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课外阅读主题思想(初三)

2024-12-26 08:06:5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要准确解答课外阅读题,须把握好“读、抓、扣、联、结”五个字。
读——解题的基础。阅读,就是看并领会其内容,实际上就是读的意思。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外文字材料拿在手里,顿感生疏,更要反复读,读懂、读透。具体说来,一要读懂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就至少知晓了三分之一,采用逆推法读,即读完原文后回过头来细细研读标题,其含义便 迎刃而解;二要读懂题干,注意读懂题干中出现主次等限制性词语,还要读懂题目中的隐含意义,化难为易,特别注意读懂题干中含混不清的词语,以利答题有的放矢,不至于南辕北辙;三要读懂原文。带着文段后的问题,细读原文,尽量在原文中读出答案,至少也要读出答案所涉及的范围及答题的方向。
抓——解题的重点。即学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快速抓出文章的“纲”(即主要内容,表达的主题)。因为只有抓准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紧紧扣住要点答题,才不至于答案偏离“轨道”,也不会造成答非所问的境地。那么,怎样才能抓住“纲”呢?笔者以为:一抓抒情、议论段,它们往往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二抓中心句,它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石,常常是阐释文章大意的一个分支;三抓关键词,便于概括文段内容,便于弄清文段所要揭示的主旨。
扣——解题的中心。即答准课外阅读题必须紧扣文章内容,题干要求,切莫望文生义,力戒三忌:一忌大包围,不围绕要点,不切中要害,答案均由大话、套话、废话组成;二忌模棱两可,答案似是事而非,产生语言歧义,令人费解;三忌张冠李戴,由于粗心、紧张,学生看错题干要求,将此题作成彼题,导致问牛答马,或运用课内知识出现偏差,发生知识迁移误差等等。
联——解题的保障。课外阅读经常是“试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那么学生在解答试题时,就要迅速再现书本上所学知识,与所学内容直接挂起钩来。同时,寻找三个联系点:一是与课文的联系点,即找与文段或内容,或形式,或主题相似的课文,进行类比分析,触发灵感,得到最佳答案;二是与知识的联系点,即在知识链中寻找到相关理论,如阅读记叙文,要求找出记叙的方法并简要分析,学生就应该马上回忆起教材上所讲的《记叙的方法》以及老师在教读课文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力求做到迁移准确,活用到位,答案自然水落石出;三是与“文段”的联系点,这里所说的“文段”,特指以往训练过的课外文段,重现相似文段的分析方法,答题策略,顺藤摸瓜得出答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解题的关键。它在于精心提炼,组织语言材料,归纳总结形成接近参考答案的答案。要写出准确率高的答案,还要靠同学们归纳,有的答案隐在其中某处,提炼出来即可。有的答案分在各处,需要组合。学生归结力求做到“三要”“一要语言简明,做到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忌词不达意;二要句子通顺,符合逻辑推理,忌自相矛盾,言之无序;三要围绕要点,重点突出,忌废话满篇,言之无物。
总之,准确答好课外阅读试题,要以“读”为基础,“抓”为重点,“扣”为核心,“联”为保障,“结”为关键。只有仔细阅读,反复体会,深刻领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