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腑中的三焦是什么?

2024-12-27 02:05:2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六腑之一,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

1,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

2,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

3,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扩展资料:

上焦、中焦、下焦、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统称六腑。

它们的共同生理功能是“传化物”,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饮食物入口,通过食道入胃,经胃的腐熟,下传于小肠,经小肠的分清泌浊,其精微、津液由脾吸收,转输于肺,而布散全身,以供脏腑经络生命活动之需要。

其浊糟粕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形成大便排出体外;而废液则经肾之气化而形成尿液,渗入膀胱,排出体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脏六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腑

回答2: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关于“焦”字的含义,历代医家认识不一。有认为“焦”当作“膲”者,膲为体内脏器,是有形之物;有认为“焦”字从火,为无形之气,能腐熟水谷之变化;有认为“焦”字当作“樵”字,樵,槌也,节也,谓人体上、中、下三节段或三个区域。《内经》首先提出三焦的名称,作为六腑之一,并叙述了三焦的部位和功能。由于《内经》对三焦的某些具体概念的论述不够明确,而且《难经》的二十五难和三十八难又提出了三焦“有名无形”之说,遂导致后世医家争论纷纭。争论的焦点是关于有无实质形态的问题。此外,近来有人根据三焦概念应用的广泛性,而提出“脏腑三焦”、“部位三焦”、“经脉三焦”、“辨证三焦”之说。
  三焦与心包络有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
  三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行元气、水谷和水液。

回答3:

:《内经》对上、中、下三焦的位置及分界已有粗略描述,如《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原文大体指出了膈上为上焦,胃部为中焦,胃以下为下焦。《难经·三十一难》说:“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以膈作为上、中两焦的分界处,以胃下口作为中、下两焦的分界处。对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已较明确:膈上胸中为上焦,膈下脐上腹部为中焦,脐下腹部为下焦。
  将人体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东医宝鉴·内景篇·三焦腑》提出:“头至心为上焦,心至脐为中焦,脐至足为下焦。”近年的一些期刊文献及中医教材也沿用此观点。但根据《灵枢·胀论》所说的“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的论述,以及临床对三焦部位概念的具体运用而言,拟不将头面、四肢归属于三焦部位为妥。
  对上、中、下三焦所属脏腑的认识,除肝的分属不统一外,其余均较一致。即上焦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中焦上腹部,从解剖部位来说,应包括脾、胃、肝、胆;下焦下腹部,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

回答4:

三焦虽然是五脏六腑中其中的一腑,但是它也和十二经络里面的心包一样没有具体的器官(所以五脏六腑也可以是说五脏五腑,六脏五腑、六脏六腑),只是人们把胸腔和腹腔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心包也一样,也是没有具体器官,只是主管人们的意识而已。

回答5:

三焦是什么?负责连接五脏六腑的器官,其与心包为人体“搭档”