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另外还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考察范围。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活多样,难以区分和把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之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郕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事件)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代词,他们)
与坐谈,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词,这件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去网上查一查 或者 到语文基础手册查 很多书上都有 高考18个虚词的用法
一、要求掌握的常见文言词
1、实词(120个)
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
2、虚词(15个)
而 乎 其 且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
文言文一本通,配合书的一本比较厚的翻译书的后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