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城市精神是什么?

2024-12-16 18:53:3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2003年初,南京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继新时期南京市民精神讨论、定位之后,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塑造南京城市精神”大讨论活动。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市民、专家等社会各界人士热情参与,各抒己见,南京城市精神的主要内涵已逐渐形成共识。现将其中意见较集中的几个建议方案公布出来,请市民从中进行选择,同时也欢迎参与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方案一:厚德载物 同进文明

  “厚德载物”,语出古老的《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同进文明”,系孙中山先生1912年为《神州女报》的题词。

  “厚德载物同进文明”着眼于南京“文化立市”的根本特色。文化是本,以“厚德”为本就是以文化为本,唯有“厚德”才能“载物”。一个人不厚德,则失家人于内,失亲朋于外;一个国家不厚德,则失民心于内,失友邦于外;—个城市自然也是这样。而如果说“厚德”是“体”,那“载物”即发展经济等等则是“用”。因此,只有厚德方可“载物”。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作为一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必须与时俱进,创造更为光辉灿烂的文化,这就是“同进文明”。它意味着南京要与世界文明同进,与中华民族创造灿烂现代文明的改革开放步伐同进,与南京源远流长的文明传统同进,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进,实现“同舟共济”、“戮力同心”、“与国同春”、“共进大同”(孙中山)的美好理想。

  孙中山先生是南京2004年建城史上的光荣。没有孙中山先生,南京的辉煌历史与灿烂文化都将失去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因此,以孙中山先生“同进文明”的殷切嘱托作为南京铭志不忘的城市精神,不但可以深刻地表达南京的城市内涵,而且可以极大地提升南京的城市形象。

  “厚德载物同进文明”是作为世界历吏文化名城的南京绵延发展的生命旋律,也是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南京的精髓所在、希望所在。

  方案二:厚德载物 刚健文明

  “刚健文明”,出自《周易》:“《彖》曰:‘大有’,柔得尊泣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作为一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必须与时俱进,创造更为光辉灿烂的文化,这就是:“刚健文明”。“刚健文明”是对于未来的更为光辉灿烂的南京全新文化的美好期待。

  方案三:厚德载物 积健为雄

  “积健为雄”,语出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的“雄浑”:“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厚德载物”需要内在的精神动力,这就是“积健为雄”。作为一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只有“积健”才能“为雄”。这意味着:愈挫愈奋、自强不息、闻鸡起舞、发愤图强、海纳百川、锐意创新,并最终成就世纪伟业。

  “厚德载物积健为雄”是南京文化绵延发展的生命旋律,也是南京文化的精髓所在。

  方案四:有志竟成 同进文明

  “有志竟成”,系孙中山先生1920年的题词。美好的未来需要远大的志向,也需要矢志不移的创造。“有志竟成”就正是这一远大的志向与矢志不移的创造的写照。

  “有志竟成”、“同进文明”都是孙中山先生的名言,也是孙中山先生“万苦千辛四十年”光辉一生的缩影。从“救国救民,为公为私,唯有奋斗,万众一心,有进无退”(《北伐誓词》)到“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兴中会宣言》)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孙中山先生题词),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令人景仰。“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先生不懈奋斗的精神是南京的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就是南京城市精神的象征与代表。“同进文明”则是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振兴中华”、“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以及“国家为民听共有,政治为人民所共管,利益为人民所共享”的“博爱”、“大同”理想的集中概括。

回答2:

厚德载物 同进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