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的差旅费问题不懂

2025-01-01 04:45:2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通常企业有人出差,是先给现金他,然后回来多退少补,还是先不给他现金,只是在账面上记一下,然后根据他实际使用的情况,用多少就补给他多少?
这要看公司的制度和本人需要。一般出差时间长,需要费用多的,都会先借款,回来后报销,多退少补。反之,则不一定要借款,多了一道手续(借款要审批,报销也要审批)。

上面的2个例子属于哪种情况?
上面两个例子应该是国企,只有国企才会比较人情化,其员工也不会为单位垫付。

在实际企业运作中,采用哪种情况比较多?而在行政,事业单位,采用哪种情况比较多?
先借款还是回来后报销,与公司性质也有一定关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一般都会先借款再报销,因为钱是国家的,不借白不借;民营企业、私企、小型企业一般会回来后报销,而不预先借款,钱是老板的,进钱容易出钱难啊。这个与企业文化相关了,说多了就跑题了。

经费是财政在年头就定额拨给下属部门吗?
你指的经费应该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而不是企业的。经费不一定是财政在年头定额拨给下属部门,而是一年中的任何时候,一般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或者随着项目下发。多数情况下,财政拨款只是个额度,有时会延迟到第二年才到位,本年的经费只能靠事业单位自筹或借款或靠经营收入维持。

然后就任你怎么用?还是很严格的,先不给你经费,实际用了多少招待费,才能向财政报销?
经费不能任使用单位自己决定用途,要按规定用途使用,如科研经费就只能用于研制课题;项目经费就只能用于完成项目的材料、人工、设备、厂房建设等。
经费拨款需要履行严格的手续,后期检查也很严格,要接受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或每年上报国资委等管理部门,审查只比企业更严格。项目还要竣工审计,通过后才能下拨尾款。如果出了问题,负责人要受到法律制裁,这种案例很多的。我们单位就有,现在还关在北京秦城监狱。
经费不是报销,上级再拨款,而是按额度使用,事后接受国家和社会监督。招待费受到严格控制,但也有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招待费都不会明目张胆地入账。年底突击花钱是以前的情况,那时如果本年花的少了,就会影响第二年的拨款额度。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一方面经费拨款是死数,只能每年降低,没有特殊情况不会增加;另一方面管理更加严格了,突击花钱会被追究领导责任。
这些是我国的国情,也是中央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企业化改制与改革,就是要理顺财政关系,强化市场的监督约束机制。

回答2:

员工出差一般都是先借支差旅费,回来之后多退少补;不过,应该也有回来之后直接报销的,这个时候就直接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了。
上面的例子就属于先借支,回来报销的时候多退少补。

回答3:

这个一般看是什么类型的公司。
正常的公司都是预先借支备用金,然后出差,回来后再报销,多退少补。
只有个别私人企业喜欢让员工垫支,然后再报销。
经费一般指的是预算,为了预算的正确性,很多单位在年底根据年初的预算会突击花钱,已到达预算的水准。

因为政府单位的预算是基于增量预算的,就是按照以往年度的预算继续预算,所以每年末,当年的预算还没花完,他们就会实际花销,这样保证预算不能过低,为以后年度有足够的钱做准备。

回答4:

这个主要是公司规定,我以前的公司就是借款报销,现在的公司就是自己垫付,然后再报销,自己垫付报销的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控制资金。

回答5:

应该是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李庆 贷:库存现金 800,出差的都是可以先预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