月面覆盖着一层碎石粒和浮土。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有明亮的区域和暗灰色部分。原来明亮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山区和高地,暗灰色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
月亮比地球小,直径是3476公里,大约等于地球直径的3/11。月亮的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14,比亚洲的面积还稍小一些;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49,换句话说,地球里面可装下49个月亮。月亮的质量是地球的1/81;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1/6,也就是说,6公斤重的东西到限月球上只有1公斤重了。人在月面上走,身体显得很轻松,稍稍一使劲就可以跳起来,宇航员认为在月面上半跳半跑地走,似乎比在地球上步行更痛快。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是围绕地球运转的、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00公里。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一个随圆形轨道,其近地点(离地球最近时)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离地球最远时)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相差42200公里。
像地球一样,月球也是南北极稍扁,赤道稍隆起的扁球。它的平均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500米,南北极也不对称,北极区隆起,南极区凹陷约400米。
月球在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还要跟着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这就是说,月球绕地球运动一周后,再回到的空间位置已不是原出发点了。由此可见,月球在运动过程中还要参与多种系统的运动。月球的运动和其他天体一样,月球也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月球除东升西落外,它每天还相对于恒星自西向东平均移动13°多,因此,月亮每天升起来的时间,都比前一天约迟50分钟。月亮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而自西向东的移动却是月亮围绕地球公转的结果。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叫做一个“恒星月”,平均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它本身也在自转。月亮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相等的,即1:1,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也就是它自转的周期。
月球这种奇特地自转结果是:月球总以同一半面向着地球,而从地球上永远看不到月球背面是什么样,只有靠探测器才能揭开月背千古之谜,人类的这个愿望早在30多年前就已实现了。 当今大型天文望远镜能分辩出月面上约50米(相当于14层高楼)的目标。
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 玉免(著意登楼瞻玉免,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顾菟(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李白);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让科普文多一份语文味
要体现语文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突破。
一、夯实朗读训练。
“读”是传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精华,是帮助学生品味语言、培养语言功底的最佳方法之一。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全国语文阅读观摩课后关于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曾说到语文味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动情诵读、静心默读”。课标中阅读教学的第一任务也是读。但看现在科普说明文的教学课堂,往往更多的是对说明方法的理性讲解,科学知识的大量渗透,缺乏的恰恰就是包含激情的诵读。虽然科普说明文的文体简洁通俗,但作为一篇文章,哪怕叙述再客观,文字再严谨科学,也不可能不包含作者的情感,因此我们当力求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我们在对《太阳》一文的教学研讨中,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到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就是借助了各种形式的读来突破的。先让学生默读,找出太阳和人类关系密切的几个方面;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把他们的密切关系通过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抓住“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就……”这些重点词语比较读,引读;最后在男女配合读,小组配合读,填空读中,学生自然达成背诵。整堂课都是书声朗朗,学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课文的重点也在这朗朗的书声中自然突破。
二、品味语言精妙。
准确、简明、平实、生动、科学、严密是科普文的语言特点。教学时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品味其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既怎么个准确,怎么个简明,怎么个科学,怎么个严密……比如《月球之谜》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从月球采回来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句子中出现的“估计”是一个模糊而不确切的词语,看起来似乎与科普说明文的语言要求:“科学,严密”相矛盾,但恰恰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语言功底。
我们老师在教学时就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来品读。
教学片段:
在学生的朗读中教师引出了这样一组句子:
从月球采回来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
从月球采回来的一块岩石,看出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
老师先让小朋友读读这组句子,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看出来了。
师:那么你觉得换成“看出”行吗?联系句子想想为什么?
生:不能,估计只是科学家根据这块岩石做出的推测,是大约的一个时间,如果换成“看出”,给人的感觉就是46亿年,很确定。
生:一块石头就能完全肯定是46亿年,让人有点不太信服。
这儿老师主要就是通过一组句子的比较,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认知矛盾,让学生体会到这种不能明确表示肯定的词语,看似含糊,但如果真的从句子中删去,说明就会与实际相悖。而且学生在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中,感知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文本中的用语用词不能随便替换,长期以往,将会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并滋养学生准确精妙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巧释说明方法。
课标指出:在学习说明文时能抓住要点,了解说明的方法。因此在教学此类文章时,说明方法的渗透教学是不可少的。但老师对此不可进行理性的讲解,而是应该在学生饶有兴趣的阅读文本中,让学生与文本的反复对话中心领神会,进而对说明方法有所领悟,有所习得。如《太阳》一文,这是人教版第六册课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说明性文章。文中运用了比较、举例,引用、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我们在在教学时就是这样做的。请看下面这个教学实录: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1-3节,找出描写太阳到底有多大,多远、多热的句子。
交流反馈。随机出示句子: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感受到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这里有个数字,它说日夜不停地走,要走3500年。(学生把重音落在了3500年上。)
师:对呀,他以走路为例,走路要3500年呀!这样一个数据,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太阳离我们是多么的遥远。
生2:他还举了个坐飞机的例子,“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儿我也感受到了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学生把重音落在了“坐飞机”,“二十几年”)
师:你说的真好,飞机多快的速度呀,都要飞二十几年呀,那距离能不远吗?
师:你们说得真好!这里的数据和举例,是说明文的一种说明方法。用上他们可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太阳离地球是那样的远。(板书:举例 列数据)
那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指名读,齐读。
这个教学片段,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淡化了说明方法的传授,但我们可以发现,当学生与文本一次又一次的对话后,他们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举例子,用具体的数字等,最后老师在总结学生的发言时,提出了他们刚才说的举例,列数据是说明的一种方法。这样对说明方法的传授不显山露水,但却已经在学生心中留下了痕迹。
四、注重语言迁移。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可见学习语言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叶圣陶先生就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这里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指学习的迁移。王崧舟老师也曾说:语文的本体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那么作为说明文要学的就是其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严谨的表达方式,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比如上文讲到的《月球之谜》一文中的“估计”一词,在学生品味了其精妙之处后,可以让学生用“估计”一词造句。比如在教完了《新型玻璃》,让学生模仿文本语言介绍一种新型玻璃或让学生扮演某一中新型玻璃来做个自述。这样学生在介绍中,把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真正的做到了语言的内化。我想如果我们能坚持这样,那么将势必加强学生语言的敏感性,解说事物的科学性,用词的严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